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跳动的真实工作体验

大家好,我是皮汤,是今年的校招应届生,同时也是字节教育的一名前端工程师。从 3 月底入职到现在也有差不多 6 个月了,这 6 个月我也逐渐适应了字节跳动的工作、生活方式,这也代表着从学校到职场的一些转变,我感觉可以把这些内容分享出来,希望能够给到想了解的同学一些帮助。

在准备面试前,我对字节的印象是有几个流弊的产品,如头条、抖音等,然后推荐方面特别厉害,注重算法考核等等,但是相比其他大厂,如腾讯、阿里,可能积淀没有那么浓厚。比如蚂蚁那边的体验技术部在开源方面有着诸多成功的实践,腾讯的 AlloyTeam 也经验丰富,产出惊人,而在我所在的领域里,字节在开源、技术输出、团队品牌输出方面确实比较贫瘠。

就像后来我深入了解字节跳动使用的目标管理工具 OKR 的内在含义:“OKR 就像是一群人被困在了一个荒岛上,领导者并非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逐级向下分工来完成荒岛逃生,而是首先激发大家对于征服大海的渴望,向大家描述宏大的愿景,然后指定高挑战的目标,让成员自发思考对齐以完成最终荒岛逃生的目的”。

吃完饭之后回到工位,去零食盒拿点零食,开始收收心准备调整姿态进入工作状态了。

据说是为了让同事在交流时能够更加顺畅,因为距离更近…(你懂的)

员工关怀方面,字节办公楼里也有健身房,乒乓球、桌上足球等设施,楼下有合作免费使用的游泳馆,可以在工作繁忙之余去锻炼一下身体,可持续发展。

同时字节是一家注重反馈的公司,强调 More Context,Less Control,希望有很多的信息自下而上涌现,所以在每个工位前、每个饭桌上、每个健身器材上都会贴上反馈二维码,可以直达飞书(字节研发的办公软件,目前已经开放外界使用)对应的反馈值班 ,与对应的负责同学直接交流,解决你的问题。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公司的饮料机里面之前一直有红牛,然后偶然的一周没有了,于是我扫描了饮料机上的二维码,进入了飞书值班 反馈群进行了反馈,马上得到了积极答复,并在第三天就重新上架了红牛。

第二个月你才会真正参与到实际的业务中,面对头几个业务需求,在技术选型与调研、时间排期上是最难以考虑的事情,特别是之前在学校里单兵作战搞项目的,会尤其乐观,2周的工作量排期1周,但是在字节正规流水线下,需求需要经历 1稿、5 稿、9稿,然后经历技术评审,才会进入到研发周期,研发完成之后还有联调、测试,之后还需要将代码上到测试环境、线上小流量和正式的环境,甚至在这之中还可能需要在正式环境上灰度发布观测效果。因为产品会对开发效果吹毛求疵,设计和动效也会参与走查,联调方还可能 Delay,所以你发现 1 周有时候根本就不够用。保证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确实是严酷且标准的流程化。

因为在整个研发的生命周期会需要使用到很多种工具,而工具本来也是研发出来的,相关的 BUG、问题、宕机也时有发生,所以为了将问题直接反馈给工具开发者,字节内部有一种广泛使用且长期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那就是 oncall 机制,在字节你基本上在任何内部的 站、系统、工具上都会看到 oncall 按钮,甚至基于 oncall 出了一套完整的反馈、拉群、数据分析、提醒机制,以保证新系统的无痛接入。通过 oncall 机器人反馈问题,如果是过往已经有的问题就可以直接拿到答案,如果是未知的就会建群,把相关负责人拉入进来进行直接交流、开会快速处理。正是这种直面反馈,快速迭代改进的机制造就了字节如今快速发展的模式。

早上 10 点到10点半左右到公司,中午 12 点吃饭,12点到2点是午休时间,下午2点到7点工作时间,3点半左右会有下午茶,每天都会不一样,有鸡翅、椰子冻、关东煮等等,应有尽有,晚上9点左右可下班。

虽然一天实际工作时间大概只有 8 小时,但是就是在这 8 小时里面,会经历各种残酷的战斗。

下午从 2 点开始,通常可以写 2-3 小时代码,在中间通常会插入各种会议,比如班车会议、BUG 相关,还会涉及要需求排期,提测相关的内容。

晚上的话基本上是专心写代码与学习的时间,大致是从 7 点半到 9 点,这段时间是心流时间,可以专心研究业务中的问题以及规划自己的技术学习。

上述只是大部分正常的时候的工作节奏??。

成长与沉淀

来到字节的人可能多种多样,你可以看见哈佛、清华等名校毕业的同学;也可以看到那种虽然学历不好但是技术实力贼强的同学;你会遇见优秀的产品,也会遇到差劲的产品,前者往往能让你有条不紊的迭代业务,后者通常是你加班到深夜的根源;同时你也会发现,名校毕业、状元出生的一些人,可能拿了不错的待遇进公司,但是一进入公司就像断线了的风筝,没有一个可以按部就班拿捏的准绳了,所以往往研发效果不力,学习速度不明显。

造就上述的原因多种多样,公司发展好,潜力大;公司非常自由;公司非常开放等等。所以进入到字节只是拿到一张开始下一场打怪升级路的入场券而已,就像人生是一座绵延不绝的山峰,进入某个阶段可能只是攀登到某个小小的山脊,留给你的还有更广阔的山脉等你去探索。

合理运动,保持精力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字节是很 Open 的,所以下午你可以抽点时间去健身房运动,跑个 2 公里,拉伸拉伸,保持身体时刻处于一种放松状态能承接大压力。

上述的一些总结,我在入职两个月左右也写成了一篇文章,后续会陆续发出来,名字叫:“平台是公司给的,成长是自己的”。敬请期待??。

在更大范围内寻找最优解

做好业务只是本分事情,身处一个团队里,如何推动技术建设、增强团队氛围也是一个需要着重考虑的事情。在我们团队里,每周会有技术分享,所以尝试主动学习,思考并在双月产出一份优质的技术分享文档是非常重要的,如我自发研究 Vite 构建工具并产出了一篇文章:下一代前端构建工具 – Vite 2.x 源码级分析, 这个不仅能够推动其他同学加强自身分享的积极性,还能为之后的绩效评比、升职加薪甚至是 Leader 重视都提供一个参考。

从业务中来,到业务中去。尝试在平时的业务开发中,能够提炼一些通用的业务点或技术点,做出自动化生产方式,然后推动产品、测试去使用,及时评估收益,推动整体业务提高效率,比如一些可能会影响联调效率的一些依赖,可以抽成 iframe 的方式去建设。

而推动上述事情能够实现的因素之一就是字节扁平的职级、以 OKR 为目标管理工具导向的工作方式、不讲 Title 的自由氛围,这也是吸引大多数有志青年加入字节的原因之一。

而 OKR 最令人惊讶的一点就是它是完全开放的,因为你要有对齐这一过程,所以你几乎可以看到全公司所有人的 OKR,除非他/她设置了隐藏,这几乎就是一座宝藏啊,你可以看大佬是如何写 OKR,如何规划业务进展,以及业务发展的整个生命周期是怎么样的,从而无形中学习到一些宝贵的经验。

写在最后

字节跳动的真实工作体验

??/ 感谢支持 /

以上便是本次分享的全部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_

喜欢的话别忘了 分享、点赞、收藏 三连哦~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9月14日
下一篇 2021年9月1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