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DMP70是最近才正式发布的新型 ,但实际上早在杂志 企划《天龙八部》特别专题的时候我就已经见到并且听到DMP70的测试机了。彼时DMP70外观已经确定,与各位现在见到的量产机型一致,倒是内部的元器件和调声部分尚未固定,不过纵使是这样的情况下听到的声音就已经是非常宽松灵动,各方面表现都十分均衡,稳压当时还是旗舰的DMP60。所以DMP70虽然发布时间不久,但我对这部机器并不算陌生了。
此次杂志 拿到的是属于量产后的机型了,外观较之整个DMP系列并无太多变化,还是使用了标准的430mm机身,正面板中央搭配了一块触控屏幕,与DMP50、60的触控屏相比似乎尺寸上缩小了,其实是DMP70将触控屏周围的一圈黑边去掉了,所以造成了视觉上的差异,实际屏幕的尺寸应该是一致的。
不过DMP70右侧的音量旋钮尺寸就明显是调小了,但在上手体验之后我会更喜欢DMP70的音量旋钮设计,因为DMP50、60的音量旋钮都是采用低阻尼或是无阻尼的近乎无级设计,在调整音量的时候总容易转多了,而DMP70的旋钮就加上了合适的阻尼,旋转的时候段落感非常适手,对比起来我会更喜欢DMP70的这个设计。
背面板上并没有增加新的接口,沿用了DMP50、60的接口配置,不过作为DMP系列的最新旗舰,艾美在背面板的小细节部分是花了不少心思的,比如整块背面板都喷上了整机一体的银色喷漆,屏蔽效果更上一层楼,背面板上不同区块功能也做了分区处理,方便用户快速找到对应的接口等小细节。
看到这里,各位读者是否会觉得DMP70似乎并没有什么新的改变?不要着急,DMP70的精髓之处全在我们从外面看不见的地方。我认为DMP70最大的精髓之处就是它的恒温时钟!DMP系列在历经了飞秒级时钟、温度补偿时钟之后,终于迎来了拥有恒温时钟的旗舰数字音乐播放器。可能有读者不清楚这些不同级别时钟间的区别或是不明白时钟对于数字音乐的重要性,但如果要将时钟的区别和作用阐述清楚的话,恐怕就要超出这篇文章的篇幅限制了。
有机会我们再单独写一篇关于时钟的文章,此处我就肤浅一点,简单的用价格对比这些时钟。当然即便是同一级别的时钟因为供应商的制造工艺等因素,也是会有价格上的差别的,飞秒级时钟通常是在几十元一颗的区间,飞秒温度补偿时钟是在百元到几百元,而恒温时钟呢?据我了解到的用于Hi-Fi器材的恒温时钟基本没有低于两千元一颗的价格,同时要知道DMP70内部除了用一颗恒温时钟做主时钟之外,另外还有颗飞秒温补时钟用于不同频率的数字音乐,光时钟这一项的成本就已经花去多少预算了,由此可见艾美在DMP70上也是不惜成本呀。
为了让这颗恒温时钟工作的时候尽可能少受到干扰,艾美也是为其配置了独立的一块PCB板,单独从变压器中拉出一路供电,就是为了让这颗恒温时钟能够工作得舒舒服服。
艾美DMP70搭载了旗舰级的ES9038 Pro解码芯片
艾美DMP70最大的升级是改用恒温晶振(OCXO),这是目前数播产品技术的天花板。其特点是高频化、高频率稳定度和低相位噪声,主要用于移动通信基地站、国防、导航、频率计数器、频谱和 络分析仪等设备
除了时钟的升级之外,DMP70还有一处从外观根本看不出的提升,那就是两颗定制的无氧铜环形电源变压器,也就是发烧友常说的变压牛。变压器对于声音的影响之大我相信不用我再向大家赘述了,但对于厂家来说,选择用什么变压器一直是很重要的问题,因为变压器并不是参数达标即可,即便是同样参数的两款变压器,不同的内部材质、绕线方式等都会改变最终呈现出的声音效果。
艾美用在DMP70上的变压器与之前用在50、60上的并不相同,而是经过他们在DMP50、60上研发积累的经验后精心定制的无氧铜变压器,而且为了保证电源输出的稳定性和线性,使用了两颗变压器独立给数字或模拟部分供电,避免出现电源问题带来的声音讯噪。
平衡与非平衡模拟输出齐备,内置硬盘仓,也可透过USB端口拓展或连接解码器
