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中的易用性设计及测试(一)

实例1:走到一家超市,如果你憋不住了,需要去方便一下,而因为苦苦找不到厕所需要打听工作人员;

实例2:前阵子买了个摄像头,我一直以为它就是直接放在桌子上的,原来它还有个功能,像真空挂钩一样,可以固定在平滑桌面的(这还是我一个朋友无意中发现的),只是这个是玄机是藏在底部的;

 

其实遇到这些事情时也许我们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太没有观察力了,其实,问题根本不在于我们,而是在于商家本身。我们生活中所见到的就是用户界面,很多很多各式各样的。要是有很多人都会犯这样的毛病,说明他们的易用性出现了问题。

 

易用性

易用性是区分软件或者 站好坏的一个很重要的度量维度,在我收集资料学习它的时候也就顺便留个印记。

 

什么是易用性

      1. 易见,很轻易且快速的就发现了软件所具有的功能,而不会因为它藏的太深,变得隐形,就像实例2;

      2. 易学,很容易上手,最好是一看就会,不需要太多的帮助;

      3. 易用,当熟悉了之后可以很高效快速的操作提高效率。

 

当然,很多时候, 这3者并不能兼具的很好,当功能多了,易见性和易学性会受到影响,而且很多专业领域的软件如CRM,ERP等,为了易用性,而会放弃易见易学性。

 

易用性联系非常紧密的因素

      1. 易见

      2. 使用习惯

      3. 用户反馈

 

易见(visibility)

如果从实例1中来看,单从观察我们就应该知道厕所的位置,以及它是否已被占用,有了这些指示我们才能做接下来要做的事,这也是属于管理学的目视管理理论。

 

如果你进入麦当劳,肯德基这种店,你就会发现他们的易见性做的非常好,厕所在哪里,地滑,门把手的推拉等等信息都很到位,不需要询问任何人,你的就餐都不会遇到任何障碍,唯一的问题在于你兜里的钱够不够,呵~~

 

使用习惯(Using habit)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windows的用户在使用linux和mac时,出现的纠结和不便,足以让你放弃对这个产品的使用信心,然而mac的用户在使用windows时会有同样的体会。因为易用性是针对不同人的, 这与使用者的知识体系有莫大的关系,UI设计者无法保证每个人都会感受到无比的顺畅。就像我们原来都不明白什么是电脑,什么是浏览器时,上 对于大众,真的需要专门培训才行。

 

如果想在这方面取得成功,就需要知道可能使用此软件或者 站的人的使用习惯,最好是遵循他们原来的习惯或者标准,否则,要想通过改变他们的习惯而让他们接受此产品的风险会很大。

 

反馈(Feedback)

这里所说的反馈,不是客户的反馈信息,而是在使用软件过程中,给予用户相应提示信息。

 

反馈非常重要,这是让用户准确明白的了解自己所做操作的状态和结果。windows中的沙漏, 站中的“正在处理中….请稍候”等等总比半天也不知道所做的操作成功与否来的直观友好的多。

 

没有反馈的软件,会使用户无比的苦恼,登陆框误输入错误的用户名或者密码,结果页面停留在那,什么也没做,你可能会以为这个 站只有登陆页。

易用性的一些原则(不限于此):

往往这些原则对易用性测试有很大的帮助:

1. 用户的注意力是有限的;

2. 任何一项功能都可能是使用其他功能的绊脚石;

3. 经常会因为易用性考虑会牺牲掉另外一些功能.

 

评价易用性

知道易用性好坏,最好的办法是让用户来做易用性试验。大公司的做法是有隔音的单面透光玻璃,一边是用户和电脑,另外一边是大量的摄像机,记录仪,更有甚者使用心跳,汗腺等生理监控一起来感觉用户的愤怒。而小公司可以找到合适的实验对象,然后站在他身后,看他操作,同时切记放弃自己帮忙的冲动,只当自己不存在。然后记录两个指标:
1. 成功完成任务的人占所有测试者的比例。这个比例越高越好。
2. 完成任务的平均时间。这个时间越短越好。
通过对这两个值的监控,就可以知道自己设计的每一个版本的易用性是越来越好了,还是越来越差了。

 

未完待续

软件中的易用性设计及测试(一)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5年4月16日
下一篇 2015年4月1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