我还是来黑传统管理软件的,不过我一向是带建设性方案的,这是我有区别于黑嘴大嘴的地方。
首先,传统软件企业-传统企业-传统消费者这个链条我是认同的,有什么样的消费者存在,就会有匹配的什么企业存在,这样的企业存在,那么给这类企业做软件配套的企业就有存在的理由。
就算现在淘宝似乎人人皆知,似乎阿里巴巴淘宝天猫占据中国电子商务5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其实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也只占中国 会消费的很小一部分。这就是人们印象和现实的差距。中国似乎一直有几个阶梯,北上广深和世界大都市一样繁忙信息同步,而我国的三四线城市还在优哉游哉慢生活,而我国的西南西北还处于看天吃饭。真是有人减肥有人饿死没粮。我们处于北上广深处于互联 业,我们感觉到世界快速变换,但实质上,广大人民群众并没有发生多大变化。
但我们仍然不可忽视的一点是,中国太大,中国绝对人口太多,就算一个小群体被影响,在绝对人口那里也有几千万甚至上亿。有几千万或者上亿用户,无论哪个公司都算一个不小的公司了。但我们也不可忽视的另一点,20%的人占有80%的资源。但还有一点是,60%的人消费了 会80%的东西,占40%的消费额。这就是人口群体、占有资源、消费量、消费额的关系。
所以不管你是乐观还是悲观,都是对的。放心做你的事,都能生存甚至成功。所以新兴创业者不要太兴奋,传统企业也不要太焦虑。
我们就来关注 会的主力消费人群吧,他们是20岁-45岁群体。他们是中国的65后、70后、80后、90后。我们要注意,他们既是 会的商品消费者,又是生产商品企业的员工。如果他们改变了,也就是说,作为员工作为消费者,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改变了,那由他们这些一个个个体组成的企业,能不改变么p>
我担心传统管理软件商,更甚于担心传统信息化软件商。做生产交易软件的,那还是工具,你要开展业务你必然会使用工具,所以这还有一席之地。但管理软件商,生存就难了。虽然现实是中国大部分企业的管理水平几乎在地底下,但这么多年野蛮生长仍然是一代代生死前赴后继,在历史红利机遇下风云际会。而且我有一种预感,未来,精细化/科学管理也不是主流。中国企业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下不用把欧美企业管理老路重新走一遍。作为构建在经典管理基础上的传统管理软件,也会市场增长乏力。而成本却在飞速增长。在不进则退的如今中国,这样的传统管理软件商必然无法活下去了。
再说,即使是传统管理软件商也是软件商啊,既然是做软件,即使再烂的软件,也需要人才来做,至少比中国工厂蓝领要求高。但同样做写软件做开发,谁会去一家没有未来趋势、没有大量风投资本、没有品牌、没有技术竞争力、没有创意产品的传统软件企业工作呢人才还干个屁啊。连人都招不来,那传统管理软件商怎能不倒闭span>现在主力干活员工大多是85后90后,这些上过大学具备软件开发技能的孩子普遍家庭不甚贫寒,干嘛非要入职这样的软件企业况现在VC资本满天飞、新锐创业企业不断、大的互联 企业对人才求贤若渴,干嘛人才非要入职这样的软件企业人才干活,即使有生存的传统企业客户又如何,即使有传统的消费者又如何同,中国还有很多来老百姓还处于饥饿生死线,但你开企业会把他们作为主要目标客户群体吗span>
感觉传统软件再不改变模式就废了,神马移动、云、SaaS、免费,都救不了。因为这都不能改变模式。我还曾经想过传统软件商搞智能硬件,作为信息的输入输出端,和后台ERP连在一起。以智能硬件、ERP多条盈利腿走路。但发现现在互联 企业也研发智能硬件,而且价格都是打到成本价。就像前段时间,小米做充电电池,充电电池行业死了一片,小米做智能手环,智能手环行业死了一片。
互联 企业是羊毛出在狗身上,传统软件企业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你怎么拼免费。
互联 企业是挟消费者以令企业打通上下游信息链条,传统软件企业是没什么可令的;传统软件企业还在讨论头疼的SaaS后怎么解决安全、数据信任、集成、定制开发的问题,而互联 企业打通上下游信息链条根本没这个障碍。
互联 企业是拥有数据,传统企业只是给别人做工具啥也不拥有。数据可以做数据服务,可以把数据变现成情 和知识。而如果你只是做工具的,你生产再多的铁锹,挖出来的金子仍然属于淘金者的。
国外的企业转型往往是通过资本的业务收购和业务卖出来达成。而中国在资本、合同信用、人的职业性方面不成熟,收购往往是金钱、渠道、客户、产品、技术、人才尽失去,甚至还有法律纠纷、山头斗争。
所以中国企业转型往往是通过在内部设一个部门专门做创新孵化前头探路。这和乞求沙漠里长出绿洲一样困难。整个大盘都是那样运转的,那一小撮人如何生存span>还有的老板做的更进一步,专门成立一家公司来做创新探路,但仍然是占大股份。这就又精神分裂了。一头是传统消费者-传统企业-传统软件企业-传统管理模式-传统管理文化,一头是新锐消费者-新锐客户企业-新锐软件企业模式-新锐管理风格-新锐文化。两头来回切换都快疯了。
有的老板做的更深,不占大股份,不介入经营,自己只作为资本投资方,按照业界风险投资的惯例来搞。所以现在就遍地VC了。
你没有大风口的势,怎么会有大笔的VC投你,你没有大风口势和大笔钱,怎么会有高端人才。没有高端人才怎么会有让人尖叫的创新(你真以为可以做到让平凡人做不平凡事啊)。
黑完,咱还得给建设性意见啊:
1、大风口、大市场
2、用资本和营销开路
3、用免费打对手最赚钱的点
4、给钱多、不拘一格 络顶级实战人才,最优秀的团队
5、单点突破做到极致体验
6、快速进化
结果就是精心的产品和精心的营销。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