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项目采购管理

采购管理的内涵

  • 规划采购管理
    ① 确定采购管理计划
    ② 确定自制或外包
    ③ 确定采购策略-合同支付类型
    ④ 准备采购工作说明书
    ⑤ 确定供方选择标准
    ⑥ 独立成本估算
  • 实施采购
    ① 发布招标广告或招标文件
    ② 确定合格卖方的短名单
    ③ 举行投标人会议
    ④ 卖方提交建议书(投标文件)
    ⑤ 对建议书开展评估(技术和成本)
    ⑥ 选出中标建议书
    ⑦ 结束谈判,签订合同
  • 控制采购
    ① 执行合同-检查与审计
    ② 变更
    ③ 索赔
    ④ 采购关闭

并非一定要经过以上这些流程,可能会有裁剪

1、规划采购管理

(1)自制外购分析

  • 确定某项工作最好是由团队自行完成还是从外部采购

(2)采购策略-合同支付类型

合同类型 说明
1 固定总价 最常用
2 总价加激励费用 有上下限,超过上限,卖方承担,低于下限,给予奖励
3 总价加经济价格调整 通货膨胀或特殊商品成本变化允许可调
4 成本加固定费用 为卖方 销为合同工作发生的一切成本,并支付固定费用
5 成本加激励费用 销成本,若最终成本超过或低于原始成本,买卖双方按比例分摊
6 成本加奖励费用 销一切合法成本,但只有满足了买方的绩效标准,才支付费用
7 工料合同 费用=量*价

2、实施采购

(1)举行投标人会议

  • 投标人会议是在卖方提交建议书之前,在买方和潜在卖方之间召开的会议
  • 目的:确保所有潜在投标人对采购要求都有清楚且一致的理解,并确保没有任何投标人会得到特别优待

(2)结束谈判,签订合同

  • 合同是对双方都有约束力的协议
  • 合同强制卖方提供规定的产品、服务或成果,强制买方向卖方支付相应的 酬
  • 内容包括(不限于):
    • 采购工作说明书或主要的可交付成果
    • 检查、质量和验收标准
    • 终止条款和替换争议解决方法

3、控制采购

(1)绩效审查、检查与审计

概念 说明
1 绩效审查 检查工作包是否提前或落后于进度计划、超出或低于预算、以及是否存在资源或质量问题
2 检查 对承包商正在执行的工作进行结构化审查,可能涉及对可交付成果的简单审查,或对工作本身的实地审查
3 审计 对采购过程的结构化审查

(2)合同-索赔管理

先礼后兵:先谈判,再仲裁,再诉讼

  • 如果合同双方无法自行解决索赔问题,则可能不得不按合同中规定的程序,用替代争议解决办法(ADR)去处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6月2日
下一篇 2022年6月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