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硬件”式论文写作教程,科研“肝稿人”的自救指南

第一部分 写论文前的准备工作

众所周知,论文写作是一项极其耗费精力的体力活儿,就算“肝稿人”熬到深更半夜,发际线被薅到可以玩漂移的状态,也常常避免不了在导师和审稿人面前遭遇“滑铁卢”。这种情况出现的不完全但占很大比例的原因,在于没有做好写论文前的准备工作。没有相关的“软件设施”做辅助,想完成一篇论文的“硬件功能”无异于天方夜谭。因此,在开始一段漫长的旅途前,咱们必须做好后续行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的“假设性准备措施”。

如果以上这些问题都曾被你列入自己的问题清单,并给出了比较合适而且有内容的回答,那么距离开始论文写作已是近在咫尺了。

其次,动笔前做好思想建设很重要。论文写作是个系统的大工程,你需要在开始之前反复拷问自己内心是否能克服以下几点:

a) 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b) 没有硬功夫,坐不得冷板凳;

c) 三天打渔,两天晒 ;

d) 拖延症晚期重度患者;

e) 一心多用注意力不集中人士。

如果这些都没问题,那么恭喜啦,你的准备工作很充分,接下来就该进入拼“硬件”的环节。

第二部分 论文的整体构思

一篇论文的结构就像人体的构成,有不同的部分,各个部分也分别有自己的功用,有针对性地说明某个问题。一般情况下,论文需要撰写的部分有:Title、Abstract、Keywords、Introduction、Experimental Section、Results and Discussion、Conclusion、Acknowledgement、Supporting Information等。因为电子检索的普及,有些论文现在已经不要求Keywords,如下图所示。

没有Keywords的期刊论文

每个部分要写什么,得提前想好,最好是列一个详细提纲。由于各个组成部分各有其特点,因此写论文前应该对症下药,多试着从审稿者的角度组织数据,能在论证上正中审稿人下怀最好。

图表是结果呈现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数据是论文的根基,也是结论的支点,把数据展示得清楚,结论自然也一目了然。关于图表的使用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图表一定要有标题,并且标题中应包括充足的信息,让读者只看图也能明白,不需再多加解释。包括审稿人在内的读者,通常先看图表,所以务必要信息充足。

2. 图表的说明最好不要复制自论文正文内已经表述过的信息。

3. 不要把图表做得太炫酷,表格一般用三线表,图也不要令人眼花缭乱。

4. 图片的配色等外观因素也很重要,要避免色彩的不当使用,还要让图片容易辨认。

带有表格标题和说明的三线表

跟文字内容一样,图表最好也先有个草图。

第三部分 论文的每个部分如何写

下面,投叔就按照论文的每个部分,简要说说该写些什么内容。

? Title

一个好论文的标题应该只含可适当描述论文内涵的尽可能少的文字,一定要包含论文的主要议题,传达信息精准、清楚且完整。可以用副标题,但不能有罕用的缩写——最好,还要吸引读者。传统地,论文标题不能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至少不能是一个陈述句,不过现在也有论文直接把一个长陈述句放上去。

一篇以长陈述句为标题的论文

? Abstract

摘要部分一定要凝练,高度概括和总结论文主旨,简短且明确,不能引参考文献。一定要记住,摘要的品质会强烈地影响编輯。

? Keywords

关键词是为了手动检索时便于对应学科和领域,所以应尽量精确,而且要避免广义字、所选的字应该要反映出论文之基本论題。如果使用缩写,则只能使用在该领域公认且明确的缩写。

? Introduction

引言部分需要回答一系列问題。包括但不限于:论文讨论的问题是什么?有任何现行的解决方法吗?目前哪一个是最好的方法?有没有不足?本论文达成了什么?……通常情况下,引言部分的顺序是:问题的现实性和紧迫性,他人的相关研究,他人研究中未解决的问题,本研究的必要性。

? Experimental Section

实验部分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提供充足的信息,以便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复制此实验或研究起源。如果期刊要求提供Supporting Information,那么这个部分可以框架性地择要撰写,更多细节可以放入SI中。

? Results and Discussion

结果和讨论部分是论文的精华。可以陈述与研究方法有关联的主要发现,也可以讨论论文结果与先前结果之间的差异,甚至可以给出假定。这部分内容为随后的结论部分做充足的支持。

? Conclusion

结论部分是总结论文的工作和结论,谨慎地指出接下来需要继续研究的方向。一定不要引参考文献。需要着重检查论文结果的一些追问事项以及从中遇到的限制,但要注意不要做超出结果所能支持的陈述,或者是介绍新的术语或者是想法。

? Acknowledgement

? Supporting Information

支撑材料部分能写的内容很多,不仅有实验操作的细节,还要有实验的详细结果和谱图及其他图表等,还可就实验中某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讨论。这部分常常是需要参考文献的。

写任何文章,光看秘籍都是没用的,一定要动手写。多写多练,在读文献的时候多揣摩,尤其注意揣摩审稿人的心理,水平提高就快。

希望今天的“软件+硬件”的组合拳可以帮助到每一个在深夜奋斗的“肝稿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5月25日
下一篇 2022年5月2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