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性感舞 短视频平台青少年防沉迷模式仍有“坑”

4月27日,将抖音调至“青少年模式”后,林慧(化名)将手机递给了在一旁等待已久的女儿,她不忘叮嘱:“只能玩30分钟。”

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短视频,国家 信办指导组织“抖音”“快手”“火山小视频”等短视频平台试点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据了解,预计今年6月在全国主要 络短视频平台全面推广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

西瓜、美拍不主动提示青少年模式

“平台根本没提示上线了类似防沉迷系统。”4月19日,34岁的马静(化名)表示,“要不是朋友提及,根本不知道还有这个功能。”

根据《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 运用和阅读实践 告(2017-2018)》显示,未成年人首次触 年龄持续走低。截至2017年底,7岁(学龄前)儿童触 比例达到27.9%,10岁前儿童触 比例约70%,而小学生“拥有自己手机”的比例达64.2%。

据中国互联 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 络发展状况统计 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短视频用户规模达6.48亿,其中大部分为青少年用户。《中国青少年互联 使用及 络安全情况调研 告》同样指出,如今短视频作为青少年娱乐休闲生活的新方式,有20%的青少年“几乎总是”在看短视频,“每天看几次”的也接近10%。

“孩子手机上装满了各种短视频软件。”马静说,“我们也希望能对玩耍时间、观看内容作出设置,但并不清楚该怎么操作,很多平台根本就没有提示。”

“很容易就忽略了,等孩子要玩手机的时候,会选择关闭选项或者点击不开启。这就很难起到监管保护作用。”马静说。

快手同样在其青少年模式中标出了每天使用时长不超过40分钟,晚上10点至早上6点无法使用快手的提醒。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5家短视频平台都需要用户自主选择是否进入“青少年模式”。这意味着,在没有家长监护的情况下,未成年人完全可以选择不进入“青少年模式”。另外如果用户退出登录以游客身份进入,也可以无需选择启用哪种模式,随意浏览平台内容。

快手此前曾回应媒体表示,将持续进行弹窗提示,引导监护人及青少年进行选择;对于未经监护人设置的青少年用户,系统将通过技术手段进行筛选甄别,并自动切换到“青少年模式”。而抖音相关负责人也对外表示,系统将通过相关技术手段识别疑似未成年人用户,并为其切换“青少年模式”。

抖音、快手向青少年推送内容含广告链接

4月21日,刚在淘宝下单一套儿童画笔的肖飞(化名)一脸无奈:“孩子看到抖音上的推荐,闹着要一套。”

这不是7岁的女儿第一次通过抖音的“推荐”看中东西了,此前也让他买过铅笔、画纸等多款商品。

据抖音有关负责人表示,平台对“青少年模式”下的内容丰富度及数量级均进行了扩充,在青少年课程知识、科普类等教育益智性方向基础上,增加了生活实用技能、正向休闲类等寓教于乐的精品内容。

快手曾对外称,平台通过精选内容池向青少年推送包括音乐、书法、绘画等教育类内容,以及展示大好河山、风土人情等适合青少年年龄阶段的内容。

“青少年登录平台所能够接触到的内容库是相对有限的,相当于是每一个平台都给青少年用户划定了一个相对有限且健康优质的内容选择清单。”田丰表示,“当然这个清单内的内容并不一定是未成年人喜欢的内容。”

多家平台内容不宜青少年,火山搜出“摸胸舞”

sisi说,“很多同学找到类似视频后都会相互发给同学看,有时候甚至会私下交流哪些更‘刺激’。”

事实上,短视频平台充斥擦边球内容一直被外界诟病。早在2018年三四月份,央视《新闻直播间》就曾多次 道短视频平台上“未婚妈妈”等乱象视频,并点名相关平台方。

2018年5月,抖音也曾针对色情低俗、垃圾广告、内容引人不适和涉嫌违反法律法规等,累计清理过26356条视频,6989个音频,永久封禁21786个账 。

家长支持上线防沉迷系统,效果如何更好?

几天前,王磊(化名)反复考虑后,决定关闭青少年模式,“还是让孩子看自己喜欢的内容吧,至少清楚他在干吗。”

此前王磊同样对儿子手机里的多款短视频平台设置了青少年模式。很快儿子对短视频失去兴趣。“每天刷的内容无非都是写字、画画、折纸等大同小异的内容,看久了没什么意思。”儿子对王磊说。

原本以为起到防沉迷效果的王磊意外发现,儿子手机中多了些此前从未出现过的游戏以及 交软件。原来在现有的短视频平台上找不到他想要的内容后,儿子开始通过APP市场下载另外的游戏,“感觉他到更有风险的空间中,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上海的张虹(化名)有着同样的焦虑。10岁的女儿此前每天只是热衷刷短视频玩,但如今兴趣逐渐转移到手机游戏上。

据媒体 道称,在 信办组织短视频平台试点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时,拟于今年6月在全国主要的 络短视频平台全面推广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欲形成统一的行业规范。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防沉迷系统的上线,是国家层面保护青少年的一种举措。值得肯定但效果可能有限。“这样的防沉迷系统并不少见,比如过去的‘绿坝’系统。”孙宏艳称,“但这些模式都要青少年主动选择才行,如果青少年自己想被管理,系统才有效,如果不想还是没用,就是个摆设,而真正沉迷的往往是那些不想被管理的。”

对于什么才是防沉迷最有效的办法,孙宏艳表示,最主要的是调动青少年自身积极性,让他们能够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这要看成年人是不是起到了正确的作用,比如家长是不是给孩子营造了好的成长环境,以及和谐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中,老师是不是给了学生信心,在学生的生活、学习、成长中遇到问题时,是不是给了一些积极的帮助。“如果未成年人的现实生活很有趣、很有意义,有很多好玩的、很多温暖的地方,他不一定非得到 上去,而这时候成年人对孩子的管理也会更奏效,所以我觉得这个根源最重要的还是在成人世界。”

田丰则表示,未成年人短视频防沉迷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所谓的沉迷在当前的学界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在青少年 络空间保护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动员政府、 会、企业、家庭以及学校在内的各种力量参与进来。 信办仅仅只是对平台,尤其是小部分能够监管到的平台做出了约束,对 会中的其他力量是忽视的,所以最好的方法还是能够把现在短视频平台的技术手段,以及 会各界所能够形成合力的 会手段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最好的效果。”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3月26日
下一篇 2019年3月2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