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拜会两个创投会的朋友,在深圳软件产业基地。。。。见到了腾讯新双塔联接大厦。
感想一:2000年刚来深圳时,在一个IT信息协会打工,参加过第二届高交会和2001年深圳IT年会,当时科技局的领导刘应力说了一句话,说深圳是缺芯少魂,硬的太硬,软的太软。大意是硬件产品做的很好,但缺少关键性集成电路芯片没有见到,软件方面是个瘸腿,找不到几个像样的软件公司。现在想想也是,那时华强北到处是组装电脑,华为还是在程控交换机,富士康还在做代工,关外大量的硬件制造小工厂。软件方面,那里QQ还登不上台面,办公室老板认为它属于不务正业,腾讯的办公室还在赛格一处脏化差的居民宅中挣扎。记忆中好像就有金蝶,清华思维尔,。。廖廖几个软件开发单位。那时间遇到的创投公司,像21世纪的阚治东和于向东,当时觉得是天外来客,怎么会有人拿投公司。。。。。后来我转到展览行业,离IT行业远了一些,但还是能经常感受到一些IT的进步,2006年,当时老板强烈反对员工上班时用QQ,看怎样堵住它的端口,结果发现在交换机软件中关掉N多个QQ通讯端口,但不到一秒钟,QQ自动切换到其他端口又傲傲然登录上来了,看你怎么着?当时腾讯的服务器已经装满了深圳电信整个枢纽大厦,甚至其他地区和省份也都布置了很多服务器。终于腾讯不可遏制地成长起来,以前我的那个老板自已也用起了QQ。
感想二:16年过去了,深圳终于以技术创新立世,特别是南山区、宝安区大量的软件产业园兴起,孵化器和创客空间到处可见。我多次去过软件产业基地,对那些的创业配套条件印象颇为深刻。里面环境优美,配套完善。创业者拎包就能进驻,里面根据创业者实际需要,量体裁衣地分隔成大小不同的空间,最小的创客空间,可能就是一个卡座,最小的团队,也可能是就是两个人。大量年轻、有梦想、有创意的创业者在里面。地面有限,空间无限,特别是向空中发展的创业空间。我个人觉得,这些创客园区具有强大的虹吸效应,会吸引全球、全国各地的青年创业客汇聚于此。整个产业链的环节相连是比较密切的,梦想实现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感想三:城市的外在形象可能是大同小异,但城市内在的精神却是最重要的。对创业者的扶持,对失败的宽容,拥有OPEN的胸怀,才决定一个城市未来的高度。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