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美国人拉里·埃里森曾经接受采访时说:“如果我们让中国经济以这种方式超过我们,让中国培养比我们更多的工程师,让中国的科技公司打败我们的科技公司,那我们离军事技术落后的日子就不远了。在中美两国的激烈竞争中,我是美国队的一员。”
拉里·埃里森是谁?
没错,他就是甲骨文创始人。
甲骨文是全球最大的企业级软件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红木滩。
最近互联 或软件圈听到最多的就是甲骨文中国落败,即将退现中国市场。
这个消息确实属实,不顺应时代的人总有一天会被时代抛弃,背离时代的企业最终会被时代淘汰。
题外话:
小编也算是互联 圈里渺小的一员,正好身在苏州,又正巧苏州也有甲骨文的分公司,更巧的是小编的朋友就在苏州甲骨文上班。
小编从他那里了解到甲骨文苏州区域要全部撤销,给员工提供了3个解决方案:
1.解除劳动合同,按照劳动合同赔偿N倍工资,这个N就视个人而定了
2.去北京公司继续上班
3.去美国总部上班,工作N年后公司可协助家人一起迁移到美国。
什么?去美国落户。
呵呵,哪有这么美的事,想在美国尘埃落地,首先你要工作X年(X视个人而定),还有根本没有几个有这样的待遇。
同样去北京也是一样,只有一些公司骨干或优秀员工才有机会,所以大部分人只有第1种方案。
言归正传
大家都知道,2019年4月份有消息称,亚马逊将退出中国,仅保留Kindle和海外购业务。
继亚马逊之后,甲骨文在中国混不下去了。
很多人不熟悉互联 行业的可能不知道甲骨文这家公司。
微软大家肯定都知道吧,微软在世界排名第一,那甲骨文紧随其后,但不同的是甲骨文垄断着全球的数据库领域,全球市场占有量可达到50%。
在中国的市场占有量就更可怕了,曾经一度达到100%的占有量。
数据库是个什么东西?
懂点软件知识的人都知道,数据库是所有软件系统最底层的存储设备,就是我们把有应用系统数据落地的一个软件。
现在所有企业、互联 公司都必须使用数据库。
数据库的技术门槛非常高,所以全球也没有几家公司能掌握这项技术。
屈指可数的几家公司,甲骨文、微软和IBM等。
拉里·埃里森33岁的时候是个穷鬼,一无所有,甚至连他的妻子都嫌他太穷跑路了。
但现在的拉里·埃里森一个疯狂的富豪,他拥有豪宅、汽车、私人飞机、私人游艇,身边也从来不缺美女。
拉里·埃里森的甲骨文在中国垄断了30年,但却被马云打败了。
近日,甲骨文宣布将在中国裁员900人。
苏州、上海、北京研发中心的技术人员大部分都被解雇。
具甲骨文在中国的财 统计,虽然甲骨文在中国仍然盈利,但甲骨文已经付出了很多代价。
一说到甲骨文,肯定好多互联 公司已经咬牙切齿了。
甲骨文的服务费政策被许多公司称为”流氓政策“。
购买甲骨文的产品后,每位客户还有支付巨额的服务费,关键是人家垄断,你不交也没办法,所有很多还联 公司只能认了。
这还不算什么,更让人崩溃的是,如果你与甲骨文产生任务异议,他们将立刻停下你的产品使用权。
所以也能经常看到 道甲骨文对中国互联 公司进行罚款和惩罚。
过去,甲骨文最大的客户其实是阿里巴巴。
大家都知道阿里巴巴的客户群体非常庞大,不仅是有普通的买家用户、还有商家、企业用户等。
所以阿里的客户群其实也成为了甲骨文的客户。
但随着阿里的不断壮大,甲骨文已经满足不了阿里的需求了。
所以,2009年阿里王坚提出了发展自己的云业务,从此阿里告别了傲慢的甲骨文。
但拉里·埃里森也并不傻,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
所以近几年,甲骨文也并购一些公司、招一些新的技术人才来做自己的云计算。
在2016年以93亿美元收购了几家公司,其中包括云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NetSuite,并每年在研发上投入50多亿美元,但是最终成绩单并不令人满意。
这几年,甲骨文在云计算业务几乎没有收入。
甲骨文是在软件时代的产物,现在在云计算时代,已经过时了。
甲骨文不愿改变,没有创新。
看到阿里成功以后,很多公司,开始学习模式,告别甲骨文。
现在以阿里云为代表的中国云计算能力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
中国几家主要的互联 公司拥有大量的用户,这使得他们可以开始自己的云计算研究和开发,并分享剩余的计算能力。
