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基础知识
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当物体振动时,会引起周围空气的波动,导致空气粒子间的距离发生疏密的变化,从而引发空气压强的变化,这种变化会传到人的耳膜,再传到人的大脑,人就听到声音了。
物理上,声音有四个基本特性:音色、音强、音高、音长。
1. 声波
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物体振动时,会引起周围空气的波动,这就是声波。最简单的声波就是正弦波,正弦波发出的声音叫纯音。但日常生活中我们听到的大多不是纯音,而是复合音,也就是多个正弦波的叠加(不同频率和振幅)。
2. 声速
声波每秒在空气中传播的距离,单位m/s。声速c受传播介质和温度的影响,常温常压下,声速c和温度t关系可简写为:c≈331.4+0.607t
常温常压下,声速约345m/s。
3. 波长
沿声波传播的方向,声波振动一周的距离,用λ表示,单位m。
波长λ,声速c,频率f三者的关系:c = λ*f。
4. 振幅
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用A表示。简谐振动的幅度不变,强迫振动的稳定阶段的振幅也是一个常数,阻尼振动的振幅越来越小。振幅是表示振动强弱的物理量。
5. 分贝
分贝dB是信 增益或衰减的单位,是描述两个相同物理量之间的相对关系。计算公式:
7. 声功率–声功率级
声源在 单位时间 内辐射的总声能量。用W表示,单位瓦W,毫瓦mW,微瓦μW。声功率大小只与声源本身有关。
9. 响度–响度级
人耳对声音强弱的主观评价尺度,主要取决于声压,也和频率有一定关系。声压越大,人耳听到的响度也就越大,如使劲敲击和轻轻敲击物体。
响度用单位宋song来度量,将1000Hz,40dB的纯音的响度定义为1宋,如果另一个声音比1宋大n倍,就是n宋。
响度级,响度取对数,单位方phon,将一个声音与1000Hz纯音做比较,若两者听起来一样响,这时1000Hz纯音的声压级的数值就是该声音的响度级。例如,某声音和声压级为50dB的1000Hz纯音一样响,则该声音响度级为50方。除1000Hz纯音外,声压级和响度级的值就不等了。
18. 语谱图
用语图仪画出来的频谱图,也叫做语谱,时频图。横轴时间,纵轴频率,平面上用灰度或彩色表示某一时刻某一频率的振幅。
可分为窄带语谱图(窄带滤波器做出的,频率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低)和宽带语谱图(反之)。分析窗长至少应包含乐音的一个周期。
窄的带宽通常300Hz,宽带的带宽一般为45Hz。
具体可点击该文:宽窄带语谱图总结
19. 横杠
对于宽带语图,由于共鸣作用,语音在某些频率上能量较强,表现出很深的横杠,可以根据注音横杠的中心频率位置来分析它的音色特性。
21. 乱纹
非周期性延续音,出现乱纹,虽没明显共振峰,但有能量集中区痕迹,它是擦音在语谱图上的典型特征。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