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暂,我们接昨天的手机摄影之软件操作手册继续说,如果有没看到的小伙伴点击蓝色字体可以回溯到上一文章查阅一下:
上期我们利用 iOS 手机叠加 APP Store Camera+ 进行拍摄,导出 HEIC、TIFF 、 RAW DNG 三种储存文件,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得益于苹果图片的先进算法,使得 2.4M 的 HEIC 文件与 46M 的TIF 文件无论从细节还是画面都差不多,不分伯仲,而采用原始 RAW DNG 则在画面宽容度方面会强于前两者,但是画面会有躁点出现:
难道这样就完了?本着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思维我们在室内又进行了一次静物拍摄来对比三种格式的差异,这一次我们又添加了 JPG 格式,来进行对比。为了保证画面的稳定,我们采用晟崴的 GH-PRO 专业全景齿轮微调云台配合手机支架 CPC-01 来进行拍摄:
得到如下四张照片,我们将图片拖入 Adobe Camera 里面进行观察,得到很多启示:
首先在高光保留上, 无损的 DNG 格式做的最好,而在暗部细节上,JPG 则与 TIF 完败(见下图):
在画面整体上看,JPG 、HEIC 、 TIF 均有不同程度上的缺损,而 DNG 格式则在画面整体表现得非常好,没有较大缺失,但是画面会有一定量的噪点:
在画面的细节方面, DNG 格式明显要多于其他三种格式,而 HEIC 则在体积与质量方面达到了最佳的比例。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有个疑问,为什么在手机摄影中,明明体积最大的 TIF 格式应该才是原图,但是画质反而不如体积最小的 HEIC 格式,而真正的 RAW DNG 格式则带有非常多的噪点?
带着问题,我们查找了一下资料,也做了一些考证,在未经过相关技术证实的情况下得到如下的推论:在目前手机摄影中,由于感光元器件这种硬件条件的制约下,手机摄影的真实画质可能并不是很好,其实这应该非常好理解,感光元器件的大小直接决定画面的宽容度以及画质(画质=噪点),而 RAW DNG 格式的画质,才是手机感光元器件的真实实力!
如果以上说法成立,那么我们可以将刚才拍摄的 RAW DNG 格式照片转换成 TIF 格式再与直接拍摄的 TIF 格式进行对比应该不难看出区别,这里我找到了这两张图,标记出拍摄时间以及拍摄程序,证明是同时手机采用 Camera+ 出的两张不同格式的照片:
我们将 DNG 格式照片拖入 Adobe Camera RAW 转换成 TIF 格式和手机直出的 TIF 格式放大 400% 进行对比:
应该不难看出区别吧,我们再来一张对比:
同样一张图,从DNG 格式转换出来的 TIF 格式图片要比直接手机拍摄出来的 TIF 格式图片质量要好的多的多的多,尤其是一些细节处理,手机直出的 TIF 会有一些类似 PS 的涂抹痕迹,而从DNG 格式转换出来的 TIF 格式图片则没有!虽然画质噪点问题也会一直存在!但是完全可以通过后期降噪去解决这个问题。这说明一点,那就是:手机直出的不论是 JPG 、 HEIC 、以及 TIF 格式照片,都会通过机内优化设置(也就是调色减噪)后出片,而 RAW DNG 则不会做任何修改直接出片!
那么在手机拍摄中,如果想要得到最原始的素材,那么一定要选支持输出 RAW DNG 格式的拍摄 APP ,而为了减少手机内存,可以忽略 TIF 格式输出,直接选择 HEIC 格式的图片作为手机图片存储。
好了手机输出格式问题,到这里就谈论完了,我们下周再聊聊手机闪光摄影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如果您觉得这个文章对您有一点帮助的话,欢迎您关注“糖皮 ”的频道,点击“看一看”替我们分享一下,只有您的支持,才是我前进的动力!因为分享,所以更强!我是老暂,咱们下次再见!
点击“看一看”,为老暂充电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