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改进领域热点话题(二)日企视角的软件过程改进

话题(二)日企视角的软件过程改进(发言人:申剑飞)

这个问题提得比较有意思,也非常有意义。

有意思的是: 我们在一起搞了这么多年的软件过程改进方面的推动活动和工作。对这个核心的根本性问题,难道没有讨论过说还没有形成了某种基本的共识pan>

有意义的是:王秘书长敢于直接了当地提出这个根本性的问题,他一定有自己的相当的理解和认识,但是没有先抛出自己的观点来,而是让大家来说,一定是想看看我们这些人到底是怎么理解和认识的。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思考过这个根本性的问题。其实这个很不奇怪,比如说,虽然我天天在做软件开发的Business,但我就从来没有思考过,到底是 会主义好,还是资本主义好要让企业活着,并让企业中的每个Stakeholder能活得更好一点,就是我现在的全部想法。扯得有些远了,言归正传,我抛出自己的砖来吧。

1)自己就软件过程改进曾经说过的话——我在CSSPI年会演讲,和企业内部都讲过这么一句话:“过程改进的最高境界是:过程改进的意识和思想能融入组织中的每个员工的血液中”

2)上面提到的问题,我收敛一些,我们探讨SPI=Software Process Improvement,而不是所有领域的过程改进。

3)由于软件产业也就是90年代进入蓬勃发展期的,所以SPI的概念也就是90年代初才被提出来讨论的。

这个我有一些材料能辅证。以前我和居教授说过——我的最大优点是会日语,日本政府所属的IPA2003年对日本各企业的SPI情况进行的调研 告。在该资料中有以下论据或者判断:

-SPI的摇篮期是90年代初。(SW-CMM V1.0还没有正式发布前的征询意见期)

经过近10年的SPI实践活动,到2000年之后才形成了几个SPI标准化模型。

4SPI模型标准化是2000年之后的事情,有哪些模型呢pan>

日本提了四个:ISO9000ISO/IEC15504SW-CMM和CMMI。

另外,也提到了在美国还有BootstrapTrillium

这两个东西,我是一窍不通。国内的专家之一可能是左天祖先生,他的一篇文章中介绍了一点Bootstrap的内容。

5)我对模型的理论性学习是比较差的,我的”导师“曾经考过我一个问题,”请说出一个你所知道的SPI模型span>

我回答:CMMI

导师说:错也!

我(糊涂):是吗答案是pan>

导师说:准确说是:IDEAL模型

我:噢span>

可惜我当时没有细问我的导师问什么,只好自己琢磨到今。

不过越想,越觉得我的导师是”大师“。虽然舆论都说CMMI是过程改进模型,我自己认为,其中的IDEAL模型才是SPI的核心所在。确实在日本某个企业中,他们的企业没有引入CMMI。但是他们要搞SPI,所以引入了IDEAL

过程改进领域热点话题(二)日企视角的软件过程改进

6)上面谈的是组织级的SPI模型,如果下放到团队级,项目级。

这样的模型(或者说手法)就太多太多了。或者说,针对导入SPI手法,希望达到的目的不同,又有很多很多的演变。比如,从提升企业的组织成熟度角度看SPI模型,有上面所列举的东西。如果从解决某个具体项目,具体团队的问题着手,其采用的SPI(或者PI)手法又有很多很多。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特意的手法,我坚信!比如我的企业中,有SWQC手法,就是一个挺了不起的东西。(在日本的SQuBOK中有提及)

7)最后,我用自己的心得来回答”什么是软件过程改进件过程改进就是一个组织为了提升它的软件生产力水平,而对其软件过程进行的所有改进的努力!这种努力包括思想意识,工程模型,开发规程,技术工具,员工培训等各个方面。

  • 话题(一)什么是软件过程改进
  • 话题(二)日企视角的软件过程改进
  • 话题(三)持续改进,追求卓越,永无止境
  • 话题(四)CMMI视角的软件过程改进
  • 话题(五)通俗理解的软件过程改进
  • 话题(六)谈点俺的元模式
  • 话题(七)过程改进的实质就是IDEAL
  • 话题(八)必须要说几句……
  • 话题(九)中国的过程改进之路
  • 话题(十)未来的一个动向是简单化
  • 话题(十一)创新的话题

止于至善的博客 http://tyou1215.csai.cn/

相关资源:对日软件外包开发质量探讨.pdf-互联 文档类资源-CSDN文库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6年10月6日
下一篇 2016年10月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