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依靠国外技术、把腰杆挺直的感觉确实比较爽。这不,前两天华为鸿蒙的诞生让大众“狂欢”了一把,有了自己的操作系统,国人着实扬眉吐气。
不过,冷静下来,咱们还得认清现实。
中国制造“缺芯少魂”之痛并没有因为一个系统的上线就消失了,芯片及操作系统的研发工作仍是中国制造的两大软肋,而在这两大软肋背后,则是80%被外企所垄断的工业软件。
没错,今儿小编要跟大家伙唠的就是这举足轻重的工业软件。
或许你想问:工业软件是什么?凭什么说它这么重要?
对,咱们天天玩智能,说智能,可大家是否知道,这智能制造背后,工业软件可是其中最为关键的技术。无论是硬件、 络、计算等技术和制造工艺融合,都离不开软件定义、编码和封装。
那我们看看我国工业软件的现状如何。
根据公开资料,中国80%的规划软件、50%的制作软件以及95%的效劳软件皆被外企所占据。以芯片设计必备的工业软件EDA为例,目前,该行业由美国明导(MentorGraphics)、美国新思(Synopsys)及美国铿腾(Cadence)三足所垄断,这三大巨头营收占整个行业的70%。而中国EDA的自主研发者与之相比可谓差之千里,有声音说,中国的EDA技术与三大巨头相比至少落后20年。
20年,你没听错。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制造工厂,工业软件却一直被国外卡着脖子。
强大的工业软件,必须建立在强大的工业基础之上。以中国目前的工业现状,要实现工业软件的独立自主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企业的需求千差万别,一个不能解决所有。要想用户需求与软件应用之间找到平衡,就必须要有对用户的深度理解、熟练的专业技能、精妙的设计思维以及强大的技术支撑。要缩小这20年的差距,不再让国外卡着脖子,则需要政策的大力支持、顶尖的科研力量、充足的资金支持。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