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乾隆皇帝有机会给我们发帖,今天会聊些什么

时拾史事的各位读者朋友们大家好,朕乃乾隆皇帝,听地府新客所言,华夏今年”疫情”严重,朕深表痛心,我堂堂中华瘴气弥漫,充塞天地,以至于舟车断流,街巷空旷,春光失色,旭日阴翳,阴阳失序,实乃一劫,好在历经数月,国人众志成城,心神如布匹之经纬,相错相结,交错相通,牢不可破,既坚且韧,时至今日疫情已近尾声,虽余孽残留,然荡涤氤氲,指日可待。时序更替,又至清明,桃花初绽,杨柳泛青,莺飞草长,清新明朗,《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历书》中又言:”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天气晴朗,四野明净,浩然清气日盛,鬼祟邪气渐退,在清明这个气清景明、万物皆生的时节,我们一定要去祭祀祖先,拜谒先人,以佑华夏。

听说五四之后你们都使用白话文了,朕,嗯,我也还是别自称”朕”了,现在这是一个人人平等的 会,没有身份高低贵贱之分了,而且地府之中称孤道寡者甚众,我在其中,只是一晚辈而已,使用这种特殊的字眼,显得我装逼过甚,不够亲民,为了方便交流沟通,也为了拉近咱们的距离,我下面就用白话文给你们介绍一下我在当年清明节祭祀的事情,感兴趣的朋友们,欢迎转发留言呀,呵呵,这句话是溥仪告诉我的,他年龄最小接受新事物也最快,什么微信、抖音、快手之类的软件都是他教给我的。

我首先说一下,为什么我们清朝十二个皇帝,大家公推我为讲解人呢?主要是这一个原因:

我心知肚明一件事情,你们现在有人都把我叫做”盖章狂魔”,更甚者还说我的印章是”牛皮癣广告”, 比如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我确实很喜欢,从1746年到1795年,50年的时间里,每逢冬天闲暇,我必会将其拿出来观赏,题字,盖戳。全文只有48个字,我前前后后盖了170多枚印章,并写下了万字读后感。

我这样一个文艺细菌遍布全身的皇帝,难道不比那不学无术的秦二世、正德皇帝等人好多了,我真是不明白怎么那么多喷子喷我?再说了,我的印章就不值钱了吗,怎么说我也是一代明君,十全老人呀!而且我那一百多枚印章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怎么说也是珍贵文物吧!

我索性还告诉你们,不仅盖印章方面我能做到极致,还有一件事我也做到了极致,在我们这十二位皇帝中间,我还有一个之最。

那就是清明节时拜谒皇陵的次数我最多,你们都知道我一共在位六十年,又当了三年太上皇,加起来我在职六十三年,在这六十三年里,你们猜我一共举行了多少次谒陵活动?屏住呼吸,睁大眼睛,我告诉你们答案,我一共举办了四十次这样的活动,四十次!这个数字我是很骄傲的,每次清明节祭祀活动都是人山人海,旌旗招展,规模庞大。

在给你们科普清明节祭祀活动之前,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几位皇帝住宅情况,准确地说是别墅,嗯,其实就是你们说的陵墓,但是在我们眼里这就是我们温馨的家了。很多人说疫情在家里”宅够了”、要发疯,你们才宅了几天?我们几个人都在别墅里宅了二、三百年来了,我们的前辈,那个”始皇帝”,都宅了几千年了,我们还将继续宅下去,我们还没宅够呢!

