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偶派根据万得股票数据统计出,10月31日至11月4日,沪深两市共183家上市公司接待了包括基金公司,证券公司,海外机构,阳光私募,保险公司在内的多家机构调研。
从行业角度来看,被调研公司主要集中在软件开发、化工原料、食品和汽车零部件。
其中,两家公司累计接待参与调研的机构数量超过200家,分别是奇安信-U(234)和法本信息(209),四家公司接待数量超100,分别是青松股份(119),巴比食品(112),德赛西威(107)和启明星辰(102)。
我们每周会选取调研最多的五家公司,分享它们的调研干货内容给投资者,下面是被调研公司纪要。
机构调研踪迹
奇安信-U
问:公司在大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产品的具体布局是什么?
答:公司侧重提供体系化数据安全解决方案配合单点核心能力产品及平台的组合,涉及到数据安全咨询规划能力,敏感数据发现,隐私计算产品,数据治理,数据安全治理,数据态势感知等。公司提出的内生安全核心方法论以系统工程事项开展,以体系化思维看待 络安全信息化。保证在设计信息化产品或软件时把安全能力内置,产品出厂前即可保障安全性。
问:公司7月22日老股东解禁以后,目前解禁进展如何?
答:解禁对二级市场冲击已经基本结束,除占配外实际解禁是53%,前期股东结构中战略股东较多且国资背景平台较多。53%中CEC占近20%,金融街占4.3%,员工持股6%,合计30%股份属于战略持股。持股1%以上的有国投、产业基金、中金这些大的国资背景持股平台及IDG合计持股有10%左右,大家都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认为国内 络安全行业高速发展期的拐点才刚刚出现,短期不会有减持想法。
问:公司在盈亏平衡点的预期是什么?
答:前三季度公司亏损幅度收窄,但由于全年有期权费用摊销3亿元,可能对盈亏平衡点的实现带来压力。近年来公司核心产品竟争力不断提升,近期亏损已在收窄,未来如果毛利率持续维持在60%以上,随着营收规模的扩大,不远的未来实现盈利应该是很自然的事。
问:公司在三季度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答:有三个难点:整个行业的面临人才匮乏,团队成员梯队和单兵素质以及团队间是否愿意协同。这种转型需要公司改变以往的销售模式、商业模式,产品研发模式,交付模式等。另外 络安全和信息化融合难点,客户对 络安全采购节奏、付款周期, 络安全项目进展节奏等对公司来说也是很大挑战。
问:等保2.0新标准的严格化是否对公司下游客户产生积极变化?
答:出台第一年影响到10%头部客户加大投入,第二年有30%-50%客户加大投入,防护能力更偏向实战化和体系化。第3-4年相对完备的落地实践就出来了,那时候产业需求释放就会很清晰。
法本信息
问:贵公司目前技术团队有多少人?
答: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技术人员12,131人,其中核心技术人员685人。
问:贵公司为何管理费用较高,是否有压缩的空间?
答:管理费用主要系加大人才引进、以及精细化管理所致。针对未来管理费用的优化,我们会持续的去进行内部的精细化运营和流程优化。
问:贵公司Q4的在手订单情况怎么样?
答:目前来看我们还是保持前三季度的基本增长态势,公司签署的销售合同一般为框架性合同,基本上会保持持续和稳定。
问:贵公司为客户做软件开发的服务中会备份数据吗?
答:客户的数据我们不会备份,这里涉及到知识产权的范畴。我们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会有经验和能力的沉淀。
问:贵公司在消化应收账款方面有没有具体的方案?
答:应收账款是由于公司与客户合作合同约定账期所致,公司主要客户均为行业头部客户,信用质量好,违约风险小。同时公司重视应收账款管控工作,制定相关制度及措施,提高新客户准入标准及应收账款回款力度,保证应收账款及时回收。
青松股份
问:除化妆品新规影响,不同品类化妆品的需求是否对Q3订单问题产生影响?
答:三季度化妆品业务总体下滑,护肤品类业绩上涨;湿巾品类出口受需求影响,业绩下滑;面膜品类业绩下滑严重。从消费端来看,面膜品类在天猫、淘宝和京东的数据是下跌的,主要可能是被快手、抖音分流,而公司代工的品牌商在这些平台的客户正好较少,所以面膜品类Q3收入出现下滑。
问:限电,原材料价格上升,海运对业绩的影响?措施?
答:限电的影响已逐渐缓解;原材料价格波动方面,公司将来会在新产品中考虑原材料供应和价格波动问题;海运方面,第三季度收入波动是包括疫情、出口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公司出口海运会慢慢得到改善。
问:诺斯贝尔这样的大体量工程是否会遇到增长瓶颈?与中型体量代工厂相比,公司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答:个人认为与中型体量代工厂相比,公司占优势。从采购方面来讲,公司与知名材料商不仅进行供应商战略合作并占据价格优势,还更容易获得新原料和新技术;从制造方面来讲,诺斯贝尔客户较多,更容易帮助客户去打造产品矩阵;从研发来讲,规模大,更舍得花钱到产品研发上面。
问:三季度化妆品终端零售增速低,除了订单交付出了问题,终端需求是否有影响?
