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的兴衰》恐龙家族的演化历程

在陆续更新了一些博客后,笔者最近不想看计算机科学相关的书(看累了,想换换脑子)。正好最近了解到一本《恐龙的兴衰》,再加上笔者内心一直保持着年少时对恐龙的好奇和向往,就决定看这本书。

腔骨龙:

侏罗纪

侏罗纪才标志着恐龙时代的真正开始,人们耳熟能详的恐龙开始出现:异特龙、剑龙、梁龙等。

异特龙捕食梁龙:

以鸟臀目中的剑龙为例,它们的骨板和尖刺就是多种多样的:

除了暴龙以外,很多恐龙也都有羽毛,甚至是五颜六色的。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在现今的动物中,和恐龙最接近的是蜥蜴(冷血动物、布满鳞片)。而最新的研究发现,鸟类才是恐龙的近亲,它们是恒温动物,大都拥有高效的肺,甚至和今天的鸟类一样拥有五颜六色的羽毛。

恐龙遗产

鸟类属于兽脚类恐龙,它们并不是在其它恐龙亲戚灭绝后才出现的。

生存距今约年前的始祖鸟就是小型兽脚类恐龙向今天鸟类方向演化的一个例子。在侏罗纪时期就有一部分小型兽脚类恐龙演化出了类似今天鸟类的翅膀,它们可以滑翔、潜泳(类似今天的企鹅)、甚至飞翔。

始祖鸟:

《恐龙的兴衰》恐龙家族的演化历程

结语

自年前第一只恐龙出现,到年前大部分恐龙灭绝,再到今天鸟类的兴盛,恐龙家族的演化是非常成功的。

生命的演化之路是漫长的,演化方向是随机的,且伴随着大量物种的灭绝和诞生。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身体结构(比如四肢、五指、五官、毛发等)都是经过了残酷的自然选择才形成的。

笔者认为,无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如何发展,超算的运算能力有多强,机器是无法完全取代人类的。

不只是人类,任何一个物种都存在基因突变,这是演化的核心所在(不然每一代的个体都一模一样),这样才会诞生出各具特色的新个体(甚至新物种),当发生诸如生物大灭绝(规则改变)事件的时候,或许存在某些新个体能很好地适应突变的环境、学习新世界的规则

而机器只会重复地干自己会的事情(尽管干得比人类或其它任何生物更出色,该书中也多次提到使用计算机软件分析和研究恐龙),且只能基于已有的事物预测未知的事物,对未知领域的适应能力是很有限的。一旦发生类似规则改变的事件,它们将无法自行学习新世界的规则,可能都没法供电,除非有什么外力(比如人类)帮助它们

也许在生产机器的时候可以人为模拟演化的方向,即便不计成本,但谁也不知道下一个规则改变是什么,演化方向该朝哪里走。在生命演化史上,“团灭”的例子也不少。

我们人类拥有无可匹敌的智慧,能够发展文明和科技,或许会因此避免重蹈大部分恐龙的命运,但也因为我们的聪明才智,才使得如今的生存环境比恐龙那个年代恶化得更快。

我们计算机程序员总是专注于具体而细小的问题,也许从更宏观的角度考虑问题也不失为一种对思维的扩展。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月13日
下一篇 2022年1月1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