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班级学科均量值意义及计算方法简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班级学科均量值意义及计算方法简介
一、什么是均量值
均量值是在一定范围内,以某次质量测试成绩的全部数据为统计对象,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其划分为5个不同的等级,再赋予其不同权重,然后根据特定的公式计算出一个分值,这个分值就是均量值。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均量值=[A级人数XXXXX6+B级人数XXXXX4+C级人数XXXXX3+D级人数XXXXX1+E级人数XXXXX(-1)]XXXXX总人数
A、B、C、D、E五个等级的比例可设为15%、25%、30%、25%、5%。假设被检测人数为200人,那么五档人数就分别是30、50、60、50和10人,然后依据这个人数来划定各档最低分数线。实际操作时,这个比例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一般情况下,均量值在3左右。在全校范围内,就某一班级而言,大于3为好,小于3为差。
二、引入均量值的原因
(一) 原有统计指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我们贯常采用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的技术手段主要是统计平均分、分数段、最高分、最低分和标准差五个指标,然后根据这五项指标来分析教学得失,评价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措施,奖惩先进和落后。但是这些指标量除标准差外,都是一些绝对量,具有静态特点,数据容易受试卷难度起落的影响。缺乏动态的优势,不利于进行横向的跨年级、跨学科比较,难于对同一群体学生不同阶段的成绩进行比较。同时,平均分与标准差容易受极端数值的影响。如果某班存在一名成绩特差的学生,那么该班的平均分就会受到很大影响,他(她)一人拉下的分数很可能需要许多个优良生的补贴。并且,对于平均分原本就比较高的班级来说,使平均分再上升几分是比较困难的。而对于平均分原本就不高的班级来说,使平均分提高与前者相同的分数则相对容易些。显然,在这两种情况下,以平均分来衡量教师教学绩效的标准,会导致教师产生不公平的感觉,从而出现去激励的现象。
(二)均量值在教学管理中的优势作用
均量值是一种相对的统计量,是一种在同一时间上、某一范围内标明各部分彼此间相对位置的统计量。因此它不受试卷难度起落和不同学科特点的影响,能够进行不同学科间和不同年级间的比较,也能够对同一群体学生不同阶段成绩进行比较。这是均量值相对于平均分的优势。
1、均量值有利于进行学科间的比较
由于受不同学科特点的影响,不同学科的考试平均分缺乏可比性。通常情况下,不同学科间的比较都是用各学科的均分在年级里排名来进行的。但这种比较线条较粗,数值变化较大,往往会放大各比较量之间的细微差距。例如:某班语文与数学的均分在年级里排名都是第一名,但可能语文的第一名分数比第二名分数高出很多,而数学的第一名分数与第二名分数相差很小。引入均量值后这一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因为均量值的反应比较灵敏,易于看出各比较量之间的具体差异。
2、可以对同一群体学生不同阶段成绩进行比较
由于受试卷难易度的影响,不同时间段的考试均分缺乏可比性。例如:某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和本学期末考试的数均分都是90,但这并不能说明这个班数学学科在两次考试中处于同一水平。引入均量值后,这一问题就可以得到较好解决。
3、有利于更科学地计算推进率
比较有效地测量出一个班级在不同教师教学之下成绩发生变化的情况,也就是推进率的问题,是教学管理上一直想解决而又感到比较困难的问题。以不同阶段考试的均分来考察两个班教师的教学推进情况,往往会出现有失公平,挫伤教师积极性的现象。因为同样都是均分90,但一个班是由85分升上去的,另一个班却是由92分降下来的。利用均量值来计算教师教学的推进率就可以避免这一问题。具体做法是:
推进率=(本学期均量值的平均值-上学期均量值的平均值)XXXXX上学期均量值的平均值XXXXX100%
一般情况下,推进率数值越大越好。推进率为0,表明班级教学维持原有水平;推进率大于0,表明班级教学水平呈上升趋势;推进率小于0(为负数),表明班级教学水平呈下降趋势。
实践证明,推进率的计算值与教师教学的实际情况非常吻合,而且反应灵敏,数值大小比较适中,广大教师乐于接受。
三、使用均量值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均量值、推进率要与平均分、标准差等统计量结合起来
均量值、推进率、平均分、标准差等统计量各有特点,在教学管理上各有其相应的作用。平均分是一个衡量趋中程度的统计量,它可以促使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全体,尤其是学差生的学习;标准差是一个衡量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标准差越大,就说明学生之间的差距就越大。关注它,有利于减少两极分化的现象出现;均量值是一个标明某个成绩在一定范围内的相对位置的统计量;推进率则是一个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进步程度的统计量,它与均量值一样,都是有助于教师和学生争先进位意识养成的统计量。这几个统计量要在管理中结合使用,形成一套有效的“组合拳”。这样可以扬长避短,取得最佳的效果。反之,如果单一使用某一种统计量就会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如:单一使用均量值时,对于一个处于下表中E等的学生来说,他考0分和考69.5分在影响均量值的作用大小上是一样的。这会导致某些教师产生“特差生辅不辅一个样”的想法,从而忽视对学习特困生的辅导。如果我们同时以平均分来考察教师的教学,那教师就不会无视0分和69.5分的差别。
四、计算均量值的技术
考试分数的统计和均量值的计算都是在计算机上使用Excel软件来完成的,具体步骤如下:
(一)计算均量值
1、将某次考试成绩以学 的顺序输入计算机,制成Excel电子表格。
2、根据年级人数和等级人数比例计算出各等级人数,利用排序功能,划定各等级分数段。
3、利用分类汇总功能,制出年级和各班等级人数统计表。
4、利用均量值公式计算出各班均量值。
(二)计算推进率
1、计算出上学期和本学期各班均量值的平均值。
2、利用公式计算推进率。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班级学科均量值意义及计算方法简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相关资源:陈式太极拳教学软件+注册机1-专业指导文档类资源-CSDN文库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