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透视】
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有效传递并发扬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将有助于民族团结,为应变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实现稳定发展做好准备。
艺术课程具有传递中国精神的前景优势
艺术课程成果体验可以更快速更广泛地传播中国精神中国价值。
艺术体验和实践可以有效加快知识信息的接收,加强人们对知识的了解,增强人们对信息的记忆。
当下,大多数人获取信息的途径都是来自 络,其中短视频和影视剧更是受宠。人们常常会因为看过的一张画或一部剧、听过的一首歌而记住其中的历史事件、人物或场景,例如董希文画笔下的开国大典,歌曲《春天的故事》里的1979年春天等等,色彩鲜明的画面以及优美的旋律,让观众更直观地获取了这些历史信息。
艺术课程体验和实践可以更有效地传播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促进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并有效促进个人在继承和发扬中国精神方面作出实际的行动贡献:一堂折叠纸飞机的手工课,可能会让一个小男孩开启成为飞行员的梦想;一堂给布娃娃画衣服的绘画课,可能开启一个小女孩的服装设计之梦。因此,在艺术课程中加入具有弘扬中国精神的内容,会更容易被接受,而在创作实践的过程中,继承和发扬中国精神的实际能力也将得到锤炼。
创新艺术课程传递中国精神的实践方式
一段时间以来,人才与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影响了文化艺术教育的有效展开,传统的艺术课程与信息传播途径已不能满足快速发展变化的 会需求。在 络媒体迅速发展的当下,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课程,将有助于加快中国精神的传播。
在中央美术学院参与北京市“高参小项目”的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将带有中国精神的文化内容融入艺术课程中,并进行了大量尝试,其中,项目组自主研发设计教具的“3D艺术纸模课程”是较为新颖的手段。
纸模,是一种将纸上的平面图形进行折叠变为三维立体造型的折纸产品,制作纸模型能够锻炼人的手脑协调能力,有利于儿童的智力开发和老年人的衰老预防,也适合青年人缓解压力和调节心理的需求,是一项老中少皆宜的指尖上的游戏。比较遗憾的是,国内市场和 络商场中能搜索到的大都是简单卡通或欧美、日本等的动漫模型,带有中国文化题材的纸模几乎没有。因此,项目组开始尝试自己设计纸模,并让体验者通过动手制作来更直观深刻地了解中国文化,并努力尝试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新形式传播中国文化,彰显中国精神。
艺术课程通过艺术创作实践的手段去达到教育目的,通过直观生动的视觉听觉去打动人们的心灵,让人们在放松愉悦的状态下接受知识信息;通过鲜活的案例加强人们对知识的理解,并能够在艺术实践中去体验、创新,让所学知识内容得以实践。
将中国精神融入艺术课程中,那么我们将能够通过这种艺术课程,更好的传递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增强国民自信,并积极助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光明日 》( 2020年06月23日15版)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