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向接口
北向接口提供了 SDN 中开发者与控制器间的交互功能。从更为宽泛的角度考虑,北向接口在 SDN 控制器中的作用类似于命令行在传统NOS 中的作用,都是实现了 络管理者对 络的设计与管理。
上图中最底层为控制器收发信令的基础能力,信令可以是 OF 消息,也可以是其他的南向接口协议。往上面一层是自验证能力、开发所用的编程语言以及设备的抽象层,这三层提供了 络转发设备级的编程接口。 络切片、拓扑生成、路径发现、路由与交换等提供了 络层的编程接口。其余部分则提供了更高层的业务逻辑,如服务链增值、QoS、统一通信等。
这种设计架构的目标是提供一套层次清晰、功能完善的北向接口,但是架构的复杂性也大大增加了设计的难度,这部分工作目前仍在进行中。
2. 东西向接口
控制平面可以由多个控制器实例构成一个大的集群。各控制器实例间通过 SDN 东西向接口协议来实现控制信息的交互,从而根据全局 络信息制定策略,实现逻辑上的集中控制。
接下来简单介绍三种SDN东西向接口方案。
-
HyperFlow
2010 年, Tootoocian提出的 HyperFlow采用了分布式控制平面的思想。HyperFlow 通过部署多台控制器来管理 OpenFlow 交换机,每台控制器同步全 络视图的同时,只需要管理特定区域中的 OpenFlow 交换机。 -
SDNi
2012 年,华为公司也提出了 SDN 控制平面东西向接口协议 SDNi。SDNi是一个用于 Domain 控制器之间交换数据的协议,其定义了 SDN Domain 及其组件,以及 SDNi 如何帮助跨域通信等内容。 -
East-West Bridge(东西桥)
2013 年,清华大学的毕军教授团队提出了 East-West Bridge的概念,允许控制器通过标准化插件的形式对其进行集成,从而实现异构 SDN 控制器间标准化的东西向通信。
EWBridge 的设计中,控制器以 Full-Mesh(全 状)的拓扑形式进行组 ,它主要实现了控制器发现、 域视图信息维护和多域 络视图信息交互等功能,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通过使用 IBGP 作为 SDN 东西向接口协议,OpenContrail控制平面的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如通过类似 BGP 路由反射(Route Reflection,RR)的机制在控制节点之间引入状态汇总和分片,即可在 络规模增大、控制信息激增时保证控制平面的可扩展性。
不过,IBGP 要求控制节点逻辑上以 Full Mesh的拓扑形式互连,而且协议的完备性也往往意味着高复杂度,这些都对控制平面的维护提出了不小的挑战,虽然如此,OpenContrail 设计的成功说明利用传统分布式协议实现 SDN 东西向接口协议的确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思路。
参考资料:
《SDN软件定义 络核心原理与应用实践》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 络技能树跨区域 络的通信学习 络层的作用22691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