答:由于中国市场相当开放,很多国际品牌采取积极的营销策略,加剧消费市场竞争程度,对工厂代工的品牌产生了不利影响;另外,受疫情影响,消费端略疲软,民众消费意愿较低。
问:Q3订单有下滑,其中能否看到客户结构上的分化?
答:一是有品牌力的国际品牌相对表现好;二是国货品牌当中本身有一定的品牌力,注重品牌营销,利用新媒体营销做得好的;三是新锐品牌当中某些产品差异度大的,这些客户会在一段时间里有很好的成绩。
问:公司跟客户的订单多久重新签一次?
答:不同的客户不一样。有两年一次投标,也有进行约定,比如成本涨幅超过多少公司就可以进行涨价。通常来说,一旦接了订单价格就会固定,但新订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问:化妆品业务大客户的集中程度?集中程度的趋势?
答:目前公司化妆品业务的客户结构还不是很集中,Top10的客户大约占化妆品业务总销售的50%,Top20的客户大约占总销售的65%。从趋势来说,客户的集中度更分散了。
巴比食品
问:公司是否能实现用系统监测产品销售情况以及对消费端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升门店数据化管理水平?
答:消费端受限于早餐行业特性,早晨时段非常忙,使用Pos系统效率太低,目前我们在很多门店推行公司的支付系统,从而了解门店每天的销售情况,进而与订货系统数据进行匹配及进一步分析。未来线上订餐将是主要发展趋势,我们将引流消费者到巴比商城小程序进行自助点餐,进一步了解消费者的消费情况。实现门店消费者端的相关数据的管控。
问:公司团餐业务的比较优势在哪个方面,供应链及渠道是否需重新搭建?
答:公司发展的团餐业务与现有的门店业务有巨大的协同效应,仅需补充销售团队拓展销售渠道。团餐产品的供应,可以提升公司产能利用率,实现规模效应;另外公司在团餐业务方面有较丰富的研发生产制造经验,能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另外公司产品品质稳定,具备很强的综合竞争力。
问:公司未来在华南,安徽以及苏北市场的布局是怎样的?
答:公司在各地区的市场,均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提升市场占有率,一是提升单店营业额,让门店赚钱,以提升开店速度,包括加强门店线上业务的运营,如美团饿了么等平台,赋能门店;二是丰富产品结构,增加早中晚三餐的产品,以及研发适合各地区的产品,提升产品竞争力;三是对加盟商进行一定的补贴,降低加盟商的创业风险;四是公司不排除对合适的标的进行收购并购,以提升开店的速度。
问:公司华北,华南地区的市场,内部组织架构是如何管理的?
答:公司各地区以子公司的形式运作,由完全独立的团队在公司整体战略目标下进行独立经营,承担独立发展责任,自行统筹各地区的业务安排,推动各地区市场的业务发展。
问:公司销售收入呈增长趋势,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
答:公司门店业务整体发展趋势向好,华北、华南市场的销售收入也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按照经营计划稳步推进,公司仍持续通过线上外卖、团购到店、企业团餐等方式赋能门店,提升门店营业额;另一方面大客户业务持续增长。早餐连锁门店市场空间巨大,公司坚定看好未来业务的发展。
问:通过收购兼并进行门店的扩张,对合作方的赋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对于收购合作,例如华中地区的合作,我们对被收购方进行了全方位的支持,包括食品研发、生产、品控、供应链管理、物流配送及后勤经营管理如财务、法务等,均从上海总部派专业的团队进行扶持协同,并对华中市场进行线上外卖业务的运营,对品牌进行赋能,全方位的提升了合作方的整体经营情况、管理水平及加盟门店业务情况。
问:公司获取订单情况如何?
答:公司的全自动泊车、360度高清环视等ADAS产品持续获得国内主流车企的新项目订单。公司智能驾驶产品获得理想汽车、小鹏汽车、蔚来汽车、一汽红旗、吉利汽车、奇瑞汽车、广汽乘用车等客户的新项目订单,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大屏化座舱产品、数字化仪表等座舱产品获得一汽丰田、长城汽车、吉利汽车、广汽乘用车、奇瑞汽车、比亚迪等主流车企的新项目订单。 联服务业务座舱安全管家获得主流日系车厂定点,蓝鲸OS4.0、智能进入软件套件等产品获得前装量产订单。
问:公司智能驾驶业务的进展?
答:公司的全自动泊车、360度高清环视等ADAS产品持续获得国内主流车企的新项目订单,代客泊车产品即将在多家主流车厂客户的新车型上配套量产,基于全面技术优势、融合高低速场景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已获得项目定点,可实现L4级别功能的高级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产品—IPU04已获多个项目定点。
问:公司2021年三季度的业绩情况?
答:公司2021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63.03亿元,同比增长46.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1亿元,同比增长54.36%。 告期内,公司智能驾驶产品、智能座舱新产品保持快速增长,新产品的快速发展仍是公司营收持续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问:公司的产品主要竞争对手有哪些?竞争优势是什么?
答:公司的竞争对手包括大陆集团、博世、安波福、伟世通等行业内头部企业。公司拥有完善的产品结构(涵盖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 联服务三大产品群)、深厚的技术储备、优质的客户结构、高度智能化的制造系统、行业认可的质量管控能力和信息安全能力,多维度形成了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