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这300G的Java资料是我师傅当年给我的,免费分享给大家
下一篇:昨天分享资料不小心把百度 盘深处的秘密泄露了
上了年纪的读者对鲁大师一定不陌生。
很多人并不知道,鲁大师这牌子不算老,第一次出现已经是2009年,PC时代的尾巴。
所以现在鲁大师是好是坏,已经和姓鲁的那位毫无关系,要找得找姓周的。
PC-1500,夏普最成功的袖珍电脑型 ,连着配套的打印机,像超市打印小票的机器。鲁锦照着手册按下一个个按键,不一会儿,清脆的打印声响起,纸条上有个字符构成的飞机图案。
之后的几天他几乎不愿出门,用这台从亲戚家借来的电脑写出人生第一个计算机程序 —— 一个坦克穿梭地雷迷宫的游戏,用的 BASIC 语言。
再之后,亲戚过来,拿走了电脑。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1992年鲁锦考入四川大学无线电系。
机房里,一群同学戴着鞋套正襟危坐于电脑前,那是长城0520电脑,第一款国产PC,每次都要插一张 DOS3.3的软盘才能启动。
鲁锦开机,运行了一个名叫 WORDSTAR 的软件,相当于那个时代的 WORD 和 EXCEL,用它给父母写了一份信,感觉很自豪,这是当时很流行的事。
如今一个看着极其简单的手机 APP,背后可能有几万名员工,这在当时难以想象。—— 那个时代属于个人英雄。比如,凭一己之力写出 Foxmail (现在的QQ邮箱)的张小龙;比如45岁带着KV100杀毒软件独闯中关村,并创下销售记录的王江民;比如一人写出WPS单挑200人微软团队的求伯君 … …
鲁锦的第一个作品:Windows优化大师,就是独自在业余时间完成的。
1996年毕业,他到中国农行四川分行科技部软件科工作,起初负责开发一些 UNIX 系统的银行应用软件,一年后转做银行服务器系统的管理员,也就是运维。
银行的系统,你懂的,稳定地一批,鲁锦从来没遇上过 UNIX 系统崩溃的情况,平常上班,像是奥运游泳比赛时的救生员。
相比之下,WINDOWS 系统简直弱爆,鲁锦经常跑去帮朋友修个人电脑。那个年代的 WINDOWS 系统优化做得不咋地,有时硬件和系统都没问题,用起来就是不顺畅。
1999年年底,WINDOWS 优化大师第一版出炉,鲁锦终于可以让朋友们自助调教自己的电脑了。
优化大师发布的第二个月,鲁锦就收到第一笔注册费,但他并没在意,早期收费标准也很随意,五块、十块都行,反正是委托软件代理商来帮忙收钱,自己只管撸代码。
但又过了两个月,鲁锦就不得不注意到软件的收入,因为超过了他的工资。鲁锦第一次感受到了互联 的力量。
之后是一万、一万五、两万、两万五、三万……鲁锦也投入更多时间到优化大师,一年更新几十个版本。
这种情况下他居然没辞职,继续工作了整整八年,期间还因为开发银行业务系统拿了一个国家级的技术进步奖,由于表现突出,还升了科长。
到 2004 年春节期间,鲁锦终于决定离开,世界那么大,他要出去看看。
成都开往北京的火车开动时,他望向窗外,想起读书时看到的一句话“每一片被秋风吹落的黄叶,都曾有过一段辉煌的梦。”
2
Windows优化大师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商业运作,是由一位福建商人主导的。
在转行成为天使投资人之前,他是全中国最有名的“域名大王”,坊间传闻他在几年里疯狂积攒几十万个域名,后来价值数亿,还传闻,他把原价几十块钱的域名卖给谷歌,赚了几千万美元。
这并不是他当年最骚的操作,2005年他还花两百多万投了两家公司,一家叫58同城,一家叫暴风影音,后来的回 算起来也就十几亿吧。
它永远都有一个“在线购买”弹窗,但你见谁为它付过钱钱也能照用——它是典型的共享软件。
收购 Windows优化大师后,共软为它成立了专门的事业组,重视程度仅次于番茄花园。
在当时,“成都共软”旗下的软件有个特点,不直接跟用户收费,而是靠在自家的软件或操作系统里给用户推荐其他第三方软件,按安装量收软件公司的钱。
你可能想说,这特么不就是软件捆绑安装么但在当时,这种盈利方式还很少见。
如果说电脑硬件是房子的地基、Windows操作系统就是“清水(毛坯)房”,优化大师就是在“清水房”之上的“装修”,在此之上,包括迅雷、暴风这些应用软件就是“家具”……只要占领了客户端,就能像腾讯QQ那样进入多个领域。
如果你对互联 盈利模式有一定了解,你会觉得有点熟悉。
是的,后来周鸿祎用一套类似的掌法闯入个人杀毒软件领域,把一票同行打了个措手不及,有的人管它叫“三级火箭”。
本质上就是给用户的“清水房”提供免费的装修和安保,再找机会给用户推荐各种“家具”,然后找家具厂收钱。
