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插上翅膀的Endless
AI换脸软件 | 虚拟实境 | 商业模式
只需要上传一张照片,就能与爱豆同屏搭戏,实现梦境与现实的无缝接合,亦真亦幻。造梦也好,造戏也罢,这款由陌陌高管控股、面向 交的AI换脸软件“ZAO”一夜躁红。
自8月30日下午上线,不到一天时间, “ZAO-逢脸造戏”已经在苹果应用商店娱乐类免费下载榜单中占据榜首,并登上微博、知乎等话题热搜榜,分别获得6677.4万及3532万的热度,微信指数也陡然暴增。
短短几小时内,数以万计的用户汹涌而来——31日凌晨,因服务器过载,APP内出现大规模拥堵,一时无法响应海量 “换脸”需求。随后官方助手发布微博称,这个月花700万租的服务器,一夜之内消耗了三分之一。毫无疑问,ZAO刷新了 交软件的爆红记录,为何它能一夜蹿红呢?
一夜蹿红背后的逻辑
1.产品本身:功能专一、门槛极低的沉浸式“杀时间”良器
成为现象级应用软件的两大普遍属性:功能专一和门槛低,这两者恰好是打造沉浸式“杀时间”良器的充分条件,从此前微信小程序“跳一跳”的爆火中便可窥见一二,几乎零成本的准入门槛及简单的功能玩法,足以让用户在短时间内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从产品本身来看,目前ZAO除了提供视频、表情包换脸及分享的功能外,并没有其它玩法。这种单一性促使用户能够快速了解产品的所有属性——不用服装化妆和道具,用户也可以一键生成属于自己的视频。此外,ZAO提供了几乎所有知名影视剧中的片段,用户不必会PS,甚至不用美颜,直接上传头像照片就可以在原视频片段中换脸,然后分享到朋友圈。
2.用户角度:自我展现的虚拟实境,平行世界的真人穿梭
此前脸萌、ZEPETO等画脸、捏脸应用的刷屏,足以看出用户对于自我形象展现的兴趣盎然,创造与自我形象相似的虚拟人物,实现虚拟实境化始终撩拨着大众的兴奋感与传播欲望。 而如今ZAO能够依托AI技术,将热门影视作品或者短视频中的人物面孔替换为用户的正脸照,生成以用户为主角的视频片段,且呈现效果自然,相当于实现了用户在平行世界的真人穿梭,满足了用户的猎奇与虚荣心。
不同于Animoji、实时口红等AR特效,ZAO更靠近VR效果——借明星妆发、实时电影场景、综艺情节,与偶像同屏搭戏,共同呈现类似《罗密欧与朱丽叶》《中餐厅》等名场面。比起局部效果,ZAO的场面无疑更显真实。
3.传播层面: 交平台的口碑累积、舆论关注和扩散
与Zepeto相比,ZAO的 交属性明显更强,并且是一款熟人 交软件:依托于 交平台微信和QQ,用户可以顺畅地导入 交关系。
由于添加好友也意味着共享面孔信息,在添加好友时,软件会弹出《好友面孔使用协议》 :“添加好友后,你可以使用对方的面孔信息进行换脸娱乐玩法,同时作为对等交换,对方也能使用你的面孔。请跟你真正亲近的朋友进行授权。”基于用户的 交心理洞察,使用协议间接上促进了用户的口碑累积。
微信、QQ之外,ZAO更在微博、知乎上掀起话题风暴,获得舆论关注。本质是 交产品的ZAO,由此依靠国民 交平台完成传播扩散。
这款功能极简、门槛极低、口碑发酵速度极快的APP,刷新了应用软件的爆红记录,堪称现象级应用产品,然而它却并非是AI技术应用产品的开源,此前早有无数“前辈”前仆后继。
前仆后继的AI技术应用产品
Facetify“看到30年后的自己”
今年4月份,一款可帮助用户变脸、变性的应用Facetify,在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地的App Store冲到摄影榜单前五, 称能让用户看到“30年后的自己”。Facetify的爆红归因于其营销手段和订阅制。在营销上,Facetify通过Snapchat等应用大力推广。在订阅上,其通过三天免费试用策略,在引发用户兴趣后,顺利衔接至付费阶段。
