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宇首次公开生产线,称可年产5000万块柔性屏,现无上市计划

去年之前,从时尚衣帽到自拍杆再到智能手写本柔记,头顶超级“独角兽”光环的柔宇科技在C端始终没能迎来真正爆款的“作品”,尽管在此之前,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合作商都给这家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寄予厚望。

蛰伏多时的柔宇在去年10月底完成了自我颠覆。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柔宇发布了全球首款可折叠柔性屏手机FlexPai(“柔派”),将C端业务投入受众更广、市场更大、竞争更加激烈的智能手机领域。

5月30日柔宇创始人兼CEO刘自鸿在接受南都等媒体采访时表示,做智能手机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做了“很久很久的准备”。但在当时外界普遍的看法是,柔宇的野心太大,不仅要颠覆自我,还想在智能手机领域“折叠下一个十年”。

在智能手机的红海中,人们见过了太多“乘兴而入败兴而归”的失败案例。对于柔派手机,外界关注的同时,质疑也随之而来:先是卷入与小米的“碰瓷”风波,而后量产能力以及良品率的质疑也让柔宇背上“PPT公司”的恶名。

上述质疑事件发生后,柔宇曾多次进行官方回应。5月30日,柔宇又在总部深圳举办媒体开放日活动,并开放全球首条类六代全柔性屏量产线。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柔宇创立7年来首次对媒体开放生产产线,一向低调且神秘的柔宇,似乎希望通过这样更为直接的方式为自己正名。

柔宇科技位于龙岗的柔性屏生产线。柔宇官方供图

首次公开生产线 称可年产5000万块柔性屏

在外界看来,柔宇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2012年柔宇科技在中国深圳、香港及美国硅谷同步创立,初创团队的三人都是来自清华和斯坦福的博士。很快柔宇便获得资本的青睐,截至目前柔宇已获得E+轮融资,其中不乏松禾资本、IDG、基石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估值达到50亿美元。

短短七年间,柔宇科技已发展为来自全球20余国家和地区、2000余人的国际化团队,成为全球成长最快的独角兽科技创业公司之一。

迅速扩张的同时,质疑也随之而来。

此前曾有质疑者认为,柔宇创立至今在消费端始终没有真正可以实现量产的产品,无论是时尚衣帽,还是自拍杆等产品,不仅受众面过于狭窄,难以取得较大的C端市场突破,同时也与高科技产业不相契合。

面对这样的质疑,柔宇方面曾多次公开进行过回应。而在30日的媒体交流会上,柔宇创始人兼CEO刘自鸿则表示,柔宇一开始是希望通过全新的技术在各个行业创造价值,至于是“To B”还是“To C”,这不是绝对的。在商业里,有只做“To B”做得很好的,也有纯粹做“To C”很成功的公司。“柔宇自成立之日起就比较清醒,就是‘To B’、‘To C’二者并行,用最快的方式把产品推向市场,这种模式也是目前最快的市场接口。”

而在产能方面,柔宇此次首次邀请媒体参观产线,也似乎希望用一种更为直接的方式澄清外界的质疑。

刘自鸿表示,目前这条产线一期按照每块屏幕5.5寸计算,大概是2000万片/年,二期投产后,满产产能大概是5000万片/年。“我们在技术原理、材料和体系上与市面上主流、传统的曲面显示技术不同,我们能从成本、良率、应用等方面实现较大提升。”

柔宇表示手机供不应求

如果说柔性屏是柔宇“发家”的根本,柔派手机则是柔宇迄今为止面向C端最为重要的产品。去年10月,柔宇在北京发售全球首款可折叠柔性屏手机柔派,其后三星、华为等企业也先后推出折叠屏手机,一时间可折叠屏手机成为智能手机领域最炙手可热的技术。

BBC曾在去年底的评选中,将柔派手机评为世界通讯行业发展史上的标志性手机,并被《福布斯》列入CES 2019全球五大趋势之一。而市场研究机构IHS预测,2025年可折叠手机出货量将达到5000万部,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0%。

但神秘如柔宇,其官方始终未能透露目前柔派手机的销量,即使在柔派发布很长一段时间后,其官 仍为预售状态,并未真正发货。

质疑者蜂拥而至,有声音认为,柔派只是柔宇制造出来用以获取资本的概念,并非是全身心打造的产品。但刘自鸿显然不这样认为。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在30日的媒体交流会现场,提及柔派手机,刘自鸿颇为得意的将自己用的柔派手机展示给在场的媒体,表示自己使用柔派“十分便捷和舒适”。

刘自鸿表示,发布柔派是柔宇一项非常重要的战略,并非一时兴起。“我们前前后后准备了很多年,比如手机转轴跟柔性屏如何结合,单这项技术我们就花了将近三年时间,尝试了无数次。”

而在30日的交流会上,刘自鸿用一种更为具象的方式进行了说明,“马路上有那么多汽车,马车和汽车是不一样的,第一辆汽车出来时,跟马车相比虽然都能在路上跑,都能载人,但性质不同。你说汽车进入的是“红海”还是“蓝海”?”