我们是一个大家族,其实我们十二位父子兄弟的别墅都不是住在一起的,有些甚至是异地居住,主要分为三个区域:

首先是关外,大家知道,关外是我们起家发家的地方,那是我们爱新觉罗家的祖籍,就是你们所说的”龙兴之地”,所以在现在的辽宁这个地方,住着我的多位祖宗,其中有一处位于辽宁省新宾县的永陵,那里住着努尔哈赤的六世祖、曾祖、祖父和父亲,虽然他们活着的时候没有当皇帝,但是后来都让他们过了一把皇帝瘾,都把他们追加成皇帝了。

在辽宁沈阳还有两处豪华的别墅,这两处大家就很熟悉了:我的天祖努尔哈赤和高祖皇太极,因为这是新 会了,我可以直呼他们的姓名了,不用避讳了。努尔哈赤的别墅叫做福陵,皇太极的别墅叫做昭陵;

介绍完关外的别墅,我再给大家介绍一下位于河北的两处大规模、无与伦比的豪华别墅、高档小区群:

第一处:河北遵化的东陵豪华别墅小区,这里住着我的曾祖顺治爷,他的小区名叫孝陵,我的爷爷康熙爷,他的小区名叫景陵。

不好意思,还得介绍一下我自己的别墅,我的别墅叫做裕陵。

还有曾孙咸丰的定陵别墅以及玄孙同治的别墅惠陵;

第二处:河北易县的西陵豪华别墅小区,这里住着我父亲雍正爷,他的别墅名为泰陵,我儿子嘉庆,他的别墅名为昌陵,我的孙子道光住的慕陵、我的来孙光绪住的崇陵,最后我可怜的晜孙溥仪也搬进来了,搬到了了西陵的华龙陵园。他来了之后,我们这十一位皇帝还给他办了一桌酒席,祝贺他乔迁之喜。

大家或许会说,我怎么不和父亲以及儿子住在一起呢?这里就要涉及到我们当时一个制度了——昭穆制度。

昭穆制度是一种,庙制规定,立七庙,立五庙,立三庙,立一庙,无庙,以此区分亲疏贵贱。延伸到民间,祠堂神主牌的摆放次序也就是昭穆制度,如:始祖居中,左昭右穆。父居左为昭,子居右为穆。二世为昭,三世为穆;四世为昭,五世为穆;六世为昭,七世为穆。为了方便大家理解,给大家上一张图片,这些图片都是溥仪给我制作的。

所以为了遵循这个制度,我们必须按照这个格局来住,可是细心的读者还会注意,道光这个孙子并没有按照这个制度来,对了!这孙子嫌弃我们东陵区住房太拥挤,他竟然擅自做主去了西陵,这孙子太孙子了,他这样无视礼法制度,随意破坏风水宝地,断了龙脉,让我们的大清朝从此就走向衰亡,(对!我大清才不是因为朕挥霍无度才衰弱的,那都是污蔑!朕任职60年间工作勤勤恳恳,为朕的子民操碎了一颗老父亲的心, 上那些黑子天天说大清之亡从我而起的就是嫉妒!嫉妒我有个好爷爷好爸爸,给我打的基础好,就否认我的努力!)为此,我们没有少批评他,他的检讨书到现在还没写完呢!

好了,不说他了,提起他就来气!言归正传,我还是来给大家介绍介绍我们清明节的是怎过的吧。你们现代人过清明节无非就是扫墓上坟,然后踏青游玩,清明节放在我们皇室可是一项大节日,它和中元节、冬至、岁暮这个三个节日一样,都是我们皇室的为大祭之日。这一天,我都要亲往谒祭我们祖先们的别墅,啊哦,不对,我活着的时候,应该是叫陵墓。

当然有时候也派遣承祭官去,但不论是我,还是承祭官,都要依规矩行礼,礼仪复杂繁琐,对于我而言,过节就是一个字:累!

我先给大家唠唠这谒陵礼吧,这个谒陵礼可是我们朝廷中的一件大事,我们最自豪的是,在我们十二位皇帝执政的时候从未间断。

虽然拜谒皇陵是在清明节这天,但是准备活动可是得提前好几个月,我在去谒陵前,必须由内阁颁发我的旨意,通知相关衙门做好准备。之后,礼部要进一些奏折,就是把一些准备事项列出一个计划表,比如谒陵时所带物品,大到仪仗、马具、凉棚、祭祀用品,小到蜡烛、纸张等,均要――详细开列,然后由内务府下下令,让广储司、武备院、上驷院去筹备。

