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生命以负熵为生——薛定谔
上面的例子中,为了对抗熵增,保持系统的有序状态,我们可以做一些反抗熵增的操作,如持续不断的给杯子加热、房间东西使用后立马整理和清扫、电脑清理旧的数据,更换新的硬件等。可以看出,。,外力做功比较好理解,如给水加热、打扫卫生等都需要外力做功;孤立系统则是不与外界做能量交换,如把房间的垃圾扔掉等,因此,如果有或是,我们就能对抗熵增,实现熵减,最终改变个人、家庭、团队、企业等现状,实现升维跃迁。
二、软件中的熵:
熵增定律同样影响了我们软件开发,一个产品在不断的迭代功能、代码不断在累加、隐藏的缺陷不断增多、维护越来越困难…最终使得整个产品变得越来越复杂,系统越来越混乱,逐渐失控。虽然软件工程中定义了“软件维护”这一环,但实际交给开发做性能优化,处理历史债务的时间非常少,基本上是不出现问题不修复的情况,因此大部分情况下,一个项目的生命周期也是一个熵增的过程。
“破窗子理论”类似于从众效应——因为看到了有人率先违反了规定但并未受到惩罚,就会有更多的人打破规则从而制造更多的混乱,这是一个熵增的过程,对开发者的启发是不要留着“破窗户”(低劣的设计、错误决策、或是糟糕的代码)不修,发现一个就修理一个;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适当的修理,就用木板把它钉起来,你可以添加注释、或者显示“未实现”消息,或者用虚设的数据加以替代。采取某种行动防止进一步的损坏,并说明情势处在你的控制之下。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应有责任去补窗户,发现一个,要么钉起来,要么补上。
参考:
1、《熵增定律》——何圣君、王怡 著
2、《程序员修炼之道——从小工到专家》——【美】Andrew Hunt David Thonmas 著 马维斯 译
3、全球百科——《软件腐烂》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