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你浪费了多少时间在手机上?如何“戒掉”手机认真学习

【1】为什么要戒掉手机?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学派认为:

人生有三个追求是不证自明的,他们分别是,第一、想要进步;第二、追求幸福;第三、追求自由。

在 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可以说没人不焦虑,没人不想进步,没人不想通过进步获得幸福和自由。

那为什么要戒掉手机呢?稍微对照一下就知道,仅仅沉迷手机这一个行为就直接完美地违背了前面说的三个追求

是的,同时而且全部违背

因为沉迷手机,我们浪费大量的时间在智能手机上,进步从何谈起?没有进步便没有发展价值,没有发展就没有价值,我们追求的财富自由从何谈起?没钱还被手机控制,时间自由从何谈起?既没有进步也没有价值;没有财富也没有可支配的时间,幸福又从何谈起?

看吧,没有夸张,三条追求无一例外,全部违背。

这还不够。

李笑来在《财富自由之路》一书中,严肃论证了“注意力是每个人最宝贵的财富”的观点。

什么是每个人都拥有的、最重要、却被人忽视了的宝贵财富?

注意力!

你的注意力,真的很少,一天下来,能够集中起来的有产出的注意力,弄不好往往只有两三个小时而已,如是不珍惜它,先不说你能不能成功,仅仅是“有收获”都是根本做不到的,不是吗?

钱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再生;时间也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本质上不属于你,你只能试着与它做朋友,让它为你所用。你的注意力是你所拥有的最重要的、最宝贵的资源——从这个角度望过去,人生其实都是公平的,因为你的注意力确实是你自己可以做主的,除非你自己放弃。所以,结局是好是坏,其实真的是你自己选择的。

如此看来,很多人的败局很早很早就已经定下来了,因为几乎从那个时候开始,他们已经养成了四处浪费自己注意力的习惯,任由自己最重要的最宝贵的资源点点滴滴或者大把大把的流失——这样的人能够成功,天理何在?

所以,你必须把最宝贵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你自己身上。

这可能是人生最有价值的健议——因为,最终,你的一切价值,都是你注意力的产出。

随意浪费自己的注意力,什么有价值的事情都不做的结果注定是“一事无成”,这件事从无例外。

一句话的总结就是,一个人的所有价值(包括进步,成长,财富等等),都是合理分配注意力的结果,随意浪费宝贵的注意力,浪费生命无异。

最终有些人的结局将是不曾进步、没有自由、失去幸福的悲惨一生,而他们的惨状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更可怕的是,他们也许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那么惨的原因是什么,还有比这件事情更残酷的吗?

还真的有!!!

不访问你三个问题吧,你坐稳了,因为这三个问题一个比一个血腥。

1.你还记的你昨天刷手机刷到了什么吗?

——“好像有点印象,看了几篇热门文章,写的好像是…哎,写的是啥来着?我咋记不起来了…”

2.你还记得你7天前刷手机刷到了什么吗?

——“……”

3.你还记得你一个月前刷手机刷到了什么吗?

——“……”

没猜错的话,你现在应该很心塞吧?别急,还有更心塞的,你现在打开你手机里面的时间统计吧,也许你在手机上一天花费五六个小时,甚至还不止,但是结果就是你什么印象都没有留下来。

连印象都没有留下来,你怎么能指望他们去改善你的生活呢?

你宝贵的时间和注意力就是这么被浪费掉的。

再看看你手机上那些经常打开的APP吧,有一个算一个,全部都是注意力杀手。

不管是朋友圈里面的爆款文章,抖yin里面的漂亮姐姐还是b站里的爆笑鬼畜视频,说到底都是为了收割你宝贵的注意力,然后把我们宝贵的注意力和时间打包卖给广告商,结果就是APP和广告主都赚得彭满钵满而我们却深陷“沉迷手机”的坑里无法自拔。

现在关于为什么要戒掉手机这个问题,我们的结论也非常的清楚了

沉迷手机让我们浪费掉宝贵的时间和注意力,同时违背进步,自由,幸福,三大人生追求。最狠的是手机让我们失去进步的机会还不够,还让我们无意识的为APP和广告商打工,居然还不给工钱,实在是太气人了。

2.为什么戒不掉手机?

