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的电影最吸引人,看得到吃不到的美食最香。
不管是哪部影视剧,让斑马君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全是关于吃的。
因为它最鲜活生动,关乎嗅觉味蕾;永远不要低估一颗吃货的心,可能十年前一部电视剧里的菜肴,都会让人一直回味至今。
《如懿传》
提名“最爱吃剧组”,没人有意见
拍摄宫廷剧,少不了需要各类美食道具。
然而有些剧组可以舍弃道具,“无实物表演”。
Angelababy在《云中歌》中的”假吃“
令人印象深刻
但《如懿传》就不同了,为了真实地拍出御用膳食的美味(疯狂诱惑观众的口水),据说剧组特意请了16名厨师,1名厨师长,1名特餐厨师……这么爱吃的剧组也是没谁了。
很多甜品控们看完《如懿传》都忍不住打开外卖软件,青樱给弘历送的杏仁露,清肺润燥:
青樱为弘历献上牛乳糕和几款糕点,香甜软糯,一解弘历的相思之苦:
还有整部剧的C位美食 —— 白玉霜方糕。
白玉霜方糕就是用糯米,江米调制成的正方形糕点,剧中一块白玉霜方糕就解开了皇上和如懿的隔阂。但在原著里,它还是一个感怀恩宠逝去的工具。
如懿的孩子十二阿哥记得如懿爱吃白玉霜方糕,每每得了都会拿回来给她吃;可原先白玉霜方糕不放青梅丝的,自从令妃得宠如懿失宠之后,就放满了青梅丝。
还有剧里偷偷致敬《甄嬛传》的片段,如懿为了讨好皇太后(甄嬛)做了藕粉桂花糖糕,正是沈眉庄当年的拿手菜。
《甄嬛传》中的藕粉桂花糖糕
《如懿传》里没有提到沈眉庄,却用藕粉桂花糖糕来说明甄嬛的睹物思人。
肉食动物也能在这里得到满足。
白蕊姬孕期最喜鱼虾,因为听闻多吃便可生下聪慧的小阿哥:
如懿喜成大阿哥额娘,惢心姑娘特意准备了原本民间给婴儿做的吃食鱼茸花糕,以鸡蛋和鱼肉为原料,入口即溶,有益脏肺:
如懿、海兰和仪贵人三人的膳食,共八品菜:琵琶大虾、绣球干贝、炒珍珠鸭、奶汁鱼片、鲜蘑菜心、玉笋蕨菜、砂锅煨鹿筋、金腿烧鱼圆山鸡汤:
如懿生日,小厨房特意准备了荠菜肉丝煨的银丝面,这面洁白如银,纤细如丝,还用了最时兴的野菜做浇头,皇上吃得全情投入:
再比如剧情刚开始时,如懿特地给太后做的火腿鸡汤:
当时被太后批评说火腿味重,喧宾夺主。
撇开太后故意找茬不说,其实火腿不仅营养价值高,还可以充分吊出汤中的鲜味来,与鸡汤、鸭汤都是绝妙的搭配;味鲜又层次丰富,去腥增香。
小到瓜子水果点心,大到午膳晚膳烤全羊,《如懿传》不求吃得省,但求吃得爽!
《甄嬛传》
美食也是“讲故事高手”
《甄嬛传》同样是一部被宫斗耽误了的正经美食大片,或许应该有个别名,叫《舌尖上的紫禁城》。
第一集皇后想请华妃吃点心试图讨好,呈上来许多让华妃选一道。
华妃还一脸瞧不起不愿意挑选,皇后只好说“妹妹怕是吃腻了吧”,自打无趣地点了一道牡丹卷。
结果华妃的宫女得令故意将盘子摔倒,毁了皇后的心意。
华妃面子上数落宫女粗笨,皇后也趁机将自己的一个婢女安插给了华妃。
只是第一集的前十分钟,骄纵的华妃、失宠的皇后,宫里的身份地位就通过一道点心点了出来。
皇后安排了一桌子的菜,可是皇上都十多天没来用晚膳了。
那边厢华妃也差人在皇上跟前候着,要请去翊坤宫用膳。
最后皇上选择了皇后,还体恤地说皇后不要亲自下厨,省得劳累了。
华妃气得菜花都夹不起来了。
皇上称赞鸭汤炖得入味,想要再来一碗。
皇后劝阻:“老祖宗的规矩,食不过三。不偏爱,懂节制,方得长久。”
一句话含沙射影,目的是希望皇上雨露均沾,不好专宠华妃。
甄嬛圣宠正浓时,皇上还特意准备点心。
结果甄嬛一咬,“生的”,皇上故意捉弄甄嬛,也取早生贵子之意。皇上说:“民间嫁娶必吃饺子。”
生饺子,谐音“生娇子”,这也许是冰冷宫帷当中罕见的一丝真情,然鹅……最后还是错付了。
皇上安排华妃与年羹尧三人一起用餐。
先是一道炙羊肉,年羹尧御前没有等宫人伺候便自己夹菜,华妃提点其冒失,皇上却句句讨好。
再上一道燕窝鸭子,年羹尧竟点名要皇帝的伺候太监为其夹菜,恃功倨傲;皇帝虽然言语袒护,但心生不悦,也为日后除年羹尧埋下了伏笔。
最后这一张广泛流传于全 的华妃表情包,也是她得知甄嬛有孕后,发了疯似的吃“酸黄瓜”。
对着电视剧流口水
是每个人的童年日常
对电视剧和动画片里的美食念念不忘,是每个人的童年日常;甚至小时候连《猫和老鼠》里的牛奶,都丧心病狂地觉得好喝。
关于电视剧的”童年十大未解之谜”,大概是多啦A梦的年糕真的能拉丝吗?
《神医喜来乐》里的”铁狮子头”真的那么好吃吗?
《天下无贼》和《穿越时空的爱恋》里的烤鸭,到底哪个比较香?
《天下无贼》结尾时,刘若英拼命塞着烤鸭
《穿越时空的爱恋》热播时
应该带动了烤鸭行业的GDP
《中华小当家》里的蛋炒饭,真的会发光吗?
《樱桃小丸子》里的羊羹,到底是什么味道?
《家有儿女》里刘星家开饭,到底什么时候叫我?
《武林外传》里的溜肥肠和大白馒头一起吃,会不会非常香?
《还珠格格》里红嘴绿鹦哥(炒菠菜),漠漠水田飞白鹭(炒豆腐),阴阴夏木啭黄鹂(炒鸡蛋),应该都没有他们挖出来的那只叫花鸡好吃吧?
说来也怪,影视剧里的那些剧情和人物转眼就忘,唯独里面的美食却能穷惦记许多年,久久不忘。
可能是因为美食直达味蕾、关乎本能,脑海会让关于美食的记忆一直鲜活下去。
陈晓卿在《圆桌派》里说,自己看完《绿皮书》之后,立马找了一个肯德基点了全家桶;和儿子看完《小偷家族》之后,满大街找卖可乐饼的地方。
斑马君身边至少一半人
看完《绿皮书》之后去吃了肯德基
在光影画面里,他们吃东西时都饱含热情,无论是一个肯德基鸡腿还是一块可乐饼,背后都是满满对生活的热爱与渴望。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