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海宁有个智能蚕室 大冷天蚕宝宝吐丝

养蚕不用桑叶,大冷天里看结茧,嘉兴云龙村建立智能蚕室……

这几天,在嘉兴海宁市周王庙镇,云龙村智能蚕室饲养的1万条蚕结茧17公斤,目前已烘干展示,引来附近村民观看。这是云龙村和海宁市蚕桑技术服务站共同打造的一个“农业+旅游”新项目。

“养了一辈子蚕,还没在大冷天里看到过蚕结茧!”村民们有些不敢相信。

现场,蚕农钱兴林说。

2月8日,我们走进这间200平方米的智能蚕室,里面没有用一片桑叶,全靠蚕饲料喂养,而且温度、湿度全部实现智能控制,“结出的茧子比蚕叶喂养的个头小些,龄期也略长,可发病率低、存活率高。”“以后,即使是大冬天,桑叶没了,蚕宝宝也可以活下来。”海宁市蚕桑技术服务站副站长戴建忠拿起一些块状饲料。

现场看到,饲料呈灰褐色,闻起来有一股桑叶味,据戴建忠介绍,这些蚕饲料是由桑叶粉、玉米、豆渣等十几种原料制成的,经过试验,可以安全地供蚕食用、生长,起到替代桑叶的作用。冬季和初春养蚕,除了要引进指定蚕种,使用特殊饲料,对温度、湿度及清洁度都有很高的要求。对于这些要求,智能蚕室都能满足。

智能蚕室设有控制室,在控制室里,蚕室的温度、湿度、光照都有数据显示,蚕农可以用手机软件监控蚕室实况。值得一提的是,智能蚕室供暖采用了地源热泵,利用地下水冬暖夏凉的特点实现绿色循环供暖。

智能蚕室的建设,不仅使当地农业有了新发展,而且丰富了乡村旅游内容,对当地星级美丽乡村建设大有裨益。

近年来,云龙村着力打造“宜游乡村”,建立了蚕俗文化园,还举办了蚕俗文化节,吸引了不少市民及海宁周边的游客。

现在有了这间智能蚕室,游客们可以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接触和观赏蚕宝宝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7年1月7日
下一篇 2017年1月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