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接盘+巨亏17亿,大智慧软件自己都测不准?

如若是中国股市的老股民,对中国炒股软件的发展历史恐怕都能如数家珍。从早期的钱龙软件一枝独秀,到中期的海融、指南针等“百家争鸣”,再到之后大智慧、东方财富,同花顺,通达信等“大浪淘沙”。

这期间,大智慧(601519,SH。今日即5月2日起变为“*ST智慧,通过收购研发等,开发出了如今普及最广的炒股软件形态。然而时移世易,在上市6年后,大智慧如今却面临连续两年亏损,首度“戴帽”的窘境。

那些神奇的股票软件真的有那么靠谱吗?

曾经中国股市的老股民在上一轮07年的牛市中的对大智慧可是如雷贯耳。当时几乎所有的券商营业部在营销客户时几乎都会把大智慧软件作为一个重要的吸引手段。而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大智慧软件公司也在2011年顺利上市登陆A股,成功募集资金25.52亿元。这看上去几乎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公司:手握25亿元巨资,又在A股市场登陆,又有自己研发的软件系统,至少可以在二级市场上大有作为吧?

但是,谁都没想到,短短的6年时间,还经历了2014年—2015年的大牛市行情,这个以A股二级市场为基础起家的上市公司,却“披星戴帽”成了一家ST的个股。

这是不是一个讽刺呢?我们细看大智慧的亏损原因会发现: 财务数据显示,大智慧在2015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由盈转亏,亏损4.47亿元,到2016年则亏损17.6亿元,同比下降293.3%。

也就是大智慧在2015年A股还处于牛市气氛环境下却产生了亏损,这莫过于一个巨大的讽刺。而我们细看这亏损背后的原因会发现:

也就是大智慧在2015年1月耗资85亿元来全资收购湘财证券,本来这笔收购看似无可厚非:都是券商和证券业的同业并购,应该是了解和熟悉的。关键问题在于,大智慧85亿元的 价着实让人看不懂:根据东方财富 公开的数据可以查到:2014年湘财证券的净资产为43.16亿元。而大智慧85亿元的并购价格几乎是溢价了接近100%!

股民不能再像小孩一样被骗了

这样的高价收购让人着实看不明白:难道是大智慧为了券商牌照而拼了?还是当时大智慧看好A股会上一万点所以觉得85亿元的 价都不高?难道是大智慧软件测出来的大盘会上一万点吗?

所以,在这样的决策失误之下,高价收购带来的风险从那时起就开始发酵:2015年净亏损4.47亿元,(这还是在2015年上半年牛市的基础上)2016年更是净亏损17.76亿元!

投资有风险,这句话是所有的投资市场都会提示投资者的,而作为一家以专业分析软件为王牌起家的上市公司, 却在短短的两年时间,还是15年牛市环境下就接连亏损了22亿元,几乎占了25亿元IPO募资的90%,这着实让人震惊!

作为上市公司,特别是资本市场相关的上市公司,更需要尽可能的规避风险,为股东负责,而作为投资者,在鱼龙混杂的投资市场,也要擦亮双眼:市场没有永动机,没有常胜将军,有的只是对风险敬畏之下的冷静和谨慎小心。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7年4月1日
下一篇 2017年4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