再后来,2011年起雷军做 MIUI 以及小米手机,也跟当年 PC 时代番茄花园的这套打法差不多 —— 地和房子(手机)都很便宜,装修(MIUI)也免费,但装修师傅会给你推荐各种家具,在门缝里塞点小卡片。
在2003~2007那几年,成都共软在互联 领域的话语权极高,高到可以直接影响其他软件公司的生死。原因无他,因为它掌握了互联 的入口。
巅峰时,共软旗下的破解版 Windows XP系统占领着多半中国人的电脑,它预装谁家的软件,谁的市场占有率就能碾压对手。
那几年崛起的软件,比如酷狗、搜狗输入法、暴风影音、 际快车……或多或少跟番茄花园的预装扶持有关。
周鸿祎曾找番茄花园互换股票,用10%的360股份换番茄花园40%的股份,后者没答应。
共软的野心也很大,他们在远赴开曼群岛注册了新公司,计划在海外上市,一句“我们就是中国的微软嘛”一度成为共软高层的口头禅。
原本 Windows优化大师就是系统优化类软件的佼佼者,有了番茄花园的预装扶持,更是如虎添翼。到2007年,鲁锦已经开始开发优化大师的升级版本(也就是后来的鲁大师)。
但此时所有人并没料到,导火索已经点燃,共软就像一个火药桶,即将被引爆。
4
到这里我们先歇口气,了解一下鲁锦这个人的性格,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共享软件的江湖)。
在同事眼里,鲁锦是个24K纯老实人,典型技术男,踏实干活话不多,属于老板们最喜欢的那一类员工。
除此之外他还很记恩。鲁锦的妻子怀孕期间,一位同事曾帮他联系医院,过了很久,朋友自己都忘了,他却还记得。
2006年前后, 上有人讨论各种关于优化大师的流言蜚语,鲁锦也极少回应,他说“希望用时间和口碑证明,堆出于岸,流必湍之,与其花时间解释莫须有的事,不如把优化大师做得更好。”
由于性格稳重,技术资历深,他已经从“小鲁”变成“老鲁”或是“锦哥”。
后来鲁锦想明白了,捆绑并不等于流氓。
在生活中,捆绑销售其实随处可见,超市的买一赠一、电视节目插播广告、快餐店的汉堡套餐……这些都是捆绑销售,虽然不喜欢,但不至于“流氓”。
装修师傅给你推荐便宜又良心的家具,这并不流氓,还是件好事。反过来,给你推荐高价低劣家具,强制购买,这才流氓。
同样,捆绑只是一种销售方式,它不是软件的原罪,强迫和难用才是。(比如大家吐槽Windows辣鸡浏览器IE,却少有人吐槽苹果捆绑 Safari 浏览器,因为后者足够好用)
之所以捆绑现在让人反感,是主要是因为捆绑被一部分人玩过火,以及附带的其他流氓行为,比如无法卸载、窃取隐私等等。
2007年鲁锦所在的共软,虽然也靠捆绑来营收,但度把握得比较好,也注重用户体验。
比如,他们会针对不同的人群提供适合的破解版XP操作系统:
想快速装机就用“电脑公司特别版”;
想要纯净版系统就找“深度”系列;
“番茄花园”系列则专门为电脑小白打造,不仅界面好看,预装的软件也确实用得着,帮用户免去逐个安装的麻烦,且允许用户主动卸载。
除此之外,还有“龙帝国”系列、JUJUMAO系列、“雨木林风”系列等……简直要啥有啥。(注:有的出自共软,有的是深度合作关系)
话说回来,当年国产软件捆绑的盈利方式,其实也是被逼无奈。
中国共享软件大体经历了这么个过程:
这条评论是当年中国 民的写照
这种情况下,很多共享软件要么出海,要么“饿死”,要么寻求其他商业模式,比如广告、预装、捆绑……
当年浏览器界的老大哥 景(Netscape)浏览器就是在一路高歌时,被微软利用 Windows 的垄断优势,捆绑销售自家的IE浏览器,最终拍在了沙滩上。
5
微软中国的高层很快高调举手承认:没错,番茄花园是我告的。
当时有人按照人头算了算,番茄花园的破解版XP系统帮全中国 民薅了总共大约70亿美元的羊毛(操作系统注册费)。
案件不久即宣判,洪磊和共软的其他几个高层因侵权锒铛入狱。
奇怪的是,在之前长达5年的时间里,微软都没找番茄花园的茬,甚至在此期间双方还谈过合作,打算一起开发中国特色改良版操作系统,可偏偏在08这年风向急转,直接把人送进了呢p>
有人分析,微软在那个时间点起诉番茄花园是为了解决反垄断危机。
2008年8月反垄断法正式实施,在一则反垄断调查 告里,微软的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都被定性为五星级垄断,所以微软急需证明自己虽然市场占有率高,但没挣着多少钱。
也有人说,微软先利用番茄花园等破解版XP系统的“漏洞营销”帮助其占据市场,击败其他操作系统,现在要推广新的 Windows Vista 系统,番茄花园的XP优化得太好,成了阻碍,就杀掉这头推磨的驴。
但这些原因对当时的鲁锦来说都不已经重要,案子结果已是尘埃落定。
