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邢兆雨
Q4.学长拿到阿里的offer后选择读博是出于怎样的考量呢strong>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我能够非常幸运能跟着我的导师学习和做研究。遇见一位好导师是可贵的运气,是一定要懂得珍惜的缘分。相比之下阿里的Offer不是多么重要的事情,暂时不去、之后也可以随时再去;但一位好导师对人的影响是终身的,这样的机会可遇不可求。
另一方面,统计学和其他学科不同,业界对博士的需求也非常高;而从学界到业界像是一条单行道,业界工作后再想念书一定是束缚重重,那时要面对的利益考量的抉择很难像现在这么简单。我属于没特别想清楚自己人生最终理想的“半瓶水”,读博是一场修行,也是给自己多一些时间来思考更深刻的问题。
我觉得时间总会过去的,这4年你是工作、是躺平还是在读博,时光终会流逝、我们终将成长。很多人会说读博浪费4年,但我觉得这只是你选择未来4年怎么过而已,是以再不会有的学生身份、亦或是 会人身份。我没有太多的负担的感觉。
Q5.学长想对犹豫是否读博的同学说些什么嘛会推荐大家读博strong>
每个人的境遇和禀赋是不一样的,读博这件事一定要自己来思考和权衡。我想如果还在犹豫是否读博,这样的同学大概率和我一样,不是天赋型的科研选手。我仅从我的经验出发尝试着给出一些可以着眼的角度:
一是自己未来四五年是否会比较需要钱,这其实挺重要的。如果能申到国外的全奖博,一般可以滋润生活还有所盈余;而国内读博通常比较清苦,通常情况下只能是“拮据一些能够勉强自立”的处境。
二是自己读博的专业是不是必须留学界。如果这个专业读博是“到黑一条路”的开端,选择的时候要格外慎重些。如果后期转头有太高的沉没成本,可能需要在很早期就非常明确自己未来的追求再选择才比较稳妥。
Q6.想问下学长本校的保研和读博的优势有哪些strong>
其实留在本校一路念上来,还是有不少优势的。
最主要的是环境熟悉,这其中包括生活方面的熟悉和学习上的熟悉:生活方面的熟悉可以节省很多精力,比如不需要太操心搬寝室、走手续、调档案之类的杂事儿,想要学习或放松休闲也知道哪里最适合自己,求学阶段的转换不会伴随太多事务与习惯上的割裂,还是比较省心的。学习上的熟悉主要是对于学校课程安排、规章制度的熟悉,相对来说学业也更平滑:本校本硕博的课程设置是一体的、衔接得比较好,不需要额外地去补课就能比较轻松地跟上研究生课程;对于类似讲座这些制度也知道“坑”在何处及如何规避。再一个是在考研、保研、选导这些方面,本校生源还是有一些先天优势的。
其次,我觉得厦大对学生是真的蛮好的,“这种好是不去别的大学念书感受不到的”。如果望上弦晚霞慢跑与步湖畔喂鹅的日子令你留恋,留下来也一定不会厌倦。
厦大痕迹
爱好
尾声
破阵子·久雨
邢兆雨
初喜银丝微润,
哪堪久雨未晴。
金乌隐云翳不散,
寒兔悬湿冷暗侵。
香残倦眉颦。
暂饮三杯暖酒,
一任波骤风急。
壮思胡言今古论,
逸兴弄弦疯颠音。
莫道秋满心。

干货学习,点赞三连↓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云原生入门技能树首页概览8992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