他认为,柔派既是手机,也不仅仅是手机。柔派是把手机、Pad集合在一起,这是更强大、全新的移动互联 终端。

但令人颇为遗憾的是,刘自鸿和柔宇依然没能透露柔派的销量,仅表示,目前柔派是“供不应求,远远超过我们的生产能力。我们要加大生产,满足现在订单的要求,具体数据我们会找时间公布。”

此外,针对外界认为柔派只是“炒概念”的说法,刘自鸿表示,柔宇做产品是认真的,不是为了展示样机,而是为了真正创造价值。其同时还表示,柔宇目前没有上市的计划。“投资人一直比较尊重我们的想法,目前没有上市的计划,有的话会进行公告。”

以下为媒体交流会部分问答:

提问:柔宇到底是一家怎样的公司?重点业务是在“To B”领域做柔性显示、传感技术供应,还是在“To C”领域进行消费电子产品研发?有无对标对象?

刘自鸿:柔宇一开始是希望通过全新的技术在各个行业创造价值,至于是“To B”还是“To C”,这不是绝对的。在商业里,有只做“To B”做得很好的,也有纯粹做“To C”很成功的公司。还有To B和To C同时做,也很成功的公司,比如三星。

不管哪种模式,找到最适合企业发展的方式是最重要的,不能简单套用。

柔宇自成立之日起就比较清醒,就是“To B”“To C”二者并行,用最快的方式把产品推向市场,这种模式也是目前最快的市场接口。

比如柔派,如果不是我们在应用场景上进行了探索,它可能不会这么快面世。

提问:关于柔派手机销量有无具体数据?最近, 上出现很多对柔宇不利的 道,比如量产难、上市难,有没有曾觉得委屈?

刘自鸿:我现在忙到没时间看这些东西。在创新过程中,有不同的看法很正常。作为企业,我们用最终的产品和市场说话,我们专注于把要做的事情做好,希望通过更多面对面的交流,让外界了解柔宇、柔宇的技术和产品价值。

提到手机销量,目前是供不应求,远远超过我们的生产能力。我们要加大生产,满足现在订单的要求,具体数据我们会找时间公布。

关于产品良率,全新的技术和传统的技术比起来,良率是有优势的。目前业界没有其他柔性显示屏的产品上市,无法进行一对一比较。相信很多客户拿到产品后,会帮助我们做进一步宣传。

提问:您现在对柔派手机是否满意?有无规划后续的产值?

刘自鸿:目前手机是柔性显示技术一个非常重要的应用领域,它带来的价值是直观的,便携和大屏是传统手机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也是很多客户购买柔派的理由。我们肯定会持续不断地创新和优化。

关于我对柔派这个产品满不满意,我每天都在用柔派,我觉得非常值得一试。当然,所有的技术可以做得更好,我们会不断优化,在产品打造中没有100分。

提问:目前还没有看到柔宇和主流手机厂商有比较公开的合作,主要问题在哪里?

刘自鸿:一些人说,我们自己做手机是因为没有手机厂商愿意用我们的柔性屏。不是的,过去几年一直有主流手机厂商跟我们谈,而且非常想用。我们最后选择做自主品牌,就是希望能将柔性显示技术在主流中的应用尽快推向市场,这是最根本的出发点。

提问:去年柔宇发布手机时,外界比较震惊,认为柔宇依靠屏幕技术杀入“红海”比较冒险,您现在回头来看觉得当初这是比较好的决定吗?

刘自鸿:发布柔派是我们一项非常重要的战略,并非一时兴起。我们前前后后准备了很多年,比如手机转轴跟柔性屏如何结合,单这项技术我们就花了将近三年时间,尝试了无数次。

事实上,柔宇从公司创立第一年时就有“To C”团队,我们很早就相信这样的技术可以成为现实,也有很大价值。

我们为进入这个行业感到兴奋。很多人认为柔派进入的是“红海”,我不这样认为,它不是一款传统手机。

就像马路上有那么多汽车,马车和汽车是不一样的,第一辆汽车出来时,跟马车相比虽然都能在路上跑,都能载人,但性质不同。你说汽车进入的是“红海”还是“蓝海”?

今天的柔派既是手机,也不仅仅是手机。柔派是把手机、Pad集合在一起,这是更强大、全新的移动互联 终端。

提问:柔宇相当于开启了折叠手机新时代,未来柔宇如何带动产业链发展?如何看待柔性显示的发展前景?

刘自鸿:因为有了柔性屏技术和新终端产品,很多新的供应链自然成长起来。在此过程中,我们会跟不少供应链公司充分合作,共同把这个产品做出来。这个产业带动不只是一家公司,它涉及原材料、硬件、软件等多方面的创新。

柔性显示、柔性传感是一种全新的人机交互方式,从PC时代到互联 时代再到移动互联 ,未来是万物互联的时代。

万物互联是大家非常期待的,今天还远没有达到。柔性显示、柔性传感是打破了物理空间限制的全新人机交互方式,它可以不再受限于形状,可以简单的结合桌布、衣服、生活中的曲面,实现全新的人机交互,让万物互联变成可能。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5月1日
下一篇 2019年5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