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计算机从业者而言,不仅要有过硬的业务技术,还需要对项目的管理与开发过程有着宏观理解。这也许能够决定你是一直“搬砖”,还是有机会指挥他人“搬砖”。
那么,今天让我们一起聊一聊项目管理。
下图为传统的瀑布开发模型示意图,从需求出发,自顶向下进行开发,层层递进,项目完成后自底向上进行相应的测试,最终实现客户的需求。
- Unit test:顾名思义,就是由开发人员独立开发的单元模块,进行基本的运行测试。比如,现在团队需要开发一个购物软件,而这个软件需要有“商品浏览”功能,“选择支付”功能,“咨询服务”功能等,而每个功能又分成很多细小的任务派分给具体的开发人员进行开发,那么开发完成后,首先就要确定这些独立开发单元能否正常运行;
- Ingredient test:又称domain test,每个domain相当于一个独立的功能块,每个功能块又有多个程序员共同开发,在Ingredient test环节,只需要保证各个domain测试正常无bug即可。
- Platform integration:基础且比较重要的门槛级测试,主要为软硬件测试,其中硬件测试包括:固件,操作系统,驱动,应用等。
-
Platform validation:指的是具体的细节测试。
Function test:功能测试;
Compile test:兼容性测试,更换不同内存/硬盘等
User experience:用户体验,调查问卷等
Interoperation:交互性测试,如Intel的DPDK和QAT是两个独立的模块,有时需交互工作;
Performance test:性能测试,比如 页的响应时间,一般都有跑分软件;
Stress test:压力测试,时间压力(长时间测试)和系统压力(单位时间很大的访问量)
有时performance和stress也会交叉混合开展。
最终,客户会对项目进行验收,检测是否满足需求。
测试工作主要分为两大部分,Case和Bug。如果你能熟练执行测试案例,恭喜你成为了一名手工测试者,如果你还会编写脚本,那么就有可能实现自动化测试,如果你会根据项目需求理清逻辑编写case,那么你就又离管理者更近一步了。
在测试过程中如影随形的就是Bug,因此,很有必要对Bug’s lifecycle有一定的了解。Bug的生命周期如下图所示:
不过,现在很多公司也都会结合两种开发模型的优缺点以及自身情况,采取适用自己的混合模型进行项目开发。
常用的版本控制工具主要有两种:SVN和Git。
SVN (Subversion) ,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集中式版本控制系统,其核心是服务器,所有开发者在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之前必须从服务器获取代码,然后开发,最后解决冲突,提交。所有的版本信息都放在服务器上。如果脱离了服务器,开发者基本上可以说是无法工作的。下面举例说明:
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 从服务器下载项目组最新代码。
- 进入自己的分支,进行工作,每隔一个小时向服务器自己的分支提交一次代码(很多人都有这个习惯。因为有时候自己对代码改来改去,最后又想还原到前一个小时的版本,或者看看前一个小时自己修改了哪些代码,就需要这样做了)。
- 下班时间快到了,把自己的分支合并到服务器主分支上,一天的工作完成,并反映给服务器。
这就是经典的SVN工作流程,从流程上看,有不少缺点,但也有优点。
缺点:
- 服务器压力太大,数据库容量暴增。
- 如果不能连接到服务器上,基本上不可以工作,看上面第二步,如果服务器不能连接上,就不能提交,还原,对比等等。
- 不适合开源开发(开发人数非常非常多,但是Google app engine就是用SVN的)。但是一般集中式管理的有非常明确的权限管理机制(例如分支访问限制),可以实现分层管理,从而很好的解决开发人数众多的问题。
优点:
- 管理方便,逻辑明确,符合一般人思维习惯。
- 易于管理,集中式服务器更能保证安全性。
- 代码一致性非常高。
- 适合开发人数不多的项目开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