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广东对外经济贸易研究 告》(2021—2022)
日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举行广东外经贸蓝皮书《广东对外经济贸易研究 告》(2021—2022)发布会。本年度“广东外经贸蓝皮书”主要探讨全球产业链重构对广东外经贸、特别是进口及其港口物流、出口市场的影响;探讨汽车业贸易和自由试验区新兴产业发展态势。在专题研究部分,还特别研究了数字经济与贸易,或者数字技术应用于服务贸易、文化外贸,数字技术对利用外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对广东外贸造成“多重困境”,各级政府注入了政策动力,广东外经贸经受住了疫情和世界经贸下滑形势的考验,在上年微幅下跌的基础上实现大幅度反弹,显示了广东外经贸较强韧性。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各国需求下降,经济受到严重冲击。蓝皮书指出,广东外贸面临外需不足、生产和物流受到阻碍等多重因素的不利影响下,广东稳住了外贸基本盘,实现了外经贸恢复和稳定发展。2021年广东作为外贸大省,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广东已经连续36年稳居全国第一外贸大省,在全国的对外贸易中地位稳定。在疫情之下,欧美供应链混乱,东南亚国家停工停产,这在客观上为中国外贸带来机遇,而广东作为外贸强省,对支撑全国经济增长起着巨大的作用,它不仅有力地抓住了机遇,推动高附加值产品出口,还为中国稳定供应链产业链提供重要支撑。
外贸发展新动能不断激发
蓝皮书显示,从规模上看,2021年,广东外贸进出口首次突破8万亿元,达到8.2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增速由上年的下降转变为增长,上涨了17.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5.05万亿元,增长16.2%,比上年提高了16.0个百分点;进口3.22万亿元,增长17.4%,比上年提高20.0个百分点。广东在稳定外贸规模的同时,外贸结构继续优化升级,不仅在总量上有了突破,质量方面也在逐步提升。广东外贸新业态日新月异,外贸发展新动能不断激发。
首先,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化。从出口商品看,2021年,广东机电产品出口34939.2亿元,同比增长17.4%,占全省出口总值的69.1%,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出口3356.0亿元,上年同期增长18.7%;集成电路出口1901.2亿元,增长21.2%,占出口总值的3.7%;手机出口2559.8元,增长率比去年提升了27.4个百分点至7.2%,电工器材、家用电器分别出口3114.7亿元、3282.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比20.9%和13.2%;服装及衣着附件的出口增长率也由负转正,服装及衣着附件提升了32.3个百分点至20.7%。从进口商品看,广东进口机电产品21419.7亿元,同比增长13.2%,占全省进口总值的66.6%,其中:集成电路进口10898.2亿元,增长23.3%,占进口总值的33.9%,该比重比其出口比重高出30.2个百分点。可见,广东在集成电路,特别是芯片产业还处于弱势阶段;进口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1386.9亿元,增长9.2%。同期,广东进口农产品1891.7亿元,比2020年增长了11.9%,较上年下降了2.3个百分点,占广东进口总值的份额有5.9%。
其次,从贸易方式看,2021年,广东一般贸易进出口43231.7亿元,同比增长19.1%,在外贸总额中比重为52.3%,比上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连续六年占据广东贸易方式的主导地位。其中,出口27101.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4%,增速比2020年提高了13.0个百分点;进口16130.4亿元,增长20.4%,增速比2020年提高了19.9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增长率回升至13.2%,增速提高了26.5个百分点,进出口规模上升至22608.4亿元,占比27.3%,该比重比上年下降了11.5个百分点。其中进料加工贸易额达20571.4亿元,占比91.0%,而来料加工仅占9.0%。此外,2021年,外贸新业态的发展也迅速起来,其中,跨境电商和市场采购的规模均突破3000亿元,进一步为广东外贸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第三,从贸易主体的角度分析。民营企业继续占据第一大主体的地位,在广东进出口总值中占比56.4%,比2020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这是继2019年以来民营企业进出口比重第三年超过一半;外商投资企业增长13.3%,比上年同期提高了20.3个百分点,在全省进出口总额中的占比由2020年39.4%回落至38.2%,下跌了1.2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增长13.1%,较上年提升了23.8个百分点,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比重较上年降低0.2个百分点至5.1%。可以看到,民营企业在全省的份额中有所提高,但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比重略微下降,说明民营企业的发展势头相对稳定向好,其第一大经营主体地位也相对牢固。
最后,从贸易伙伴的角度分析。2021年,广东的前五大贸易伙伴分别是东盟、中国香港、美国、欧盟以及中国台湾,该排名与2020年保持一致。广东与东盟、中国香港、美国、欧盟、中国台湾的进出口总额分别为12413.2元,11658.5亿元、9723.7亿元、9233.0亿元、6352.3亿元,占比分布为15.01%、14.10%、11.76%、11.16%和7.68%,美国从广东的第四大贸易伙伴恢复到第三位。
未来将继续承担下行压力
蓝皮书预测,受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影响,世界经济有望保持恢复性增长,但仍然存在不稳定、不确定、不平衡的特点。2022年,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性”、地缘政治冲突,广东外经贸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巨大挑战和不确定性,继续承担下行的压力,基于跨周期调节的基数效应、汇率变动效应和进出口商品价格效应的共同影响,预判2022年广东外贸走势: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可能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或出现负增长,并且其增速会继续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而且季度和月度增速的波动性较大。
建议
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
针对广东外贸的发展现状,专家们也“对症下药”,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重视人才培养。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数字化贸易逆势增长,数字经济为诸如跨境电商等新业态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而要想实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就必须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保证数字化领域人才的质量和素质。一方面,要适当提高人员准入门槛,从源头上筛选出一批真材实料的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和人才在不同领域坚持创新发展,在政策、技术、资金等核心要素方面尽量满足企业和人才的发展所需。
中新国际知识产权创新服务中心战略伙伴集体签约仪式,中新广州知识城将打造数字经济等产业的国际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促进市场多元化,实现均衡发展。虽然广东外贸市场有多元化的趋向,但在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方面还显得较为集中。为实现均衡发展,广东应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制定外资流入优惠政策,大力吸引各国外资企业入粤投资;鼓励技术力量强、经济实力雄厚的企业到境外发展,推进技术合作的开展。
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培育外贸增长新动能。为提高外贸的质量以及形成对外贸易的竞争优势,广东应着力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追求效益高、消耗低、污染少以及技术含量高的贸易方式,为此应加快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产业的发展;发挥数字经济在推动深化改革、引领经济发展、促进全面开放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加绿色低碳产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等的出口,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
加快落实“引进来”与“走出去”共同发展战略,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在“走出去”方面,努力突破关键技术、优势领域,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自贸区建设等政策红利,扩大投资区域,实行多元化投资。在“引进来”方面,优化外资营商环境,吸引外资企业进入省内投资;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在技术、管理、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方面促进与各国的交流。
广州卓诚外贸综合服务公司是国家级政策引申孵化的公司,佛山市场采购试点辅助申请的企业,政府服务商等资质。服务内容有:注册备案各地市场采购(1039)和跨境电商(9610-9710-9810)业务,海南公司,离岸公司账户注册,外贸单证,通关 检, 关软件(0110-1039-9610-1210等),跨境电商 站制作(三单对碰),外贸商标版权,各地现成商户申请,做账 税,各地抬头 关,代收结汇,帮申 各地国家级政策补贴,出口金融(供应链金融)。企业400电话代办等。辅助企业做市场采购和跨境电商供应链。会计律师(审计,汇算,法律,信用等)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