为了赔偿投资人,优化大师的那部分股权又回到蔡文胜手里,鲁锦继续之前未完成的“升级版”研发工作。
2009年上旬,一个名叫“Z武器”的系统优化软件出现在各大软件站的排行里,直到7月更名为“鲁大师”,人们也不知道背后就是鲁锦的团队。
无数用户涌入论坛吐槽新的名字。
一位 友说:“软件名字太难听了,感觉就是姓鲁的软件。应该大众化点,我还是认为原来的(Z武器)好听啊。”
另一位则说:“能不能不改啊和别人觉得是在学习优化大师……“
其实他们不知道,这个软件真的姓鲁,也确实学习了优化大师。
“中国优化第一人”的果然不是盖的,靠的是实力而不是名气。
后来在官方论坛的管理员说漏了嘴,人们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国家规定软件名不能带“武器”二字,所以才改的名。
2010年9月,鲁大师宣布加入“360免费软件起飞计划”时,人们恍然大悟,哦,鲁大师原来真是鲁锦做的。
其实就是360招小弟做“全家桶”。(逃
而鲁大师之所以加入,一方面是蔡文胜在背后撮合,另一方面,到2010年那个时间点,软件的个人英雄时代早已过去,360在个人安全领域基本是绝对统治地位,同时金山、360、腾讯也先后推出类似软件,再单打独斗根本成不了气候,没意义。
就这样,360的产品线多一个小兄弟:360硬件大师。
之仅仅一年时间,鲁锦就离开管理层,关于这段,幺哥仅能找到四个字的描述:“被迫离开”。
又过了一年,鲁锦从360正式离职。鲁大师交给奇虎360的一个部门经理来运营管理。
6
2014年,周鸿祎叫来一个长相豪迈的东北爷们,说,你去成都,鲁大师给你。
狮之吼的英文名叫 lionmobi ,狮子移动,360叫奇虎,正巧,另一位从360出来的产品大师现在掌管的公司叫猎豹移动,瞧这狮虎豹,龙争虎斗的。
几年时间,狮之吼推出了一系列移动客户端软件,主要功能围绕手机系统清理、电池管理、 络管理、系统安全等——如此业务,活脱脱又一个手机版鲁大师。
但它已经不愿再掺和国内各种优化软件的斗争,只做外国市场。
时光衔接到2007年的某一天,仿佛2014年的鲁锦践行了自己刚加入共软时说的,要把“成都造”推向国际市场。
事实也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
没过多久,狮之吼的软件就位居欧美发达国家排行榜Top 10,下载用户过亿,并且在之后跟 Google、Facebook 等公司结成深度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时间点也很好。因为也就是从那几年前后,猎豹移动同样因出海而大获成功,某种程度上,他们也许都赶上了一波潜在的中国软件出海浪潮,就像十几年前PC时代的软件出海热。
2017年,鲁锦把公司包装好,以27亿的价格卖给成都的一家A股上市公司:迅游科技(是的,就是做游戏 络加速那个)。而当时狮之吼无论从规模还是营收能力上来看,都比迅游更强,由此那次收购被外界称之为“蛇吞象”,这让人不免联想到一个词:借壳上市。
8
鲁大师成功上市之前,被驳回过几次,外界分析原因是收入太单一。大部分来自奇虎科技和另一家名叫嵩恒 络的公司—— 鲁大师给他们的软件和游戏带流量,他们付费。
鲁大师也一直在试图发掘新的业务营收模式,比如:
2015年开始开始卖智能配件;
2016年推出子品牌“鲁蛋”,设计生产智能快充、数据线、iPhone电池之类的;
2017年开始卖二手手机,还计划进军金融和娱乐领域。

2018年,开了第一家线下体验店“小鲁智店”,主营数码维修业务,同时卖硬件配件,说白了就是以前路边的电脑手机维修店,现在做成品牌连锁高端版。也算是互联 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吧。
也不知道,哪天老路逛街会不会上“小鲁智店”看看。
今年4月1日,鲁大师还发布了一个食品评测跑分体系,给一个牛肉产品跑了跑分。虽然看着像是自家的一个牛肉粒零食产品的推广活动,但无论是卖零食还是做食品测评,都能看出鲁大师在扩展业务方面的努(nao)力(dong)。
2019年9月25日,360鲁大师终于成功IPO,并且获得227倍的超额认购(相当于你单价一块钱卖白菜,有227个人拿着钱排着队买,生意火爆)。
但这些,都已跟当年那位姓鲁的大师没了半毛钱关系。
钟摆来回往复,时针一圈又一圈,岁月无声,但互联 有记忆。我们闲坐在岸边,从时光的小河里钓出一块又一块历史的碎片。
说句题外话,springboot全家桶技术交流群可以加我微信,但是坑位有限哦,由于忙于工作,有时不能及时回复大家,请多包涵。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