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钟内接单!实际体验Robotaxi出行!无人驾驶迎来普及“前夜”?

近日,北京亦庄区迎来了一批配有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豪华配置”的自动驾驶出租车(下称“Robotaxi”),这些车辆与其他私家车及公交车、出租 约车等共同行驶在开放道路上,从行驶状态上来看,并无差异。

但其实,尚处于试运营阶段的Robotaxi背后“大有文章”。今年以来,滴滴、文远知行、AutoX、小马智行、百度等公司相继在北京、广州、长沙、上海、成都、沧州等城市启动了Robotaxi的试运营工作。

有券商分析称,Robotaxi运营潮的来临,将加速L4级自动驾驶的落地。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现阶段,Robotaxi的发展还面临诸多瓶颈,距离商业化推广还有漫长道路。

10秒接单

从“车找人”到“人找车”

日前,持续深耕自动驾驶的百度,在北京开放了Apollo GO 无人驾驶出租车的试乘活动。此前,百度已在长沙、沧州相继开放了该项服务。

打开百度地图APP,选择“打车”功能,即可选择呼唤自动驾驶车辆。与其他公司开放的Robotaxi体验略有不同,百度的Apollo GO无人驾驶出租车无需提前预约,在运营时间内可随时免费体验。

不过,不同于普通 约车“车找人”的模式,百度推出的Apollo GO无人驾驶出租车目前只能提供“人找车”服务,即乘客需到达指定地点方可乘坐车辆。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目前在运营的Apollo GO无人驾驶出租车更像是在特定道路范围内的“摆渡车”。

从外观上看,这辆林肯MKZ与市面上在售的车型并无差异,但其车辆顶部却配有激光雷达、摄像头、GPS等感知模块。

步入车内,会发现所谓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并非是完全的“无人驾驶”,百度在每辆车内均配备了安全员,以保障车辆的安全行驶。

据他介绍,从试运营开始,每天都会有大量的乘客体验百度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但目前订单量已有所回落,平均每台车日单量约20单左右。

谁在助推Robotaxi跑上路?

Robotaxi的模式早已有之,自动驾驶公司Waymo在2018年年底就开启了自动驾驶出租车的运营。今年10月,Waymo正式宣布,通过旗下的叫车服务软件Waymo One提供完全无人驾驶服务。Waymo官方表示,人机耦合的模式容易产生法律纠纷,只有取消掉安全员,实现完全的无人驾驶,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才有机会获得盈利。

2020年,Robotaxi更是迎来了发展高峰,大众汽车、东风汽车等整车企业纷纷加速布局,吉利汽车旗下的曹操专车也宣布了测试无人驾驶 约车的服务规划。一时之间,各类自动驾驶车辆纷纷驶上街头,掀起了一轮Robotaxi的运营潮。

“目前资本市场给Waymo的估值很高,最核心的因素还是基于对自动驾驶的看好。”张林称,对于自动驾驶而言,出租车、 约车等是很好的落地场景,一旦形成规模化发展,会给出行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根据麦肯锡的一项研究 告显示,中国将是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市场,到2030年,自动驾驶汽车总销售额将达2300亿美元,基于自动驾驶的出行服务订单金额将达2600亿美元。

基于可观的市场规模,资本方早已提前进行布局。今年以来,多家涉足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的公司获得融资。其中,2月,小马智行获得丰田汽车4亿美元投资;5月,滴滴旗下自动驾驶公司完成首轮超5亿美元融资。11月3日,小马智行对外公布,公司再度获得主流车企的资本支持,已在10月中旬与中国一汽达成合作,获得其战略融资,双方将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进行深度合作。

业内人人士判断,资本力量的推动,对Robotaxi的推广至关重要,同时政府政策上的助力,也为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发展基础。

申港证券分析称,自动驾驶出租车的落地离不开V2X的支持。2020年的新基建建设浪潮,让各地智能 联示范区正在加快V2X道路改造建设,这将有效促进自动驾驶出租车的加速布局。

同时,申港证券指出,目前头部企业对于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运营已经有了较为清晰的路线图,行业有望在3年左右的时间段内迎来关键性突破。

中国电动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首席专家张永伟判断,推动无人驾驶早期技术的尽快落地,其实聚合了非常多的力量。在合力之下,自动驾驶车辆在特定场景的落地速度要远超现在的行业预期。

商业化落地仍有难度

近年来,国家推出系列政策支持自动驾驶发展,其中《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指出,将支持自动驾驶技术和产业发展;《关于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也明确表示,将推进新基建在交通行业的应用,持续推动自动驾驶研发应用等相关政策措施和要求。

日前,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一场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室主任吴春耕对目前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落地的情况做出正式回应。他表示,交通部支持有关城市和企业大力开展创新,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依法合规开展试点,加快推进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东吴证券分析称,无人驾驶出租车的试运营,使得无人驾驶的概念逐渐走进现实,也让消费者体现到了自动驾驶的乐趣和功能安全性,可推动消费者为自动驾驶产品买单。

上述人士透露道,借助滴滴在运营 络层面的优势,滴滴自动驾驶可以选择在具备高商业化价值、高安全度和技术可行性的区域或路线上进行率先落地。不过,谈及具体的商业化时间表及模式,滴滴官方目前的判断是:自动驾驶的落地需要经过技术成熟、商业成熟和政策法规成熟三个阶段,尚需一定时间。

戴一凡表示,毫无疑问,未来,自动驾驶出租车会是推动产业发展、商业化的重要载体,正因如此,诸多企业才争相在这个领域进行布局。但反过来看,自动驾驶出租车对于技术的挑战来说也是非常大的。几年时间内很难实现规模化运营,即便投入运营,也很难产生可观的效益。

“目前大家的推广,主要还是已测试和示范为主。”戴一凡判断,除了技术原因,围绕自动驾驶领域的法律法规还未充分完善,这些都是制约其商业化进程的因素。不过,他也强调,尽管存在诸多挑战,但Robotaxi仍然是自动驾驶较为重要的落地场景,产业链的相关企业有必要抓住这一发展机遇。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10月3日
下一篇 2020年10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