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23时08分,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的神舟十五 飞船成功发射,费俊龙、邓清明、张陆三名航天员,乘坐神舟十五 飞船进入太空。神舟十五 载人飞船入轨后,于北京时间2022年11月30日5时42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按任务计划,3名航天员随后将从神舟十五 载人飞船进入天和核心舱,这也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空间站迎接载人飞船来访。
西安分院为神舟十五 飞船研制的中继终端、天线 络和仪表控制器应用软件继续“助阵”为神舟十五 飞船的太空飞行“硬核”护航,让“感觉良好”一直在线。
将抵达母港
首次实现两艘载人船停靠及乘组轮换
神舟十五 飞船将停靠中国空间站母港,新入驻的航天员乘组将首先与神舟十四 飞船航天员在轨交接,之后将在6个月的“出差”时间里,继续验证空间站任务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能力。而中国空间站,也将以“三舱、三船”即6舱段“T”字组合体结构的独特造型,向全世界展现中国航天的能力。
两艘神舟载人飞船首次同时停靠空间站,乘组轮换期间,空间站将通过不同的对接总线代传两船遥测,确保两艘载人飞船信息传输的唯一性和正确性。同时,针对两船同时停靠的情况制定了协调匹配的紧急撤离策略,全力确保航天员生命安全。
架太空“天路”
让“感觉良好”持续在线
作为神舟十四 飞船的备份船,神舟十五 飞船早在神舟十四 飞船发射前就已经完成准备。在轨驻留期间,神舟十五 飞船乘组将计划实施数次出舱活动,并且开展科普教育以及在轨科学试验等工作。
在神舟十五 飞船上,西安分院将继续通过中继终端搭建的太空“天路”建立飞船与地面之间的天地测控通信通道。西安分院研制的中继终端是地面对飞船进行测控和通信的重要通道,也是我国中继卫星系统的用户终端设备。那么,中继终端具体是怎么工作的呢?
中继终端在神舟十五 飞船与火箭分离后几分钟便会开机工作。根据神舟十五 飞船飞行程序的指令链要求,中继终端中的设备会计算出中继天线的指向数据。之后,中继终端中的转动设备将中继天线指向天链中继卫星。这样就完成对天链中继卫星的捕获跟踪,建立从神舟飞船到天链中继卫星再到地面的通信链路,实现神舟十五 飞船与地面通信的畅通,确保地面可以实时地掌握飞船的飞行状态。在这条“太空天路”中发挥关键作用的中继终端,天链一 、天链二 中继卫星的有效载荷均是由西安分院研制的。
据西安分院载人航天工程任务负责人余晓川介绍说,通过中继终端与天链中继卫星建立的天基测控通信系统,使地面对神舟十五 飞船的测控覆盖率接近100%。
通达天地
让“感觉良好”始终畅通
神舟十五 飞船上的天线 络虽然“身板小”,但是小小的天线 络却是神舟十五 飞船天线信 的枢纽。如果将神舟十五 飞船的天线信 通路系统比作铁路运输系统的话,那么一路路的信 就是火车,天线 络更像是火车轨道和火车站调换轨道的道扳。神舟十五 飞船上10余副天线的信 接收和发送都是通过天线 络来完成。
在神舟十五 飞船天线 络上,共有USB天线 络、VHF天线 络、GNSS天线 络三部分组成。天线 络小小的身躯里承载着强大的功能。据西安分院神舟十五 飞船天线 络研制负责人朋毅介绍,当神舟十五 飞船的通信信 要通过天线 络的时候,其首先要对信 进行分路或合成,并通过双工器对信 的杂波进行过滤,然后转换为可接收或发送的信 。其中的GNSS天线 络还在后续的航天员返回地面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2022年,西安分院先后为我国天舟系列货运飞船、神舟系列载人飞船以及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研制了中继终端、天线 络仪表控制器应用软件,仪表计算机软件共10余套系统产品。随着神舟十五 飞船的成功发射,将为我国首次实现空间站6个型 舱段组合体结构和此次6名航天员在轨驻留护航,为我国空间站建造及航天强国建设持续贡献力量。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