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与汽车芯片

智能驾驶与汽车芯片
参考文献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RCZclCMIeZszNUNMoC5xA
https://mp.weixin.qq.com/s/ljkKmG1jyyFUDmmn3obaTg
城区领航辅助驾驶大战,谁能率先落地r> 7月4日,城市NGP工程测试版穿越广州闹市区,全程26公里0接管。
几天前,驾驶着P5在广州街头,从总部到广州塔,开启NGP走完全程。这则视频一出,戳中了自动驾驶嗨点,何时真正落地城市NGP也备受众人瞩目。
城市NGP(Navigation Guided Pilot),即城市智能导航辅助驾驶,可在城市内道路实现L2+自动驾驶功能,基于用户的导航路线,实现从A点到B点的辅助驾驶。在整个行驶过程中,车辆可以自主感知、自主规划决策,辅助驾驶员完成安全的行驶任务。此前,该功能已经在高速路上开通,今年将迎来城市内道路的使用。
对这项功能,每家车企的叫法并不相同,但实现场景和功能趋于一致。目前长城、自研进度略快一些,即将落地。此外极狐、蔚来、理想也公布了辅助驾驶路线图,这场加速赛谁会第一个撞线r> 长城(毫末智行NOH)

6月24日,公开一段城市NGP功能的体验视频,全程17公里49分钟,主动接管一次。尽管本人觉得该功能有时候好像“见了大人的小朋友”,但汽车认为该功能在行业内没有对标,吴新宙称未来可能直接对标L4自动驾驶公司。
汽车发布一季度财 时,宣称获得相关主管部门的审批后,计划于今年二季度末在首批城市推出城市NGP。
但目前该功能还未落实到用户的车上,搭载这一功能的新车G9在8月启动预订,9月上市。这个时间比极狐阿尔法S全新HI版宣布的时间稍迟。
极狐(NCA)

蔚来的智能导航辅助驾驶系统是开通时间最早的,随着ET7交付,将在后续推送NOP+,预计年内实现在部分地区开始提供点到点的自动驾驶订阅服务。
蔚来计划在2022年第四季度开始NIO自动驾驶(NAD)的订阅,并为多样化的驾驶场景推出更多解决方案,预计NIO自动驾驶系统(NAD)将成为蔚来汽车新的竞争优势之一。
理想(自研NOA)

三季度,落地城市智能导航辅助驾驶的关键期。为了实现该功能的落地及后续使用,车企间做了不同的策略选择。
极狐表示,8月上海、深圳两地率先享受基于高精地图的高阶智驾体验,9月,北京、广州开通高精地图后也可上线该功能。
这意味着城市智能导航辅助驾驶系统的真正落地,还要看各个城市的高精地图许可资质,例如北京地区受制于地图测绘相应法律法规,不包含五环内的高精地图信息。
但是,毫末智行出了一记奇招。毫末HPilot3.0通过学习模型及数据训练可以提升车辆自身的感知能力和决策能力,从而不那么依赖于高精地图。“重感知、轻地图”的方案致力于把单车智能水平发挥到极致。
另外,不远的未来,城市辅助驾驶功能在没有高精地图的车上也会兼容。
(二)硬件水平
城市智能导航辅助驾驶功能的硬件决定了软件的上限,硬件配置上,几家车企略有差异。

