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发布的苹果 iOS 11.2 公测版中,系统应用中的英文名字进行了汉化,我一直在想 AirDrop(隔空投送)改为空投,会不会更酷。
苹果汉化了大部分内置软件的英文名
Touch ID:触控ID
Live Photos:实况照片
iCloud Drive:iCloud云盘
Dock:程序坞
Air Drop:隔空投放
launchpad:启动台
Safari:Safari浏览器
iMessage:iMessage信息
Animoji:动画表情
Factime:Facetime通话
Airplay:隔空播放
Carplay:Carplay车载
Lighting:闪电
Wallet:钱包
Face ID:面容ID
具体的翻译方式有三种:直译、中英混合翻译以及音译。
比如 Wallet 就直译为「钱包」,而 Safari、iMessage、FaceTime 这类广为人知的功能则沿用了英文名,并配以中文后缀修饰。
而类似 Clips 这类专有名词,苹果则通过音译的办法,翻译成「立可拍」,一方面贴近英文发音,又传达出功能的含义。
翻译专业的朋友可以点开下图学习:
好奇群众第一个想到的问题是,好好的名字为什么要改呢?
说的有几分道理,因为苹果的大部分应用都是中文名称,这次英文名称集体汉化着实让人意外。
你的观点很新奇吗?确定了电话客服妹子一枚。
参照一下前几天被嘲笑的“金拱门”,确实土的很彻底,很多 友都猜测可能政府在主导这件事,苹果在其他国家并没有采取这样的行动。但也可能是因为重视中国市场,改改名字迎合一下国人。
但话说回来,对改名这个事,各抒己见吧。可谓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有人吃着瓜子喝啤酒。
这个 友给了一种思路,要是真不喜欢汉化的名字,有繁体中文!
很有道理!希望上面的客服妹子反映一下。
这个满满的中国式英语的既视感!
有人顺着改名的路子,在苹果其他产品上动了心思,改得真好,我都忍住了没笑。
一看就是个孝顺的孩子,赞一个!
当然也有 友反映比较强烈,个人觉得翻译的还是不错的。
总体来说,对英文水平低的人来说,改了之后使用会比较方便一些。
而老用户纠结的是好不好看,有没有必要,习不习惯的问题,这个只能看个人了。不过如果你不喜欢新的翻译、又想升级新系统,你可以考虑更改系统语言为英文或繁体中文。别管怎样,我们早晚会变得适应。
对苹果来说,取一个本土化的名字是拉近用户的策略,但倘若翻译不好,只会适得其反。可口可乐曾被翻译作「蝌蝌啃蜡」,雪碧也曾被翻译作「势必利」,皆因销售不佳而重新命名。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