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阵列(拜耳马赛克)简介

      拜耳阵列是实现CCD 或CMOS 传感器拍摄彩色图像的主要技术之一。它是一个4×4阵列,由8个绿色、4个蓝色和4个红色像素组成,在将灰度图形转换为彩色图片时会以2×2矩阵进行9次运算,最后生成一幅彩色图形。

      下面摘自蜂鸟 (写的挺有意思):原文地址

2012年末,一位对世界,特别是对蜂鸟 所有 友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的老人,进入了天堂,他的名字叫布莱斯·拜尔(Bryce Bayer)。

但是凡人也是贪心的,我们不满足于只能拍黑白数码照片,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想尽办法,去尽可能的获得色彩。我绞尽了脑汁,要想办法解决颜色的记录问题,直到有一天我的小狗菲儿帮我解决了这个问题。
上帝:你的狗r style=”margin:0px; padding:0px”> 拜尔:是的,我的小狗狗菲儿。这天它嘴里咬着一件东西,跑到我面前,是一个黄色滤镜。就是我以前拍黑白照片时常用的那种滤镜,黄色的滤镜可以滤除或减小红、蓝光对照片的影响。
看到这个滤镜,我脑中顿时灵光一闪,如果我在每个像素上分别装上这三种滤镜,不就能得到三种光的亮度了吗,然后一合成,色彩就重现了!上帝啊,难道不是您指示我的小狗来帮助我的吗span>

这只用一块图像传感器,就解决了颜色的识别。做法是在图像传感器前面,设置一个滤光层(Color filter array),上面布满了一个个滤光点,与下层的像素一一对应。
每个滤光点只能通过红、绿、蓝之中的一种颜色,这意味着在它下层的像素点只可能有三种颜色:红、绿、蓝,或者什么也没有(黑)。
不同颜色的滤光点的排列是有规律的:每个绿点的四周,分布着2个红点、2个蓝点、4个绿点。这意味着,整体上,绿点的数量是其他两种颜色点的两倍。这是因为研究显示人眼对绿色最敏感,所以滤光层的绿点最多。

有人会对这样的照片感到满意吗人心是不满足的!于是后期工作开始了,后期就由计算机软件来进行处理,可以是全自动(相机直出),也可以是人工参与(操纵后期软件)。
上帝:慢着慢着,难道不经过后期处理的RAW,就只有这样的黑白马赛克吗r style=”margin:0px; padding:0px”> 拜尔:是的您那,没有计算机系统的后期处理,您最多就只能看到这个黑白马赛克,没有完整的图像!
如果我们对它微处理一下,把每个像素对应点的颜色加上后,也可以是这样的:

上帝:这样看来,你非但不是骗子,而且还对人类进步起到了很大作用。你可以进入天国名人堂了。
拜尔:但是现在下面还有很多玩摄影的人搞不懂前期和后期的关系,原因是他们以前根本不知道我这拜尔阵列的工作原理,给他们做科普他们心里也老不情愿。
上帝:那好办,先把你讲的内容放在蜂鸟上,让大伙学习,对了别忘记通知版主设精、置顶。要是还没有效果,就把那些不愿意搞明白你拜尔阵列原理的所谓摄影人全抓上来,在我天国办个学习班,关起来让他们好好学……


引用: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2/12/bayer_filter.html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6年8月14日
下一篇 2016年8月1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