软件层面的升级对于喜欢使用分体式数字播放系统的玩家无疑是一大福音,艾美在DMP70的使用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分体式玩家精益求精的心理,虽然DMP70本身是一部集数字转盘、解码、前级、流媒体音乐服务器等功能一身的数字音乐一体机,但这些功能全部可以单独拎出来使用。无论是已经有着独立解码、纯数字转盘的资深玩家,或是希望使用更加简洁的前级加有源音箱的追求简单美的用户,DMP70都能够轻松解决这些痛点。
搭配艾美的最新版本PLAY REMOTE操控软件,只需将对应的USB线、信 线等连接好,便可轻松地在手机或平板上完成各种模式间的切换,再配合上DMP70最大能够支持到16T的外置硬盘仓,如此一个家庭音乐数据储存服务器也能轻松构建好了。数字播放器、数字转盘、解码、前级、NAS、音乐服务器,这些功能全都能在一部机器中实现,算起来4万元等于买了好几部机器!这样看来似乎DMP70的定价是非常良心了,当然做为发烧音乐器材,即便功能再怎么齐全和优秀,声音才是真正的重点。
文/赖英智
本来应该正经描述艾美DMP70全功能数字播放器的声音表现,临时起意改变方向。原因是拜访了山东泰安的一名超级发烧友,他一路走来购买的Hi-End产品少说有几千万元,而在某个房间中,居然发现他也是艾美DMP60的用家。艾美DMP60与DMP70的基本架构相同,后者多了独立的恒温时钟,电源也加强了,整体表现应该会超出不少,但因刚上市用家较少,我们就以DMP60的精采表现,脑补一下DMP70优异的效果吧。
这是一个没有经过特殊声学处理的大房间,估计将近二百平米,音箱的背墙是大片落地窗,可以远眺泰山胜景,因此没有刻意遮挡。墙角有德国HOFA的低频陷阱,二侧墙是满满的古陶器,从新石器时代发源于黄河中游地区的彩陶文化,到西域的楼兰古文明陶器均有涉猎,主人不追求色泽更艳丽吸引人的瓷器,反而专心收集古朴的陶器,高超品味可想而知。
房间内的正中间有张书案,正中是一小尊南宋至明代所铸造的朱熹像,主人说这是他藏品中最珍贵的。要知道中国青铜器历史渊源流长,我们也是首先发明铸铁技术的国家,但直到南宋时才迎来第二次的铜器时代,开始改用黄铜。另一方面,宋朝是封建时代商品经济的巅峰,政府铸造大量铜钱作为流通货币,又因不断遭遇契丹、西夏等北方部族的侵袭,他们大量购买(也抢)宋朝铜币作为自己国家的流通货币,以至于南宋中后期铜币已经不够用。
最后川陕路十六家商人联合作保,他们制作出一种纸质票据名为”交子”,成为历史上第一种正式流通的纸币。再者,朱熹同时具有诗人、哲学家,教育家身分,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理气一元论的体系。所以这尊来自与朱熹同时代的塑像,就拥有了多种价值。
DMP70
很少见到的丹麦Peak Consult音箱,使用魔雷与AT单元,表现出与同乡丹拿Dynaudio截然不同的声音风格
主人在这个房间陈列音响,明显不是为了表现惊人声音效果,而是想以音乐衬托气氛,让参观者的听觉与视觉同时得到感染,因此音响器材的选择必须考虑外观,达到器物完美融合。音箱选的是丹麦的Peak Consult(丹峰之尚)产品,售价超过二十万欧元的旧款旗舰Typhoues Momentum(风神)。
这对音箱的箱体延续了Peak Consult以传统丹麦家具工艺制造手工制造的传统,以不同厚度、刚性的多种木料组合制造而成,音箱障板采用多层设计,表面采用加厚的原木打造,前障板包覆人造皮革的吸音材料,最小前障板面积设计。中间一层是吸音材料,障板下层采用加厚的高密度板打造,每个单元有由独立的腔体,箱体内再贴上特殊复合吸音材料。
风神音箱重达280公斤,1.8米高的瘦高身材气宇轩昂,可以看到它的曲线像一把张开的弓,调整了各单元的时间相位,狭窄的前障板则优化了离轴效应并将绕射减至最小,整个箱体并没有平行面更进一步将谐振减至最低。品牌创始人Per Kristoffersen是一位经验非常丰富的发烧友,1996年创立了Peak Consult。从第一天开始,他就确定只走Hi-End高端路线,坚持在丹麦工厂以全手工方式打造,设计和制作均不惜成本;而设计时以音场、定位为先,为聆听者带来“置身其中”的感受!
