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更笃凌云志,莫教冰鉴负初心。
校园生活
【学业成绩】
加权分数: 90.83
专业排名: 6 /171
英语水平: CET-4 640分
1CET-6 560分
计算机水平: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语言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 络技术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 络工程师
【学生工作】
软件工程1603班班长
软件学院学生会主持人队副队长
【科研实习】
2018.3—至今 创新研究院John Hopcroft工作室(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实验室)跟随何琨教授进行科研实习
2018.4—至今 创新研究院JHL-Fooling a DNN课题组成员
2018.10 深度学习对抗样本方向论文《A New Method for Generating Natural Language Adversarial Examples》在投
2019.1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冬令营成员
2018.2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二等《Climate Change and Regional Instability Analysis》论文
2017.11 中兴杯创新技术大赛项目《K-star: 一站式快递服务平台》负责人
2017.6 软件学院-武汉凡诺软件技术公司工程实训
2018.7 软件学院-武汉软酷 络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实训
创建并维护CSDN编程技术博客,粉丝180人,总访问量超过9万
【评优奖励】
2017-2018 国家奖学金
2017-2018 海航奖学金
2017-2018 华中科技大学校三好学生
2017-2018 华中科技大学优秀共青团员
2017-2018 学习优秀奖学金
2017-2018 单项奖学金
2016-2017 华中科技大学校三好学生
2016-2017 华中科技大学优秀共青团员
2016-2017 学习优秀奖学金
2016-2017 软件学院自强大学生标兵
2016-2017 单项奖学金
2016-2017 新生奖学金
【志愿服务】
学工系统中共有83个义工时
2017.10 武汉 球公开赛志愿者
2017.9 EAP国际会议志愿者
2017.8 软件学院迎新志愿者
2017.6 东校区图书馆义工
2016.11 第二届中国“互联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志愿者
2017.4 软件学院“科技小红帽”敬老活动志愿者
2017-2018 软件学院读书屋协管员
【文体活动】
2017.8 作为“软件学院赴云南调查手机互联 对当地村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会实践队负责人参加 会实践活动。所在队伍获评校优秀实践团队
2017.8 大学生“三下乡” 会实践活动湖北省先进个人、校优秀个人、院优秀组织者
2017.11 软件学院朗诵技巧与普通话考试教学直播
2017.5 主持2017年软件-自动化学院十佳歌手大赛
2016.10 主持软件学院迎新晚会
2017 主持软件学院第一届、第二届创新技术大赛
2017.4 主持2017年华中科技大学特色团日活动第一赛区答辩会
2017.9 主持2017年软院资委招新会
2016.9 作为软件学院新生代表在开学典礼上发言
电子琴9级、钢琴8级
01
寻找更好的自己
坐在东图自习室里面对Word上跳动的光标,我突然有些恍惚。回想16年9月初入华科,我第一次读到了校三标文集。文集上的每一个名字都让我羡慕与惊叹,尽管自己还不甚明白那些成就和荣誉的含义,但已在心里勾勒出一个个榜样的轮廓;到了大二,我开始特别留意文集上工科学长学姐们的故事,在对照中调整自己努力的方向。如今,我能在电脑前写下自己的经历,分享自己的感悟,竟有种不真实感。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天分,如果我能够从当时的默默无闻,到如今在此占有一席之地,那么我确信许多人都可以做到。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一路走来,我热爱着、努力着,在对学习和生活的不断体认中,寻找着更好的自己。
02
学会更好的选择
我一直认为,大学生活的上半段是在广袤平原上肆意奔跑,下半段则是进入密林独自探索。我们刚刚进入大学时,对互联 的使用限制得到解除;课堂内容偏向通识教育;学校提供了种类丰富 团和平台,这是广泛尝试、寻找兴趣点的最佳时期。但这种尝试应该具备一定的目的性,否则非常容易陷入一种“玩遍一轮,收获寥寥”的迷茫状态。我觉得尝试的目标至少可以有以下两种,一是完善诸如沟通合作、即兴演讲等基本能力,或熟练掌握某种设计、编程技能;二是为我们在专业方向选择和人生方向选择(就业、保研、出国等)上积累经验。广泛涉猎后,我们需要尽量快速精准地做出决定,着眼于自己真正的兴趣点。学习、科研、 团、竟赛、创业……这个世界的选择太多太多,我们必须要在取舍过后进入密林,向更深处前行。关于选择取舍有许多世俗意义上的指标,高中时的指标几乎一定要求我们选择学习。但到了大学,这些指标将会变得越来越多元,并无必然的优劣高下之分。选择了每晚泡在自习室,就不必为朋友圈里丰富多样的 工照片而太过眼红;选择了为学生会挥洒心血汗水,也就不必哀怨自己没有取得科研大神的成就。当然有些同学是几近全能的存在,但面面俱佳难度过大,也很难让所有人都满意。对于我而言,follow your heart,在一个兴趣点进行深挖并取得成绩,达到一专多能的境界,就已经是非常幸福的状态了。
03
勇敢跳出舒适圈,抓住机遇
当然,确定选择后的深耕探索过程并不意味着一尘不变、一条路走到黑。我们需要不时跳出舒适圈,才能获得新的突破。大二下学期,我不再满足于仅在课内取得好成绩,开始主动联系导师,希望进入实验室提前接触科研工作。自学深度学习课程、通过实验室学长的考核、参加组内讨论、提出一个idea、编写实验代码、完成一篇论文……这一切对我而言都是新鲜且富有挑战的。很庆幸,我在导师和学长学姐们的帮助下,我在创新研究院的John Hopcroft工作室(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实验室)独立走完了整个科研流程程。目前已有一篇深度学习对抗样本方向的论文在投。我的科研能力在此期间得到了极大地锻炼和提高。在19年初,怀着对更大世界的向往,我参加了美国伯克利-斯坦福大学的人工智能冬令营,在克服环境和语言的生疏感后,学习了自动驾驶和强化学习等诸多前沿知识,体验了完全不同的文化氛围。那些推动我们跳出舒适圈的机遇,就像遗传算法中的变异运算,往往伴随着一定风险,但却是带领我们跳出局部最优解,向全局最优进行搜索的关键。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大家在每一次行动前可以收集到大量的信息。我们还没有动手,就已经能评估自己能力的薄弱点,预知前方可能存在的困难,并倾向于做出统计意义下的最优决策。然而,这种统计意义下的最优决策尽管能帮我们规避很多风险,但也往往阻碍了突破的产生。面对风险与挑战时,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勇敢一点,抓住机遇,主动去迎接可能的困难,拓宽自己能力的边界。毕竟,在舒适圈之外取得成就才称得上突破,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获得逆袭才称得上奇迹,不是吗?
04
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
五年前,李开复在女儿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就读前,写下这样几句话:“大学四年是你拥有自由时间最多的四年;大学四年是你第一次有机会独立生活的四年;大学四年是你可塑性最强的四年;大学四年是你犯错误代价最低的四年。”把握这宝贵且美好的四年,努力追寻拓宽能力的边界,探索生命的一切可能性,不负时光,野蛮生长!
寄语
静心求索,摆脱焦虑的支配;
积极进取,保持内心的丰盈。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历尽千帆,不改初心。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