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021中国农业生产数字化研究 告》,当前数字化技术在中国农业生产环节的应用处在应用期向发展期转变的过程中,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5S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已经比较成熟,大数据和云计算应用较为广泛,处于快速发展期;AI、物联 已经进入农业领域,在农业生产中逐渐应用起来。目前,数字技术在产中的应用,已经实现大数据生产监测、无人机植保、精细化养殖、产量预测等。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 、人工智能等新数字技术在农业产业全链条上的运用,农业机械化水平、生产效率不断提升,以智慧农业为核心的新一轮农业革命正如火如荼。尽管智慧农业发展还存在障碍,未来农业依旧让人充满想象。
政策红利加速智慧农业发展
中国14亿人口,每天一张嘴,就要消耗70万吨粮、9.8万吨油、192万吨菜和23万吨肉。用7%的耕地养活20%的人口,让14亿中国人到点开饭,中国为何能有这样的底气和实力中科技的贡献功不可没。
智慧农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抓手,宏观层面的鼓励和利好,带动了一大批科技企业投身智慧农业,从产到销的各个环节,都涌现着它们不断创新的身影。越来越多的科技初创公司涌入农业大数据市场,获得资本青睐。2022年2月,农村产业互联 平台汇通达 络IPO获投22亿港币。2021年3月,致力于构建无人化农场的极飞科技获得3亿元融资。
贯穿农业产业全链条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 、人工智能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运用,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信息化技术正在全面赋能农业细分行业。种植数据开放共享、养殖技术线上指导、产销双方线上对接、农机作业数字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种业、农机装备、农垦正全面深度融合应用,实际上已将触角伸向农业产销全链条。
农业产业链条,本质上也是“产”和“销”,研发生产端包括种业公司、农药公司、设备公司、研发机构等,它们把生产原料和工具卖给种植户。种植生产端的农户买入这些原料后,开始种植生产农产品,再卖给批发商,通过运输物流到达终端市场。
在中国农业大学李道亮教授的定义中,农业4.0指的是智慧化农业,利用多种设备获取相应的数据,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生产,将各个设备获取的数据打通,进行资源整合,实现无人化生产。
实际上,智慧农业的本质是利用“数据+算法”加速农业的智能化生产、 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进而实现效率提升和成本节约。这将逐步改变传统农业重化肥农药、分散式小农的特征,促进农业产业绿色生产,以智能化应对劳动力结构性挑战提供可行的发展途径。
无人化春耕初现雏形
进入农历二月之时,一场从南到北的春耕画卷,就已在慢慢展开。搭载北斗系统的播种机、插秧机、植保无人机、农业大数据管理平台等数字化新农具在各地农村为夺取夏粮丰收贡献着力量。
01
屏幕上的春耕
时值春分,农田里的麦苗早已没过脚踝,江苏的春耕已有条不紊的展开。在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农业管理者们利用数字农业综合服务平台了解全域春耕开展情况。该平台由佳格天地打造,集合了遥感、GIS、物联 、深度学习、大数据等信息技术,集全产业链数据汇总、统计、分析、展示等于一体,可实现综合指挥调度。
“简单来讲,遥感技术就是把摄像头搬到天上去。”北京佳格天地科技有限公司CEO张弓表示,农业生产的关键节点包括春天播种、出苗以及起初生长等情况。据张弓介绍,近期佳格天地还推出了“春播稳产大数据决策指挥平台”,融合了卫星遥感、气象等多类数据,从春播适宜性评估、气象风险提示、作物长势监测等角度为粮食及油料作物的生产提供数据支持与服务,从而助力保障粮食安全。
不过想要实现无人化春耕,还需等待时日。因为对农户来说,快速迭代的植保无人机,带来了不少技术学习和成本的压力。这也是其它智慧农具所面临的普遍问题。
更何况农作物耕作的全程机械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机具选型、农艺配合、土地规模、经营体制、人员培训、技术推广等各个环节,不少环节领域还有待数字技术突破。
“农业全过程机械化会实现的,春耕无人化慢慢也会实现的,但是它们都需要有一个技术不断积累、进步的过程。”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究员兼水稻专业组秘书长张文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达了对技术发展的乐观态度。
挑战与机遇并存
即便目前有大量智慧农机不断涌现,从产到销每个环节都有科创企业投身其中,但由于农业整体数字化发展水平依然滞后于工业和服务业,我国智慧农业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面临诸多障碍。
问题聚焦于不少经营主体对新的智慧农具抱有“不想用”、“不会用”、“不敢用”,及部分关键技术“卡脖子”几点上。
经营主体不想用。据《中国智慧农业发展研究 告》,当前,“大国小农”仍是国情,全国小农户数量占到农业经营主体98%以上,小农户经营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0%。小农户存在对传统生产方式的路径依赖,导致“不想用”。
部分数字工具不会用或用不了。拿植保无人机来说,技术更新速度快,系统之间不兼容,经营主体学起来有难度。另外,许多乡村农业产业数字化基础较薄弱,技术、技能等方面存在较大短板,导致不少农村还没有条件用上高科技。
越来越多数字科技企业正驶向新农业的星辰大海。面朝黄土,躬身耕作,老一代农民在田间劳作的苍老身形,也终将成为历史的远影。
文:欧文 / 数据猿
《2022中国企业数智化转型升级服务全景图/产业图谱1.0版》
《2021中国企业数智化转型升级发展研究 告》
?? 创新服务企业榜???
? 创新服务产品榜
? 最具投资价值榜
? 创新技术突破榜

☆条漫:《看过大佬们发的朋友圈之后,我相信:明天会更好!》
联系数据猿
北京区负责人:Summer
电话:18500447861(微信)
邮箱:summer@datayuan.cn
全国区负责人:Yaphet
电话:18600591561(微信)
邮箱:yaphet@datayuan.cn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Python入门技能树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工具包Scikit-learn213231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