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清行业竞争的“里子”,找到切入的机会?

昨天我们花了比较长的篇幅给大家介绍了研究一门行业的基础框架。

对今天很多企业来说,特别是今天经济下行的压力之下,中小企业的发展很不容易,过去还不错的业务可能面临着亏损。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能站在行业的高度抬头看,要看到价值链的变化,找到外部的机会。

总的来说,这个机会包含在两个方面:

第一是产业发展机会,也就是我们昨天所讲的PEST模型,看到政治、经济、 会和技术对于我们所处行业利润的影响。

第二就是营销发展机会。就像90年代后10年的电视、千禧年代后10年的PC互联 、新世纪第二个10年的移动互联 ,今天以及后10年的短视频直播营销所带来的商业机遇。

当下的企业都希望自己多打粮食,多争取新用户,要进行全员营销、全 营销,这就需要知识迭代,营销手段创新,看到成本更低、效果更好的营销机会。

要想实现产业和营销两方面有效结合,就需要做好行业研究。

昨天我们主要讲了行业研究的“面子”,了解产业链,一览行业概貌;今天就来讲行业研究的“里子”,行业里谁在赚钱?我能不能学?未来能不能继续赚钱?

对于普通人来说,行业研究只需要了解产业链结构和价值链分布就足够了,但作为经营者和创业者来说,还要更加细致和深入。

因为即使在价值链高或者低的环节,也存在着有些公司不赚钱,有些公司很赚钱的情况。

就像我昨天提到的光伏龙头,隆基股份,他们主营业务是产业链价值最低的组装环节,只有20%的毛利,但隆基起步早,规模优势明显,他们其实也是所有同行中毛利最高的企业。

所以,对于“行业中哪些企业在挣钱?他们为什么能挣钱?”这个问题,一定要关注到行业的头部公司财 ,它们可以给我们带来启发。

我们可以找出行业中的3-5个领军公司,通过线上资讯平台,比如巨潮资讯 ,关注这些公司主营业务和新拓业务的变动公告。

了解管理层的分析,哪些是现金牛业务,哪些是增长率高的业务,哪些是衰退型业务,哪些是新拓业务。

“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些头部公司的业务状况,往往反映了整个行业的现状。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需要分析行业的竞争格局,这里可以采用英特尔总裁安迪·格鲁夫的六力分析模型,从现存竞争者、供应商、客户、潜在竞争者、产品服务的替代方式、合作伙伴的共生关系看清行业竞争。

当然,我把它简化成了三个问题。

第一、这些领军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在哪?

比如腾讯的核心优势是 交,依靠着QQ以及后来的微信的产品优势,淘宝的核心优势是对采购、供应上下游的全掌控,是对数据和流量的运营优势,京东是布局全国的自营仓库和物流 络的运输优势。

第二、行业的集中度是不是很高?

比如碳酸饮料这个行业,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就占据了整个行业绝大多数的市场,这样高集中度的市场就存在着很高的进入门槛。

过去中国想打入碳酸饮料行业的企业,无不撞的头破血流,惨败而归。

第三、潜在的竞争者是不是存在?竞争关键点是什么?