音箱采用D’ Appolitto(哑铃式)的单元排列设计,1英寸的Morel魔雷高音单元居中,两只5英寸中音单元置于高音外围,4只9英寸低音置于最外围,让各单元的发音点处于同一个垂直面,这样能够模拟出单点发生的特性,能够营造出更好的人声结像、乐器定位以及声场。中低音单元都是丹麦Audio Technology专门订制,并印上Peak Consult的字样,由于有很线性的相位和阻抗特性,配搭不同类型的功放理论上都有不错的效果。
以艾美DMP60播放器当主要音源
主人家没出动大功率后级伺候,外观风格有点突兀,所以他找来天津拉菲尔Raphaelite的前后级胆机搭配。单声道后级由2只Tung-Sol KT170功率推挽放大,AB类超线性工作模式下输出功率可达130瓦(三极管模式也有75瓦),算是胆机中的大力士了。某些功放设计未尽完善,让前身的KT120与KT150听起来粗糙、发朦、欠生动,其实这二只管王都有机会发出饱满从容,开扬细腻的声音。
关键在于屏极电压,KT88家族大概都在400V左右,新的 KT170一举提高到800V以上,进步非常巨大。KT170工作在高电压、大电流的工作状态时线性非常好,我听过的几部KT170胆机都兼具动态凌厉、声音宽松的优点,而且空间感与分析力极佳等优点,音质细致绵密更远胜KT120与KT150。
天津拉菲尔Raphaelite的前后级胆机,后级用目前KT系列中输出功率最大的KT170管推挽放大
最后要说的才是艾美DMP60全功能数字播放器,它的价格只有音箱的百分之一,重要性却与天津拉菲尔Raphaelite胆机不相上下。主人拿起手机当遥控器,随意播了几段内置硬盘中的音乐,感觉相当意外。前面说过,这个房间内的音响系统不是拿来炫耀声音效果,也几乎没有声学处理,紧靠玻璃窗的摆位不甚理想,加上房间很大,原本担心声音能量会被稀释听起来变单薄。
没想到整套音响的声音没有一点“薄”和“干”的情况,相反却是很轻松宽厚,女声嗓音显得有肉感,钢琴伴奏也有清楚琴腔共鸣,声底非常正路,三频均衡稳重。爵士乐片段在丰富的中低频量感上,建构起饱满宽大的声底,同时良好的控制力带来干净凝聚的线条,清晰明确的定位与足够的细节。
请问主人为什么在众多国产数播产品中,会选择艾美的DMP60?预算无限的主人,大可选择国外高大上的Hi-End品牌啊?原来主人有位助手曾在加拿大留学专攻声乐,随时可以献唱二段歌剧咏叹调的高手,他只认声音,不管品牌也不理售价,艾美的DMP60在一众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入选的原因主要有二个,一是艾美的操控系统流畅好用,几乎是所有数播器材中最人性化的,可以对音乐资源进行详细的分类管理,也可以只做最单纯的点击播放,便利性一如CD机。二方面是的DMP60的声音中性准确,同时具备日系产品的纹理密度、欧洲器材的华丽色彩,又有美式风格的气势澎湃。
DMP70
主人说这个南宋至明代间铸造的朱熹铜像最为珍贵,房间两侧如同博物馆般陈列了各时代的陶器珍品
我和这位助手听了一下午的男高音帕瓦洛帝(Luciano Pavarotti)演唱,透过不同音箱、不同功放,或者不同的音源,帕瓦洛帝的嗓音变化丰富。爱乐者都记得,1973年,他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现场演唱董尼才第歌剧《联队之花》,连续飙出九个高音High C,开启了人生的转戾点。几乎所有帕瓦洛帝的录音都在DECCA唱片完成,照理说几套价格数百万元, 称失真极低的高端音响系统,应该都能很好表现出帕瓦洛帝的Hi-C高音,事实上同一张DECCA唱片听起来却有很大差异。
这位不是发烧友的助手说,从艾美DMP60听到的帕瓦洛帝比较“真实”,纯粹富光泽、感情丰富、热情美好,有穿透力…艾美DMP60不加修饰,也没有压抑的释放出来。仔细想想,这或许就是对艾美全功能数字播放器最直接有力的肯定吧!
END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