由于前面给大家说了,在东北还有我们的三处别墅,路途遥远,我不可能每个清明节都去拜谒,我一生只去过四次,一般都是拜谒清东陵和清西陵。

拜谒皇陵当天,我和王公大臣都要穿素服去陵园拜谒,亲王、郡王和官员在下马牌处下马步行,下马碑顾名思义就是不能在这里骑马,陵区是神圣的禁地,朝廷命官到此谒陵也要下马步行进入陵区,因此立下马碑以作提示。下马碑一般由青白石雕琢而成,形似石碑,位于大红门前左右两侧。

当然我也不能破坏这规矩,我还没有到碑亭,就要即降舆恸哭,舆就是我坐的小轿子了,我要很大声的哭泣,其实我并不是一个肤浅的人,不是故意”难过得很表面”,但是 友们知道,我要是悲伤得太深沉了,别人就看不出来呀!我不得不哭给文武百官看,以证明我还是很孝顺的。然后前导大臣引着我进入隆恩门,隆恩门是陵园唯一的门户,绕隆恩殿东旁,绕至石祭台南,王公大臣等则在陵寝门外按序排列。

司拜褥官将拜褥在石祭台南铺好近,我就在拜褥上行三跪九拜礼,行礼结束之后,内务府官员进上祭奠用的案几、酒水、杯爵后退下,我再跪,然后奠酒三爵,每奠一爵酒,行一拜礼,你们可知道我的痛苦,膝盖疼呀,有时候我会偷偷滴套一副护膝,奠毕之后还要恸哭,陵寝门外的王公大臣要同时行礼举哀。

礼毕,由两名前引大臣引导我从原路退至陵外。到原降舆处升舆,王公大臣也跟着退出。随即其余各个陵寝,其礼仪与谒第一座陵寝时完全相同。

谒皇陵之后,活动还远远没有结束,我们还有一种敷土礼要进行,其实这不是我们满族的风俗,这是我们入主中原后吸收汉族的习俗,所谓”敷土礼”,就是在给皇帝陵墓的宝顶上增添净土的礼节,宝顶,是指陵墓的封土形制,在存放棺椁的地宫正上方,用砖砌成圆形围墙,内添黄土夯实,顶部做成穹隆形状,圆形的围墙称为宝城,穹隆顶称为宝顶,也就是百姓所说的”坟头”。敷土礼,说简单些就是为宝顶添加新土。

要说到敷土礼中礼仪最周全、最恭敬的人,我最佩服我老爸,他在给我爷爷敷土时,都是脚穿黄布护履进至宝城。这黄布护履,是一种特制的鞋套,用黄布做成,轻便柔软,套在鞋外,走起路来轻巧无声,登宝城、上宝顶,不会惊扰长眠于地宫的先人,以示尊敬之意,同时也有保护宝顶的作用。爸爸每次都是亲自担土,入明楼,由磴道升天桥,膝行至宝顶中间,可谓至诚至孝。

跪着上坟填土,我老爸是首创,我曾见过他膝盖划破鲜血染红了衣服,连宝顶都沾染了斑斑血丝。我自惭形秽,我是做不到膝行填土,但是我也不能太差劲,我也是亲自挑土、然后捧筐至宝顶中行礼,而且这一过程太考验体力了,一共需要挑土十三担,往来二十余次。后来礼部官员认为,挑十三担土这一礼俗过于烦琐,建议每年清明节于各陵皆增土一担,我也认可这一建议。

这正是我求之不得的建议呀,我当时坐在大殿上给出的解释是:敷土的数量由十三担减为一筐,既可伸哀慕之情,又使宝顶免遭践踏。

其实我内心是窃喜的,终于”解放”了,毕竟我这么有内涵的人,对祖先的尊敬爱戴靠这么表面的行为来表示,太不符合我的人设了。

在我主持下,就这样清明节时敷土的数量就从十三担减为一筐。可是没想到,”长江后浪推前浪,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后代子孙还有比我更懒的人,到了光绪这小子这里,他又把程序简化了,这小子让大臣帮忙担土筐,他自己空手上宝顶,捧筐的大臣随皇帝走至宝顶正中敷土处:将筐跪进给这小子。这小子跪接,拱举敷土。仪式完毕,将筐交给帮扶大臣,从宝顶下来,除去黄布护履,由前引大臣引导,经原进门退出,更换礼服。

