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交都市”建设发展现状与展望
刘小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副部长
摘要:在全面总结城市公交发展组织保障能力、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出行服务质量、创新发展能力和完备的城市绿色出行体系等 “公交都市”建设成就与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十三五” 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了我国公共交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提出了我国公共交通行业在体制机制、法规建设、服务提升、管理效能、科技创新、监管机制等方面的发展方向和建议。
关键词:公共交通、公交都市、发展现状、发展方向
交通运输部在《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1]中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开展“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截至“十二五”末,在37个城市进行了“公交都市”建设工作。“公交都市”创建城市拥有公共汽电车运营车辆28万标台,占全国总量的45%;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线路99条、运营线路长度3034km,分别占全国总量的94%和95%;公交专用车道长度达5052km,占全国总量的59%;年客运量375亿人次,占全国总量的49%。“公交都市”示范工程已成为推进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2]。
2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面临的新要求
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推动城市经济 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国民经济和 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3]进一步明确了我国 会经济发展战略及目标,对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行业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2.1城市公交的保障能力提升的要求
2.2持续推动公交引领城市发展的要求
“十三五”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加速时期,《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4]明确指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每年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人口将达到1500万人左右,城市发展将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城市交通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应该准确定位,做好城市公交前端规划,避免末端补救。应该将以往城市交通作为配套设施被动适应需求,向主动引领转变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加大研究力度,探索城市公交导向发展模式,建立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协同发展机制,主动引导城市空间布局。
2.3加快提升城市公交服务品质的要求
2.4构建绿色低碳交通体系,努力推动城市交通节能减排的要求
随着城镇化、机动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急剧拉大,居民出行需求迅速增长,日益严峻的大气污染状况和日趋常态化的城市交通拥堵,已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的“城市病”。我国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人口总量大、居住密度高、土地资源匮乏、私人小汽增长速度快等,空气治理压力和城市交通承载能力面临严峻挑战。城市交通必须提升绿色低碳发展能力,充分发挥公共交通的主体作用,大力发展低碳、高效、大容量的公共交通系统。
2.5发挥城市公交的引领作用,稳步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的要求
4 结束语
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公交都市”创建,努力实现城市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供优质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便利群众出行,将对经济 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也将为全面建成小康 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Z]。2011.04.03。
[2]http://www.moc.gov.cn/zhuantizhuanlan/gonglujiaotong/gongjiaods/。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民经济和 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Z]。2016.03.17。
[4]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Z],2014.03.17。
[5]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M],北京:人民出版 ,2016.01。
[6]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等。《关于稳步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指导意见》[Z]。2016.10.25。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Python入门技能树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工具包Scikit-learn212576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