微信和淘宝当年都在各自的领域称霸一方,无人能望其项背,但是字节跳动和后来出现的抖音,借助千人千面的算法推荐彻底重塑了信息,特别是短视频领域的竞争格局。

当初字节跳动还叫今日头条的时候,被认为是要跟百度竞争,腾讯很开心,巴不得给张一鸣投资入股,结果竟然被张一鸣拒绝了,令腾讯百思不得其解。

现在回想一下,张一鸣其实很早就确定了自己的竞争路线,腾讯才是他的对手,百度只是一个过客,就像今天视频 和头条、抖音的精准。

抢占用户的注意力和时间。

因为即使在价值链高或者低的环节,也存在着有些公司不赚钱,有些公司很赚钱的情况。

就像我昨天提到的光伏龙头,隆基股份,他们主营业务是产业链价值最低的组装环节,只有20%的毛利,但隆基起步早,规模优势明显,他们其实也是所有同行中毛利最高的企业。

所以,对于“行业中哪些企业在挣钱?他们为什么能挣钱?”这个问题,一定要关注到行业的头部公司财 ,它们可以给我们带来启发。

我们可以找出行业中的3-5个领军公司,通过线上资讯平台,比如巨潮资讯 ,关注这些公司主营业务和新拓业务的变动公告。

了解管理层的分析,哪些是现金牛业务,哪些是增长率高的业务,哪些是衰退型业务,哪些是新拓业务。

“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些头部公司的业务状况,往往反映了整个行业的现状。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需要分析行业的竞争格局,这里可以采用英特尔总裁安迪·格鲁夫的六力分析模型,从现存竞争者、供应商、客户、潜在竞争者、产品服务的替代方式、合作伙伴的共生关系看清行业竞争。

当然,我把它简化成了三个问题。

第一、这些领军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在哪?

比如腾讯的核心优势是 交,依靠着QQ以及后来的微信的产品优势,淘宝的核心优势是对采购、供应上下游的全掌控,是对数据和流量的运营优势,京东是布局全国的自营仓库和物流 络的运输优势。

第二、行业的集中度是不是很高?

比如碳酸饮料这个行业,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就占据了整个行业绝大多数的市场,这样高集中度的市场就存在着很高的进入门槛。

过去中国想打入碳酸饮料行业的企业,无不撞的头破血流,惨败而归。

第三、潜在的竞争者是不是存在?竞争关键点是什么?

微信和淘宝当年都在各自的领域称霸一方,无人能望其项背,但是字节跳动和后来出现的抖音,借助千人千面的算法推荐彻底重塑了信息,特别是短视频领域的竞争格局。

当初字节跳动还叫今日头条的时候,被认为是要跟百度竞争,腾讯很开心,巴不得给张一鸣投资入股,结果竟然被张一鸣拒绝了,令腾讯百思不得其解。

现在回想一下,张一鸣其实很早就确定了自己的竞争路线,腾讯才是他的对手,百度只是一个过客,就像今天视频 和头条、抖音的精准。

抢占用户的注意力和时间。

当我们厘清楚了一个行业的现状和竞争格局,知道自己的切入点之后,就要把目光投到未来。

这个行业未来还能继续赚钱吗?

这个问题就决定了我们以后有没有赚钱机会。

当然,要回答它虽然有点复杂,但是我们可以归纳出几个关键点:

第一、商业模式是不是发生了变化?

比如国产手机,过去卖硬件利润低,主要靠软件分发和广告业务挣钱。

现在国产手机看起来都在集体走向高端化,但实际还在靠渠道抽成和广告业务赚钱。

这就难以证明国产手机在未来是不是具有长期的盈利能力。

第二、改变整个行业的新技术多久能够出现?

早在20年前,就有人提出了虚拟现实概念,也就是VR技术,只是当年谷歌把它炒得火热,很快就无人问津,这实际上都是因为一个原因:

技术不够,包括产品本身的技术,也包括通讯技术,无法保证VR的使用体验。

但是随着5G商用、云计算领域的发展,元宇宙概念的提出,VR行业正在迎来一个爆发性增长的周期。

第三、是否还存在新用户和新市场的增量开发?

在2019年的时候,当时的两大电商巨头天猫和京东就已经提出“存量竞争”的概念,认为新的市场已经开发完毕。

但冒出来一个拼多多,看到了电商市场的角落里,还有个叫“下沉市场”的存在,开发出了一大批三四线市场的新用户,也带着电商行业继续保持了2年的高增长。

一直到2021年,随着反垄断的落下和疫情的反复,内卷和洗牌一直持续到了今天。

这六个问题就组成行业研究的“里子”,知道行业里谁在赚钱?我们能不能学它赚钱?未来能不能继续赚钱?

加上昨天文章的“面子”,细分行业,俯瞰产业链的全貌,了解价值环节的分布情况。

这就是了解一个行业的框架和系统的方法论。

当然,我必须要说明一点,商业很复杂,我们正在经历一个不确定的外部环境,随时都会有变化,影响企业商业模式改变的要素很多。

所以,行业研究最大的作用就是明确一个方向,让企业实现“产业发展”和“营销发展”两方面的结合。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4月3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