真是一蟹不如一蟹,看样子我大清朝真是气数已尽,从这件小事上能看出来。这小子既不挑筐,也不捧筐,仅在宝顶上跪接土筐敷土而已,我见了他之后,本想狠狠滴批他一顿,可是也没好意思,万一他再用”敷土减量”的事怼我,我也无言以对呀,批斗他的事情还是交给我老爸雍正爷吧,他最有发言权。

各位朋友们以为活动就结束了吗?NO!

接下来我还得唠一唠最后一个环节——大飨礼,也叫”大祭礼”,大祭礼是在陵寝前供奉神主的隆恩殿内举行的大型典礼。

大祭之日,也是有着一系列的准备工作的。先由内务府人员在东配殿支搭凉棚,打扫月台,开启隆恩殿。

礼部官员带领屠户将牲匣抬入隆恩殿内,再将一牛、两羊安设在内。随后,要进茶桌,供膳品,包括羹、饭、脯、醢(即肉酱)18种;饼、饵、果实65种,另有帛、茶碗、金爵、金匕、金著等。再将祝版、制帛等请于隆恩殿桌案上,祝版就是祭祀时粘贴祝文的方版,由工部制造。制帛是祭祀所用丝织品,但是颜色都是黑色的。

紧接着便是恭请神位,由礼部会同内务府官员将用满、汉两种文字,写着我们的庙 、谥 或我们老婆的谥 ,神位请出,安放在宝座上。

敷土礼之后,我要更换礼服,然后由赞引官、对引官引导,从隆恩殿左门进入,行至供案前跪拜,上香后行三跪九叩礼,再由王公百官随同行礼。然后,依次进行一献礼、读祝文、二献礼、三献礼。每献礼一次,我都与王公百官均行三跪九叩大礼。

说来都是泪呀,所谓三跪九叩就是一跪三拜,拜时头要碰地,三跪九次拜跪,拜神时先出左脚,手背向上,三献礼结束时,我仅扣头就得27次,头都发晕。

三献礼毕,赞礼官又赞”送燎”,”燎”就是把玉帛、牺牲放在柴堆上焚烧祭祖,读祝官奉祝版,司帛官奉制帛,从隆恩殿中门出,送至焚帛炉焚化,而我则很无聊地站在月台一角的”望燎位”上观看这一过程,望着”纸灰飞作白蝴蝶”,望着大火由炽烈逐渐星星点点,望着滚滚黑烟飘散于天际之外,当然大多数时候我都是大脑一片空白,因为之前磕头太多,哭的太多,大脑有些缺氧,昏昏沉沉的,只好发发呆。礼仪上把我发呆的这段过程称之为”望燎”。

礼毕,我就从左门出殿,进陵寝左门至明楼前,西向站立,我还得痛哭流涕举哀,王公百官在陵寝门外举哀。

至此,我们皇家清明节大祭礼才算全部完成。你听完我说的清明节,再体会一下你们过的清明节,你们是不是发现你们的清明节过得真是太幸福了,新 会新风尚,我倒是觉得清明节好不容易放假了,玩一玩休闲一下倒也无可厚非,但是在玩耍之前至少应该去祭拜一次已故的祖先,哪怕只是去站一站,看一看,不为别的,就为了记住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你说是不是?

ps:现在特殊时期,不方便出门的朋友们,建议你们可以面向祖先的陵墓方向遥祭一下,就像我”望燎”那样也是可以的。对吧?

写到这儿我也该下线了,我爸是个特别有时间观念的人,规定我每天上 不准超过三个小时,再跟你们聊天,就耽误我玩儿游戏了,拜了个拜~

END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3月1日
下一篇 2020年3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