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招后,用户无法自行关闭
“O泡果奶”中招者:
感到很尴尬 不希望整蛊程序继续传播
↑中招后,用户无法自行关闭
小杨认为,大家都不应该传播此类程序,尤其是在不知道是否会有信息泄露风险的情况下,“有些人是抱着整蛊朋友的心态,但确实会让中招者陷入比较尴尬的处境。”
↑ 友评论
后端开发工程师分析:
目前是单纯整蛊程序 暂没发现窃取个人信息
后端开发工程师付先生表示,他通过代码比对后发现,“O泡果奶”和“927事件”是同一个程序,只是用了不同的音频,给软件改了个名字。他表示,虽然 络上有很多评论称该程序会读取个人信息,但经过分析,这只是单纯的整蛊软件,“虽然这个程序有获取个人信息的权限,但是它并没有去用这些功能,这些通过程序的代码可以证明。”他表示,该程序并非如 上所称,在打开后持续使用截屏功能来占用手机按键,阻止中招者调低音量或者关机。“占用按键是代码实现的, 比如程序会把返回键改为音量最大键,让软件不能正常退出。每隔0.01秒执行一次增加音量的操作。”
↑“O泡果奶”的整蛊程序链接
在谈到这类整蛊程序是否会在传播过程中被恶意篡改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的可能?付先生表示,程序是有被篡改的可能,“但实现窃取个人信息还是不现实,成本较大。”他也提示大家,“这类陌生软件最好不要随意安装。”
律师:
制作与传播此类程序都可能涉嫌违法
↑有 友在传播“O泡果奶”整蛊程序
四川澳南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苏松认为,该手机软件“提供者”(指提供信息服务的移动互联 应用程序所有者或运营者)的信息、安装程序获取的手机权限不明,安全性得不到任何保证。“提供者”涉嫌违反《移动互联 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第七条第(四)款规定的:“未向用户明示并经用户同意,不得开启收集地理位置、读取通讯录、使用摄像头、启用录音等功能,不得开启与服务无关的功能,不得捆绑安装无关应用程序”。
该手机软件在未明确告知“用户”的情况下,通过其自带技术手段阻止手机使用者正常调整手机音量、关闭该软件或直接关闭手机,该行为明显侵犯手机使用者正常合法权益,软件“提供者”涉嫌违反“《移动互联 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第六条规定的:移动互联 应用程序提供者和互联 应用商店服务提供者不得利用移动互联 应用程序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扰乱 会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等法律法规禁止的活动,不得利用移动互联 应用程序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法律法规禁止的信息内容”。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