其实甲骨文除了错过了云计算,更重要的是甲骨文不愿意本地化,这也是他们失去中国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
事实上,10年前,甲骨文就开始在中国裁员,不止裁员,大量中层管理人员也选择离开,因为在这里他们并没有存在感。
在阿里等中国巨头崛起之前,进入甲骨文是当时所有毕业生的梦想之一,但现在都彻底被阿里颠覆了。
如果甲骨文不继续创新改变自己,他们可能迎来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的厄运。
当然我们中国互联 公司也要以此做为教训,我们也期待中国本土的互联 企业都快速的崛起,能有更多的像阿里、华为这样的顶尖互联 公司。
想要更多的互联 公司崛起,就需要更多的科技人才。
中国的未来也需要更多的人才。
现在中国的科学教育也在加大力度,以前是中学才有科学课,现在小学就开始有科学课。
目标就是在中国培养出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就像任正非所说,以后中国的农村都会出现博士生。
国家在努力,个人也要努力,家长也要努力。要为国家输送更多的科学苗子。现在很多家长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在语数英之外,很重视孩子的科学教育。
昨天还有一位家长问我有什么好的科学杂志,他说他以前就是看科学杂志的了解科学的,但现在不知道给孩子定什么杂志好。
他觉得定杂志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买一堆书,孩子有时候会有压力,而且书太多反而不读。杂志一个月一本,看完一本,会对下一本有期待感,能够让孩子珍惜书籍。
我给他推荐了《万物》杂志。
《万物》杂志是 《科学美国人》的子杂志,《科学美国人》是世界上最牛的大众科学杂志,起源于1845年的杂志,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自然》的姐妹出版物。
《科学美国人》走普及路线,主要给高知识份子提供科普知识,到目前为止,有151位诺贝尔奖得主为其撰稿。其中包括了爱因斯坦这样的大牛。下面是《环球科学》部分撰稿人:
它还有个少儿版,在美国叫《How it works》
每一期都会讲当时最热门的科技。而且是身边的科技,比如机场安检分解:
未来海上城市的解剖:
超音速赛车内部:
火箭拆解图
还有生物学知识,比如一条鲨鱼的内部是什么样的:
人类的眼球:
人脑发育:
肠道细菌如何影响你的大脑:
地质内容也有讲,大灭绝的时间轴:
核冬天的形成:
天文学也有:
还有历史知识,比如中世纪骑士和日本武士的对比:
古罗马军队强大的秘密。
日本古代城池解剖:
这个杂志包罗科学的各个领域,是陪伴美国数代孩子成长的杂志。
引进后的书名就是《万物》,讲解万物运转的秘密,讲解万物中的科学知识。
杂志知识涉猎广泛,资讯新鲜,有很多前沿科学知识和话题,涉及交通运输、工程机械、生态环境、太空探索、历史人文等等。
杂志图片对知识的呈现让人惊叹,能在纸面上呈现出三维的效果…
大开本,读起来眼睛舒服!比一般的杂志都大,也比A4纸还大点儿,印刷质量精良…
给孩子定上这样的杂志,孩子以后每个月都可以收到来自科学的大礼。
杂志的每一页都特别的美。
孩子一定会喜欢上。
这套书适合5到90岁的孩子。尤其小学高年级到高中的孩子。
送礼最好送杂志,为什么呢?因为订好之后,对方每个月都会收到你的诚意。
How It Works 国外订购1年价格是 116 美金(相当于人民币 777元),运费另付。
而中文版《万物》价格就相当给力了.
《万物》2020年征订季开启!现在仅需298元!即可获得
① 原价360元的《万物》杂志一年12期
② 定价98元的科普故事音频集(50集,每集6分钟每周更新)
③ 定价40元的万物冷知识音频集(共20集,每集4-5分钟)
此外,现在头条还有特别的优惠,团购2020年杂志,额外获赠一本2019年的杂志,让孩子能够先暏为快。
要看杂志,就看这个品类最杰出的,也应该让孩子接触最新科技。因为现在发展太快了。百年前,一个人不识字也可以过得很好,现在没有文化孩子真的很难出头。
大家可以点下面的横条参团。给孩子每个月的科学养份。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