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Jerry通过校园招聘进入了SAP,并一直工作至今。在这将近13年的职业生涯里,我获得了哪些收益p>
1. 归属感
2007年1月,没有任何职场经历的Jerry,仿佛一张白纸一样,以实习生的身份加入了SAP成都研究院。而研究院在2006年刚刚在成都南边的天府软件园创立,除了第一批第二批在ERP行业富有经验的老前辈之外,其余加入的小伙伴们都是才毕业或者即将毕业的学生,Jerry隐约记得当时SAP成都研究院的平均年龄才25多岁。
有一大群和Jerry一样年轻,朝气蓬勃的小伙伴们加入SAP成都研究院,我们开玩笑说研究院就是“大五”。SAP把Jerry从一个职场菜鸟培养成一名合格的SAP开发工程师,而Jerry也见证了SAP成都研究院从成立初30多个人到现在的发展壮大。
从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觉得我们和SAP成都研究院一起成长。而SAP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我们这些毕业就一直待在这里的职场人士也充分认同。
在SAP,Jerry曾经和来自美国,德国,法国,保加利亚,波兰,加拿大,以色列,印度,日本,巴西,捷克这些国家的同事一起远程或者现场工作过。英语是我们使用的工作语言。
Jerry因为从小喜欢玩电脑游戏,所以英语还不算太坏,大一下学期,大二上学期就分别顺利拿到了四六级证书。进入SAP之后,我的英语学习也没有落下,这使得我可以毫无任何障碍地阅读英文原版文档和书籍,并自然地同其他国家的开发人员在电话或者面对面地交流技术问题。感谢SAP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上班时能时时刻刻磨练英语的场所。有人说China崛起后,英语就没那么重要了去各大英语兴趣班看看再说吧。
我这里的“比较保值”的前提,是从业者对自己的定位是希望长期在SAP这个圈子里深耕。在这种前提下,SAP从业者们通过项目经验辛苦积累起来的行业知识比较保值,不会过时。
Jerry个人认为这些行业知识有点像我们以前计算机专业课里学的操作系统,计算机 络,编译原理等等,因为即使现在谈企业数字化转型,企业技术设施云化,然而企业的核心业务并不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