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同安区:推进老城更新 银城迸发新活力

同安着力抓好老城更新,打造更有活力的“品位大同”。(陈嘉新 摄)

“邑于轮山下,万派注而倾。双溪汇合处,是我同安城。”曾经的同安古城,如今的大同街道,承载着古同安今厦门厚重的历史与记忆。时光流逝,岁月有痕,如何让老城在新时代迸发出新活力?这是时代交给大同街道党员干部的历史课题。

聚力城市改造 老城越来越美

坑坑洼洼的水泥路换成了宽敞平坦的沥青路;占道搭建的违章建筑被一一拆除干净,行人的视野也随之突然开阔起来;曾经破旧斑驳的外立面贴上了大理石面和闽南红砖,或掉漆或破损的旧式窗户也改成了大面整洁明亮的推拉式玻璃窗。随着绿色防护 一层一层揭开,曾经破旧不堪的街区已经换上新颜。

这是一次全方位改造提升,无论是空中缆线、建筑立面,还是路面和地下管 ,都进行了重新改造提升,还将因地制宜地建设一些街头小景,将其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 会生活的区域做必要的、有计划的更新,将老城区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予以承载和展现,真正赋予老城区新的生机与活力。这样的改造不仅将改变街区形象,还将最大限度地消除消防隐患和排水不畅问题,让周边居民和商家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聚力征地拆迁 推动项目建设

老城更新,除了对原有街区改造等改造提升外,还应该通过空间腾挪优化,从城市成长、城市综合竞争力、城市内涵的角度,进行公园、道路、停车场等民生基础设施和环境提升项目的建设,既激发城市创新活力又达到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的目标。

上月,同安一中人行天桥、文笔塔公园等市民十分关注的民生项目顺利投用,使同安老城的宜居度进一步提高。项目顺利投用的背后,是大同街道有力的征拆保障。

去年,大同街道顺利完成了城北6 路、文笔塔公园、同安一中人行天桥等久拖未决或市民高度关注的市区级重点项目的交地工作,同安东路、同安大道的征拆也得到了有力推进。今年,大同街道将重点推进城北8 路、古庄中路、银同天后宫周边环境整治提升等项目的征拆工作。

江庆生说,这些项目对于老城更新都有重要意义。本周一,大同街道在党政联席会上,对今年重点项目的征拆工作进行任务分解,明确责任人,要求党员干部以高度的责任感,大力推进征地拆迁,为城市更新提供用地保障。

聚力党建引领 推动 会治理

说起小区的变化,业主柯少游赞不绝口。五年前,柯少游住进了古龙御园小区,“那个时候,停车难环境脏绿化差。”

去年,在上级党组织的指导下,小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探索建立党建“125”小区治理服务模式,成立了由业委会、楼栋党小组、物业、共建单位组成的小区共建发展理事会,小区 会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文艺活动多了,带动了业主们的交流,乡里乡亲的感觉有了;垃圾分类到位了,环境卫生也好了;停车难的问题解决了,小区秩序井然了;绿化景观专人管养,每个季节都有花看,家的味道浓厚了。

古龙御园小区依托党建引领取得大变样仅是大同街道 会治理创新的一个缩影。过去一年,大同街道 会治理创新培育发展了不少典型。尚美花城小区成立兼合式党支部,开展支部引领、业主自治、物业服务、警民协作“三方融合、四位一体”的小区管理新模式;北门 区在无物业小区成立小区院落党支部,通过党建 格化,促进服务多元化。

接下来,大同街道将持续创新 会治理水平,继续以 区 格化信息平台为基础,推进“三 融合”和“智慧城市”建设,提高城市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对便民服务中心进行改造提升,不断提高街道、 区(村)整体服务水平。

聚力乡村振兴 推动民富村美

需要指出的是,大同街道还有6个城郊村。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大力推动这6个村的乡村振兴工作,也是大同街道今年的工作重点。

尽管没有市级示范试点村,但大同街道的乡村振兴工作同样有声有色。作为区级乡村振兴重点村,2月1日晚,田洋村举行了“两岸一家亲 乡村同振兴”跨村年夜活动,两岸同胞共300余人相聚田洋村,一起晒特产、品乡味、庆新年,共话乡村振兴。

作为大同街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 种子”,田洋村在过去的一年,依托“一革命四行动”,大力开展“一把扫把扫到底”、裸房整治等工作,清理了50余家废品回收站,村庄环境得到了显著提升。去年10月,田洋村利用环境卫生大整治腾出的公共空间,举办了“村民 大学生创新微景观设计大赛”,村民和大学生一起完成了10个微景观的设计和建设。未来这些微景观或将成为田洋村开展“农业 教育 文化 旅游”的依托。

大同街道办事处主任李永谓说,这类活动为产业振兴和生态振兴带来了新的契机,既可以美化环境,也可以吸引更多人才到乡村一线。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1月11日
下一篇 2019年1月1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