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造船周身流动的信息化血液

2009年,黄海造船完工各种船舶35艘。完成销售收入28.32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利税6.128亿元,同比增长32%;实现利润5.49亿元,同比增长28.87%;上交税金突破了2亿元,同比增长87.6%;出口创汇1.71亿美元,同比增加3%。

是什么推动黄海造船创造如此骄人的业绩?好奇?质疑?惊讶?一种复杂的情绪催促我们走近黄海造船,了解业绩背后的绝妙玄机。

高瞻远瞩  苦练内功

从2004年开始,黄海造船开始实施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夯实了船舶建造的基础设施。同时,注重引进计算机辅助船舶设计和管理软件。这些软件的引进和开发应用,提高了公司对客滚船,重吊船,水泥运输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的研发和建造水平,提升了公司船舶建造的速度和质量,对公司应对各种危机和挑战贮备了各方面的保障。

为了能在国际船舶建造市场争得一席之地,黄海造船领导层意识到,必须努力提高我们的研发和管理能力,以应对国际海事组织提出的新的图层保护标准等系列国际造船新标准、新规范的实施,满足对船型开发与设计、建造技术提出新的要求。于是,2007年,黄海造船与国内著名的PLM(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产品供应商山大华天软件合作,共同承担了“面向行业的可定制PLM系统”国家863课题。

面向船舶行业的PLM系统

黄海造船PLM全生命周期系统针对船舶行业加入了船舶检验管理、售后管理、船舶行业CAD沪东EFSHD、申博SB3DS的集成、船舶图纸送审管理、图纸交付管理等特有功能。据黄海造船总经济师周安昌介绍,这些功能都很好的体现了船舶产品安全要求高、产品复杂、跨企业的协同等特点。“如果推广到整个船舶行业的话,将会推动地方中小造船企业的的信息化水平更上一个台阶。”周安昌说。

船舶产品的设计生产特点是:并行化,边设计边生产,造船企业、船东、设计院、外协厂家和船级 多方协同。黄海造船PLM全生命周期系统根据船舶边设计边生产的并行化特点,建立了分阶段的产品结构,每个阶段包含所有的专业数据,产品数据贯穿整个生命周期,实现了信息共享,消除了不同协作单位和部门、不同专业之间的信息孤岛,生命周期上游部门和下游部门之间形成了边设计边生产的并行化工作模式。与原来传统的工作方式相比,数据集成度高,信息共享,保证了一致性,同时多方协同的工作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原先计划管理工作主要依靠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经验,现场指挥,当项目复杂到一定程度时,容易出现管理失控的情况,黄海造船PLM全生命周期系统能帮助管理人员制定详细可行的计划,并监督执行,通过协调资源或者调整任务之间的前后关系的方式,控制项目的进度,保证按时完成。同时能将管理人员的经验积累起来,形成企业的知识财富,稳步增强企业的项目管理能力,对船舶的按时交付有重要意义。”谈及PLM系统的优势两位老总赞叹不已。

真正的全生命周期

目前,业内普遍使用的PLM系统只能管理到设计和生产,不能真正覆盖包括方案、设计、生产、检验、交付、使用维修在内的产品全生命周期,但黄海造船PLM全生命周期系统不但能管理方案、设计、生产,还向船舶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扩展,管理了检验、交付、维护维修等生命周期阶段,实现了设计的虚拟船舶到制造实际船舶的一体化管理,真正实现了产品生命周期数据管理。同时,设计信息指导完工产品的维护维修,实现了设计数据的全生命周期可得可用,最大程度上发挥了数据的效用;完工船舶的使用、维修数据可以反馈回船舶企业,指导企业改进产品设计,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黄海造船PLM全生命周期系统除了对产品生命周期数据和过程的管理之外,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领导决策提供直接帮助。系统提供 表和仪表盘功能、船舶管理中心等。前者以图和表的形式对各类零部件、标准件、手册和问题的利用率、数量等进行统计,同时对问题、维护、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后者对所有船舶项目的检验、计划、问题、图纸送审、船舶交付、维修、变更等进行统计分析,为领导的决策提供最新的数据和第一手的资料。

联合科研  互利共赢

黄海造船PLM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采取软件公司、船厂联合科研模式,实现优势互补,多方共赢。

在此课题中,黄海造船提供了应用需求及实施环境,通过该项目的投入,构建了支持先进造船模式的协同集成管理平台。华天软件利用其软件开发、实施、市场上的优势,充当了科研成果转化的桥梁。双方组建了有4名博士、6名硕士和十几名本科研究人员组成联合科研队伍,展开联合科研攻关,从理论到应用解决了一系列难题,对提高项目的学术水准提供了比较可靠的保障。

目前,黄海造船质量管理处、项目组、结构分厂、管装分厂、机装分厂、涂装分厂、内装分厂、造船新厂等各部门实施了检验对象管理、检验状态管理、检验调度管理、检验 表管理等功能,经过用户测试、试运行,各部门已正常运行3个多月。目前,GL船级 船舶的 验都在PLM系统中进行,检验员通过系统进行 验,质量管理处实时获取检验信息,对检验进行调度,及时公布检验问题、检验结论,使相关人员实时了解各艘船的检验信息,提高检验质量和效率;同时系统可以统计较准确的检验通过率,为领导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在生产设计处、技术开发处船体组、轮机组、舾装组、电气组进行PDM用户测试,重点实施权限管理、船舶结构管理、各设计阶段文档管理、图纸送退审管理等;在项目组、生产指挥中心进行项目管理用户测试,重点实施项目计划模板管理、项目任务分解、项目进度监控与跟踪等功能。“船舶检验,设计数据设计文档管理和项目管理的功能是我们在近期要下大力气完成的工作。”张灿刚介绍道。

信息化工作是提高企业研发能力,提升管理水平的开路先锋。中国造船要从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转变要走的路很长,要做的事情很多。依靠信息化管理是我国造船业快速赶超的捷径。采访的最后,张灿刚信心满满地说:“我们相信,通过双方的密切合作,这个项目必将促进黄海造船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信息化,为黄海造船带来显著的管理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我们在2010年完成销售收入40亿元提供坚实的技术和管理保障。”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4月6日
下一篇 2019年4月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