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约护士”来了,你会约吗?

护士执业证、护师资格证、电子血压计……5月20日下午,清点完自己的护理箱,护士马丽便从北京市朝阳区美鑫护理站出发,步行约800米到朝新嘉园小区,为预约 约护理的赵奶奶服务。

老龄化 会急需“上门护理”,对很多人而言, 约护理还是个新鲜词。今年2月,国家卫健委正式发布了《关于开展“互联 +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及试点方案。这也意味着,被笑称为“滴滴打针”的“ 约护士”迎来了官方版“上线”,在手机APP上下单,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上门打针、伤口换药等护理服务。

护理对象多为失能老人

32岁的马丽曾是内蒙古赤峰市的一名基层护士。在医院工作了6年后,希望接触新领域的她,毅然辞掉了稳定工作,来到北京。面试过母婴护理、医学美容等行业的15个岗位后,今年,她选择成为“金牌护士”平台的一名全职护士,“我看好这个行业,有需求就会有发展。”

当天,马丽按约定时间来到客户张女士家中。此前,张女士通过“金牌护士”APP为自己的母亲赵奶奶预约了护士上门服务。一次严重的摔跤,让81岁的赵奶奶已卧床将近两年。长期留置尿管的她,遵医嘱每周都要进行膀胱冲洗护理。

护理时长约40分钟。其间,马丽很贴心地与老人交谈,并告知日常护理中的注意事项。

“以前不是叫999,就是拨120,还经常没车,去趟医院别提多费劲了。现在,只需在 上下单,护士就能上门服务,特别好!”张女士说,这一单,她通过手机支付了159元。“考虑到交通、人力、排队挂 等综合成本,对‘刚需’而言,价格可以接受。”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有4000万左右。不少老年人期待上门护理服务。

随着试点方案的发布,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等6个省市应声而动,开始了为期近1年的试点。北京拟在东城区、朝阳区、石景山区先行试点“互联 +护理”模式;浙江明确了注射、伤口护理、母婴护理等31项服务项目;广东确定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广州、深圳等9市为试点地区。

马丽说,试点方案给“ 约护士”的 约护理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有望弥补护理供需缺口

“鼓励创新、包容审慎。”试点方案在机构资质、护士资质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以引导“互联 +护理服务”规范发展。

此外,试点方案明确,派出的注册护士应当至少具备5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和护师以上技术职称。由此,很多工作年限不足、尚未获得相关职称的护士,不能再通过 约平台接单。

“高年资的护士本身工作就忙,不愿占用休息时间兼职;年轻的护士工作热情高,但不符合5年的要求。”“医护到家”平台执行总裁王雨飞对方案的这个规定颇感无奈。

5月8日,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与“金牌护士”签约合作,医院将为辖区内有护理需求且适合居家护理的患者提供25项居家护理服务;“金牌护士”则免费向医院开放平台,解决“互联 +”的服务运营、医疗机构专属平台的建设等问题。

应拧紧两个“安全阀”

“如果问还有什么担心的,那就是居家护理时的人身安全问题了。”马丽说,在接到新订单后,她会提前致电用户,详细询问患者医嘱、疾病史等情况,“提前了解用户情况,进行评估,毕竟去的是非公共空间。”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也表示,不是所有医疗护理服务都可以到患者家里开展,要探索能够开展的服务项目和范围。有一些风险比较高的,必须要到专业机构处理。

试点方案则明确,服务项目以需求量大、医疗风险低、易操作实施的技术为宜。考虑到安全风险,北京、广东等地严禁在“互联 +护理服务”中,护士上门为患者输液。

针对“两个安全”的问题,很多平台用了人脸识别、安全围栏、手机APP定位追踪系统等技术手段。此外,商业保险也被引入“互联 +护理服务”中。“医护到家”等APP免费为患者和护士提供全程保险服务,包含综合意外险、第三者责任险以及护理医责险。

“用户有需求,不能因噎废食。除了技术、运营等方面要跟进,还建议将医院外的医疗风险纳入国家医疗风险一体化管理。”丁少磊希望长期护理险加速推进,让更多有需要的老人能够享受到 约居家护理,他也期待更多有经验的护士加入 约护理平台。

更多业内人士认为,“互联 +护理服务”需要兼顾安全性与便捷性。同时,医疗服务专业性强, 约护理的发展应该更审慎。在试点阶段,尤其应该在安全监管、服务项目等多方面进行探索,拧紧两个“安全阀”,推动 约护理服务发展得越来越成熟。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4月24日
下一篇 2019年4月2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