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 络工程师、数据库管理员这类人构成了 IT 共和国的主体,这个阶层是十九世纪的产业大军在二十一世纪的再现,只不过劳作的部分由肢体变成大脑,繁重程度却有增无减。在渺如烟海的程序代码和迷宫般的 络软硬件中,他们如二百多年前的码头搬运工般背起重负,如妓女般彻夜赶工。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除了部分爬到管理层的幸运儿,其他人的知识和技能很快过时,新的 IT 专业毕业生如饥饿的白蚁般成群涌来,老的人(其实不老,大多三十出头)被挤到一边,被代替和抛弃,但新来者没有丝毫得意,这也是他们中大多数人不算遥远的前景…… 这个阶层被称做技术无产阶级。
你们感觉写的真实吗,回过头去想想,随着时代的发展,从互联 到移动互联 再到所谓的人工智能智能时代,大数据,云计算,世界可能确实也越来越需要程序员,程序员也越来越多,然后再想想我们自身的工作,每天重复的复制,粘贴,确实像码头的搬运工,每天干着苦力,而这个苦是脑子的苦,而不是身体的苦。
而我们Android程序员面临的悲哀不光是中年危机、而是信息技术的更新迭代。突然发现行业已经缩减Android开发岗位了,我们快失业了!
那么,2021年的移动开发,要如何去摸索自己的前进方向呢h4>
下面阐述一下我的看法。
1. 不要轻易离开互联 行业
很简单,多数人来工作是为了挣钱的。而相比很多传统行业而言,互联 领域的薪资依然有着绝对的领先地位,而且,天花板也相对高很多,30岁左右,拿个阿里的P7、P8左右级别,或者去牛逼点的中型企业做技术管理,年薪一两百万问题不大,足够你应对个人及家庭的各种经济压力。相比之下,其他行业很难能保证这样的待遇。
另外,如果你觉得钱攒够了,还可以选择互联 创业,互联 技术的颠覆性决定了他有非常大的创新空间,而且这些年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物联 、5G、AI、大数据等技术不断成熟并逐步落地,对于想创业的朋友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
2. 不要轻易离开技术方向
有些读者技术做久了,遇到了瓶颈,就会考虑离开技术去做产品、运营。当然我并非否定这种选择,我本身是支持技术人去学习产品思维、用户思维。但是如果说直接抛弃技术去转产品,可能风险会很大。这意味着你要抛弃自己多年的技术积累,在一个新的方向从零做起,以后如果再想转回技术,可能已经要被淘汰了。
当然,也有成功的大佬转型成功,拼多多的黄铮就是技术出身,然后转产品,最后创业。如果你未来也打算创业,那确实可以考虑这样的一条路线。
3. 不要轻易更换技术方向
这一点就是最近几年移动开发领域一直在讨论的。有的想转大前端,觉得大前端要一统用户终端开发;有的想转后端,觉得后端有高并发高性能,感觉很有技术深度;有的想转算法、AI,觉得这是未来的趋势,一定要把握住。
这种思维就是我之前提的“散户思维”:看到哪个火就去买哪个,追涨杀跌。了解股票的朋友知道,这种往往不会有多好的结局。而我比较推崇的是“价值投资”:不要受短期波动影响,如果你看好某只股票,相信它内在的成长价值,就要长期持有,最终收益一定会高于大多数人。
不要觉得大前端、后端、算法这种就一定高大上,每个领域都是为业务服务的,他们也要写很多的业务代码,并不是天天都在忙着处理高并发、高可用之类看起来金光闪闪的问题。至于选大前端还是选原生,只不过是一种UI展示形式,最终做的都是业务开发,为你的简历带来不了多大的闪光点。
而移动端这支“股票”,我是看好的。换句话说,除非哪天用户都不用手机了,或者出现了比手机更牛逼的终端了,那时候才需要去担心自己的饭碗。
最后
代码真的是重质不重量,质量高的代码,是当前代码界提倡的,当然写出高质量的代码肯定需要一个相当高的专业素养,这需要在日常的代码书写中逐渐去吸收掌握,谁不是每天都在学习呀,目的还不是为了一个,为实现某个功能写出高质量的代码。
所以,长征路还长,大家还是好好地做个务实的程序员吧。
最后,小编这里有一系列Android提升学习资料,有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来看下哦~
我的 Android 学习,面试文档,视频收集大整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