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很多行业内的大佬关于CMDB连连发声,CMDB的关注度持续高涨,CMDB的前生就是长满雀斑的丑媳妇,扭扭捏捏不受待见这么多年,终于熬出头要见公婆了。哎,她的贤惠谁能懂p>
在大环境中,一开始有些人,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努力用心,但是团队里面难免有一些“搅屎棍”。长期以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都有从众心理,看着别人都不及时维护配置,我干啥就那么拼命呢。时间久了你懂的,搅屎棍++,垃圾数据++!
缺少比较
CMDB维护是一个群体行为,需要团队去贡献数据。然很多CMDB设计的时候,采用了相对封闭模式,自给自足,未能从协作分享的角度去考虑。有些非维护人发现配置的问题,基于沟通繁琐,不主动沟通,导致问题滞后,如果每个人不说也就这样不了了之。
所以我们CMDB从一开始设计就是从人性出发,从用户的痛点出发,围绕怎么整治人性的慵懒,诱发人性的虚荣,引起人性的恐惧,促进与人沟通协作的 交化上来,帮助用户做好人工的配置维护。
基于设计的初衷我们CMDB采用建立配置维护圈、 交协作化的思路,通过文化引导和规范约束结合的方法,促进配置的鲜活、保证配置准确率,激发用户内在动力来做好配置维护。
具体设计如下:
物以类聚,人以圈分:按照业务、配置类型、区域、架构、管理人员等维度建立配置维护圈,通过圈子的建立,使管理目标、资源、行动更聚焦。
老一辈用他走的过路活生生的告诉我们,吃大锅饭行不通的,要致富,莫开大锅饭,分田到户,一家一户,自擦屁股。配置维护一样,但配置维护是小团队(如果团队小,可以到个人)行为,所以需要给每个团队一亩三分地划好,如按照业务系统的架构划分,圈子就会包括该业务架构的所有配置(业务、应用、集群、主机、数据库、中间件等),这样团队自给自足,懒的话,别说饭了,连汤都没得喝了,圈子的划分很好的解决了人性懒惰的天性,自己的责任自己维护!
交协作:共享圈子的数据访问、开放式的评论、点赞、站内信,推动企业内部的高效沟通、协作、分享。
根据配置的创建和变更、评论以及圈子的操作等维度,计算出每个圈子的动态指数,有人爱慕虚荣,爱彰显,自然有人就会心生恐惧,害怕对比,害怕落后,势必会百尺竿头思更进,策马扬鞭自奋蹄!
近来很多企业都在讲自己的CMDB有多么高大上的技术,支撑复杂繁多的场景化功能,但仅仅就人工配置维护这个小功能,又有谁真正的去好好考虑呢BB了这么多,也许不被认同,但是我仅仅希望大家在做产品的时候,能够回归最初,从人性出发,我始终相信好的产品能够解决用户的痛点在于对人性的弱点有着很好的把握,在追逐好产品的路上,我孜孜不倦,与君共勉!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云原生入门技能树首页概览8739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相关资源:3D建模软件(绿色版)_3d建模软件下载-专业指导文档类资源-CSDN文库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