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系列(3):智能制造的五级架构

导读:例如像波音747这样的飞机,制造和生产需要涉及多少环节和单位呢?据统计,波音747有850万个结构件,3500万个标准件。波音公司的零部件生产由分布在65个国家的1500家大企业和15000多家中小企业共同协作生产。

一个大型制造业,需要构造几个层级,才算是合理的。《智能制造的本质》中,设计了一个五级架构。从联盟,到底层连接,将一个复杂的管理与协作,降维落地。

1、智能制造总架构图

下面这张图中,从产品全寿命周期的维度和企业层次的维度,构筑了一张智能制造的总架构图。从上层,企业联盟层,有众多供应商,工厂,研发机构组成的企业联盟。经过内 和外 连接,连接到每一个企业的管理层,进而生产层,最后是控制执行层。

或者反过来,从底层向上梳理,企业最底层是智能设备和智能装备层,当这些设备和装备实现了数字化、数控化,并有可以连接的通信总线和通信协议之后,我们就可以使用计算机通过 络对其发送指令。并接受这些设备和装备在我们当前工作情况下的工作状态数据,计算机将分析所接受的数据,并在发现异常数据后发出 警。

生产加工过程涉及多道工序,这些设备和装备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往往不是单独运行的,而是需要联 。这样就形成了车间层,也就是控制执行层。再往上,多个车间和分厂的运行和管理就构成了生产管理层。继续向上就是企业管理层。对大型复杂产品,企业往往无法独立完成,需要成千上万家企业共同合作,这样就形成了企业联盟层。

智能制造总架构图

智能制造的四个执行过程,也是16字箴言。“状态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精准分析”。

以下,就从顶层向下,用这四个过程,也就是16字箴言来分析不同层的任务和构成。

2、企业联盟层

当千万家企业同时为了一个复杂的产品开始合作时,首先要做的就是状态感知。这个层面的感知的内容是各家供应商的供货状态,供应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会对最终产品交付造成的影响。其次,是“实时分析”。根据供应商过去多年的供货状态,以及给其他企业配套供应的情况进行大数据的统计分析,进行供应商评价。然后就是根据评价情况和结果,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提出辅助决策意见,供“自主决策”使用,最后是“精准执行”企业联盟层的构建基础是下面四层的构建,没有下层的完整构建,感知的数据就是假大空,肯定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企业联盟层架构

3、企业管理层

企业联盟层下一层,是企业管理层。在这个层,“状态感知”感知的是产品状态,资源状态,车间状态,企业运行整体状态以及“人,财,物,产,供,销“的 管理状态。通过感知的状态数据对企业财务,效益,产品成本,生产周期,产品质量等进行实时分析,经过状态感知与数据分析后就需要进行”自主决策“,对分析出来的数据做出绩效考评、优化安排资源计划,调整生产计划排产,做出新的工艺决策。最后就是实时调度生产,完成资源配送和调整、解决出现的问题和故障,生成新的工艺路线,以实现”精准执行“。

4、生产管理层架构

生产管理层,所管理的内容,基本上被ERP软件覆盖了。从企业的生产管理到总厂、分厂、车间,层层落地。“状态感知”感知物料状态、产品状态、设备设施运行状态、故障状态等。“实施分析”计算物料需求、工件质量、任务统计分配、故障分析分类等。“自主决策”完成作业动态调整,物料配送,作业单元定义,质量问题处理等。精准执行,通过数据调用,发送物料指令,运行指令实现任务执行等。

5、控制执行层架构

控制执行层,紧密金河生产现场和现场设备,这一层的状态感知,是在感知各类应该管理和检测的数据,包括工件状态,设备状态,位置状态和监测数据。数据需要传递到后台进行实时分析,分析工件的几何误差,设备运动误差,并对问题状态进行分类。自主决策,完成误差补偿,规则匹配,生成现场指令,完成作业数据生成。最后精准执行,实现控制设备运行,物料配送,作业执行,异常情况警示和显示等。

6、智能设备架构层

智能设备层是最底层,黄台感知,接受设备运行状态,受力状态,工作状态,I/O状态,耗能状态。实时分析,处理设备的异常状态,加工位置偏差,震动和噪音状态,I/O异常分析。最后,精准执行,更新设备的状态设置,实施位置调整,运动控制,进给控制,加工执行。

7、结束

有了这个整体架构,通过几大 络,和总线,进行数据传递,并在其中形成数据共享交互,算力的分配,分析和决策的执行。剩下的就是如何和实际的场景结合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9月6日
下一篇 2022年9月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