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北小镇“新农人”园艺致富:在故乡热土播种一片花海

员工在大棚内除草 王天云供图

编者按:

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中国人,都是最美的奋斗者。也正是因为亿万奋斗者,才有了今日之中国。十年,致敬每一个奋斗的你。让我们一起,踔厉奋发新时代,笃行不怠向未来。

中新 嘉兴8月11日电(张雨滴)淡蓝的绣球花、金黄的月季、妃红的太阳花……在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盐官镇塔莎园艺的100余亩大棚中,五颜六色的花卉争奇斗艳,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花香。

盛夏8月,“85后”新农人、盐官镇新联会副会长王天云正在这片大棚中辛勤地劳作。“近段时间以来的高温,让我们对于花卉的养护压力变大,平常可以几天浇一次水,最近每天要浇两到三次,为植物降温。”她说。

王天云在园艺大棚中 王天云供图

作为土生土长的盐官人,从小王天云的父母给她的教育是努力学习,出人头地,不要再做农民。“他们说,做农民很累、很辛苦。”

大学毕业后,王天云也曾向往大城市,向往在写字楼里穿梭,也如愿地去往了她向往的生活。但园艺是她和她的爱人一直以来的爱好,从未远离过他们的生活。时光飞逝,她开始各位怀念家乡的土地、故土的亲人。

2017年,王天云的爱人表示希望她可以脱离公司的管理,回来种花。那一次谈话,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轨迹。王天云从互联 公司离职后和爱人一起开始园艺创业。

员工在大棚中劳作 王天云供图

辞职后,他们回到了家乡盐官,几乎用了所有积蓄建了第一个20亩的基地,专注经营“塔莎的花园”品牌。她把摆弄花花草草的爱好,变成了人生的事业,真正加入了“新农人”的行列。

“说起农业,可能很多人想到的是原始,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是朴实和滞后。”王天云说,而当真正投身进来,她发现这个行业比预想的还要缓慢很多。

“从业的大多是上了年纪的父辈,他们大多不了解互联 ,没有时间、精力去学习各种库存软件、管理知识,只是用自己多年的经验,一天天耕耘,随着市场、气候收成起起落落。”王天云坦言。

当你问他们地里还有多少盆花,他们会说我去数一下;当你问明年计划种什么,他们会看周围啥卖得好就跟着种点啥;当你问带徒弟了吗,手艺传给谁,他们大多会说“年轻人吃不了苦,很难留得住”……

多年互联 公司的工作经验,让王天云认识到互联 平台和大数据的重要性,他们经常和周围的农户分享一些他们的种植经验,并引导农户们参考他们的互联 数据来有序种植。

与此同时,王天云的团队还与当地联合举办主播大赛,从零开始培养园艺主播并安排就业。粗略算来,通过直接就业、花卉订单生产、农业技术培训等方式与村民紧密合作,以薪金、租金、分红三种形式反哺本地经济,三项的收益大概在600万/年,基地的亩产是传统花卉基地的7倍到10倍。

占地100余亩的园艺大棚 王天云供图

渐渐地,王天云的园艺团队成员越来越多,一半是农村赋闲在家的叔叔阿姨,一半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他们开玩笑说自己是“小镇青年”。

什么是“新农人”呢?王天云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应该是保留着农民的朴实,同时又有新的视角,带领传统农业向绿色农业、智慧农业前进,是保留着脚踏实地的勤奋,同时又仰望星空,心怀诗和远方。”

“我们只是一个缩影,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加入这个行业,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们需要接过这个接力棒,用新的思路和心态走在一条全新的道路上。”王天云说。(完)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7月7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