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的惰性属性

我们想将一个只读属性定义为property属性方法,只有在访问它时才参与计算。同时,一旦访问了该属性,希望把计算出来的值缓存起来,不要每次访问它时都要重新计算。这样就能很大程度上提升程序的性能。定义一个惰性属性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利用描述符来完成。

从示例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出,第一次调用c.area时计算过程被执行,第二次调用它的时候,计算过程没有执行,是因为计算一次之后,它的值就被储存起来了,第二次直接拿出来用,从而加快了程序的运行。

前面提到描述符的时候讲过,当吧描述符放到类的定义体中的时候,访问它的属性会出发get(),set(),delete()方法。但是,如果一个描述符只定义了get()方法,则它的绑定关系比一般情况要弱化的多。特别是,只有当被访问的属性不在底层的实例字典中时,_get_()方法会得到调用。

但是,这种技术有一个潜在是bug,一旦使用了这种方法,计算的值就会变成可变的了。

如果考虑到可变性,可以使用一种方法去修复这个bug,但是同时执行效率也会大大的降低。

从该实例中可以发现,达到了同样的效果。

之后改变c.area的值,发现 错,不能被修改。这样就修复了第一种方法中计算值可以被外部改变的bug。这种方法的缺点就是所有的get操作都必须经由属性的getter函数来处理。这比直接在实例字典中查找相应的值要慢一些。

相关资源:wsltools:Web扫描惰性工具-Python软件包-其它代码资源-CSDN文库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5月7日
下一篇 2018年5月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