然而数据显示,Facetify在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地区的总榜排名,从5月份开始持续下滑,在英国甚至从Top 20跌至1000名开外。
Snapchat “变性滤镜”
今年5月,Snapchat的“变性滤镜”推出后,曾一度位居总榜Top 3。而随着用户好奇心减弱和产品新奇度的下降,Snapchat在总榜排名一落千丈,目前已跌至总榜1000名开外。
FaceApp“人脸转化”
一款上线2年、来自俄罗斯的AI换脸产品FaceApp红极一时,曾一度位居App Store总榜第2名、摄影与录像榜第1名。FaceApp能将人脸进行转化,包括男性变女性的性别转化、哭脸变笑脸的表情转化、老年变青年的面部年龄转化等。
FaceApp近三个月排名趋势
AI技术换脸应用并不新鲜,爆红之后掉头直下的增长曲线也绝非个例,同一张脸在不同场景中来回穿梭,重复操作所带来的厌倦可能会比想象中更快到来。而在此之前,ZAO需要面对、解决的是讨论更为广泛、争议更为严重的重重隐忧。
未来之路隐忧重重
1. 人脸识别普及背景下,身份ID的被迫让渡
虽然收集用户数据早已成为此类应用的“常规操作”,但是ZAO的使用协议不仅模糊了用户肖像权的归属,更是在人脸识别普及的时代背景下,将用户推向暴露隐私的深渊。其协议写明:如果您把用户内容中的人脸换成您或他人的脸,您同意或确保肖像权利人同意授予ZAO及其关联公司全球范围内的完全免费、不可撤销、永久、可转授权和可再许可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人脸照片、图片、视频资料等肖像资料中所含的您或肖像权利人的肖像权,以及利用技术对您或肖像权利人的肖像进行形式改动。
一方面,用户无法确知ZAO及其背后的陌陌,会将自己的肖像用作何用。另一方面,协议强迫用户在可能不知情的情况下,让渡自己的身份ID,为不法之徒的犯罪提供了便捷的口径。8月初,有人利用3D人头模型破解刷脸支付的消息传出后,一度引发用户担忧。而今,一键换脸技术的成熟及其所带来的安全隐患,让用户始终无法乐在其中。
2. 悬而未解的版权风险,无可规避的产品死穴
ZAO在其首页上传了大量国内外影视综艺片段,并且能在信息流中无限加载,甚至无法计算出其视频总量。虽然ZAO通过活体认证,规避了类似于蔡徐坤状告B站这样的法律风险,但其视频素材的版权问题仍是悬而未解的产品死穴。
3. 商业模式模糊不清,持续发展出路难寻
到目前为止,ZAO的商业模式仍然模糊不清。一方面,其未涉及任何付费服务,相较于海外用户对订阅制的高接受度,国内用户更偏向于使用持续免费的产品,这也是其初期爆火的因素之一。另一方面,单一的功能和极简的玩法难以持续吸引用户,用户留存度极低,产品发展后劲不足。而悬而未解的隐私问题和版权风险,又硬生生阻隔了其产品引流之路。
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式,又不具备高用户留存度和强产品引流能力,ZAO的持续发展出路难寻。如若不及时解决问题、明晰商业模式,其最终结果可能是在沦为给微信朋友圈、微博、知乎贡献流量和活跃度的牺牲品之后,如流星般至最高点坠落。
在移动互联 红利逐渐消失的大背景下,做App矩阵已经是各家平台公司的发展共识。陌陌同样也早就开始了App矩阵的战略,只是此前发布的一系列独立App,包括Doki、哈你、Cue在内的产品都不算成功。直到ZAO出现,才算引起轰动。然而更强的 交属性能否让ZAO逃脱非刚需类App昙花一现的命运,目前还难下定论。
E N D
女生都想把头“寄”给他,美妆博主要失业了!毛戈平到底有啥秘籍?| 案例精选
关键词
| | | |
| | |
文字:吴琼
今天,你ZAO了吗?
NewMediaLab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