截至6月13日,毫末智行公布辅助驾驶的用户行驶里程已突破1000万公里,其中,用户单次辅助驾驶行驶里程最高达393.4公里。搭载毫末 HPilot 的乘用车已行驶在中国339个城市。
截至4月30日,高速NGP累计行驶里程2628万公里;智能辅助驾驶累计行驶里程 1.8亿公里。
截至5月21日,蔚来中国用户累计使用NIO Pilot行驶超过4.18亿公里,使用NOP累计行驶1.58亿公里。
截至6月底,理想高速NOA上线半年多,累计行驶里程超过2462万公里,辅助驾驶里程超过2.9亿公里。
极狐阿尔法S全新HI版提供的NCA系统是首次露面,此前没有相应的数据。
由于系统推出时间不同、车型销量不同,数据量存在一定差距。不过,随着自动驾驶精准进化,数据“优”大于“量”,有效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才能真正反哺技术。
车云小结
剧透的内容已经够多,到底是谁先拉开大幕还是充满悬疑。
城市道路场景的复杂度对自动驾驶限制很大,在多变的道路上保证行驶安全是智能导航辅助驾驶系统落地最大的挑战之一;其次,该功能可以为人类司机解决多大的需求,如果智能化的表现反而是“降智”的,那么应用意义并不大。
既要有稳重的手法,又要有聪明的大脑,双重挑战压在车企身上。
重压之下,车企的硬件配置规格加大,为功能升级做冗余,但单纯堆料并不被看好,结合成本等因素,能将硬件基础与软件能力充分叠加最为主要。
谈到,城市辅助驾驶一定是个挑战但这是一个过程。
无论如何,城市智能导航辅助驾驶落地的时间正在倒数,这一功能是向自动驾驶升级的通道,是实现完全自动驾驶的必经之路。
2022年是城市智能导航辅助驾驶落地元年,文中五位主角激情演奏自动驾驶前进曲,今年三足鼎立的局面即将拉开,理想与蔚来也在不远的地方,第一梯队的的划分已经显现。
地平线征程5:一颗可成长的芯片是如何做到的r> 国产大算力芯片量产在即,地平线扛起这把大旗。
地平线“征程5”是专为高阶智能驾驶打造的AI芯片,也是率先实现前装量产的国产百TOPS级大算力AI芯片。2022年内完成全部车规可靠性与功能安全相关认证,正式达到量产水平,并将在四季度在SOP。
在近日的技术日上,地平线分享了征程5芯片的出生日记。
做什么支持数据驱动的专用芯片
按照高阶自动驾驶的发展需求,大算力芯片上车迫在眉睫。

其中,最能反映AI芯片真实计算性能的是FPS。黄畅解释道,当架构锁定、算法锁定的时候,软件架构还可以持续的改善,编译器还可以持续地把同一个算法在同一个芯片上通过编译、拆解、重组,部署,这就是软件计算架构的变化。
地平线征程5通过与英伟达Xavier性能对比,可以达到后者的9倍,而Orin的性能是Xavier的3.3倍,这意味着征程5 算力虽然不如英伟达Orin大,但性能却比它要强很多。

征程5是具备量产成熟性的百TOPS大算力AI芯片。地平线智能驾驶产品线产品规划与Marketing高级总监吕鹏表示,“除了芯片以外,地平线还有完整成熟易用的开发环境和后续的生态落地环境,也有相关的闭环验证系统,可以帮助我们的客户和车企达成非常好的交付表现,用户体验是最终市场检验你成功的最重要标志。”
自动驾驶是一个资源消耗非常大的工程,作为一个平台要能提供丰富的服务合作方,构建繁荣的生态系统,才能给客户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服务。
小结
为自动驾驶而打造的AI芯片未来需求猛增,瞄准这个变化,地平线从性能出发,打造可升级的软件架构,使原本无法更改的芯片变得能自我进化,硬件不变的条件下,芯片性能还可以再生长。
从芯片到一整套开发环境和服务体系方案的提供,包括本土化的服务和支持,会让车厂更乐于接受地平线。定位于Tier2,地平线通过芯片+工具链和平台构建合作伙伴生态圈。
既可以提供芯片、开发工具链、训练平台给Tier1,再由Tier1把智能驾驶的软硬件系统给OEM;也可以提供芯片硬件的参考设计给硬件厂商;还可以提供参考算法开发版给软件企业。
这种看似分散的方式实则给了合作伙伴极大的自由度和选择权,只有给客户带来最大的价值,客户最终才会带来更好的商业回 。
征程5基于以上的认知和行动而诞生,并提前锁定大算力芯片的决赛席位。不过地平线称,这不是一场不战而胜的比赛,真正在量产决赛上见分晓前,每个环节都是作为一家AI芯片公司必经的考验。

参考文献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RCZclCMIeZszNUNMoC5xA
https://mp.weixin.qq.com/s/ljkKmG1jyyFUDmmn3obaTg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7月22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2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