(注意!绝对不是要完全戒掉手机,手机作为强大的学习工具,合理使用值得提倡,下面的讨论都是基于沉迷手机过度使用的基础之上)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实则无比沉重,一旦回答清楚,很多人的价值观都会受到冲击,但是为了更好的自己,无论现实多么残酷,我们也要选择面对的不是吗?

简单说,戒不掉手机是因为手机上的APP不偏不倚地切中了人性两个最根深蒂固的特质,因为如此,我们才被困得动弹不得。

先将手机上最让人上瘾的APP,简单做个分类,一类是娱乐消遣类,一类是 交软件类


先说娱乐消遣类,顾名思义就是用轻松愉悦的内容,让你欲罢不能,其中以王者荣耀代表的游戏和以抖yin为例的娱乐内容软件都属于这一类。

这类软件利用的人性特点是:

#人性贪图短暂的享受#

很多人都听说过“延时满足”这个词,这个词常被用于讨论自控力、自律、以及个人成长。

简单说,所谓延时满足就是不做那些只有短期快感、长期看没有价值的事情,而应该做那些哪怕短期没有任何快感甚至充满痛苦但长期来看却有巨大价值的事情。

的确有道理,但“延时满足”是反人性的。

这背后的道理是这样的:

工业革命以后人类生产率才快速提升,所以人类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只不过近200年的事情。而在先前的几十万年里,人类都过着缺衣少食还受野兽威胁的日子,在今天活明天可能就死掉的时间里,一旦有了可以享受的机会,最好的选择就是“及时行乐”。考虑到这段凄惨的日子是如此漫长,人在基因层面就养成了“贪图短暂享受”的习惯。

现在再看看游戏和娱乐软件,无一例外都正好切中了这一痛点。

比起所谓的延迟满足,比如学个习、背个单词、健个身…

王者峡谷来一场?爽!

看抖yin小姐姐跳个舞?过瘾!

刷个b站沙雕视频?好玩!

但然后哦呢?留下无尽的悔恨和空虚罢了。


再说 交类软件,微信,QQ,微博等等都算这一类。

这类软件利用的人性特点是:

#人是 会化动物#

相信你见过太多人是不是拿出手机,先打开微信朋友圈看看有没有小红点,再看看QQ空间有没有小红点,然后再看看微博有没有小红点。

要是有呢,那就直接刷一刷朋友圈,再刷一刷动态,最后刷一下微博。

一天来个好多次,一次来个好几分钟,一天下来几个小时就没有了,问问他看到了什么呢?好像又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到最后这种状态发展到近乎强迫症的地步,说不浪费时间那是假的,但因为在 交软件上的都是 交伙伴发表的动态,不刷他也是反人性的。

而背后的道理是这样的:

同样是在远古时代,在人类发明强大武器之前,人类和野兽比从来都是弱势群体,单挑挑不过,于是只能抱团取暖,采用所谓“众人齐心”的策略,这就是导致人类的狩猎,饮食,居住都是群体生活,过程中自然涉及到人与人的交往,即所谓的 交。这种习惯演化下来,就决定了人成为群居的 会化动物成为了人类生活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看看风靡全球的 交软件,无不切中这一痛点。

有点点赞?开心!

有人评论?我好重要!

有人私聊我?咦…ta该不是喜欢我吧?

但结果呢?生活屡次刷新的 交动态打破得四分五裂,时间和注意力白白流失。

现在明白了,之所以手机那么难戒,是因为手机上的APP死死的卡住了人性的命门。

当前正逢现代人越来越焦虑,对自我发展自我进步的诉求愈发强烈,仅仅因为人性固有的弱点便向智能手机低头,总会有不甘心的,那么下面就是这次的正餐——“怎样戒掉手机?”

3.怎样戒掉手机?

“停!真的要开始吗?”

既然戒不掉手机是因为我们被APP切中了人性的要害,换句话说,APP以智能手机为载体通过人的本能把我们征服了。

那要对抗原始的本能,我们自然要用点更先进的玩意,这个玩意就是和人性本能相对的人脑智能

具体点说,就是将人类和其他物种相区别的能力——可控的思考能力。

再具体点说,就是基于主动思考的自我觉知和自我引导能力。

没怎么听明白?没事,因为我刚刚说的根本不是人话,完全是为了显得厉害的装逼言论,哈哈哈

那么简单用人话来说,在我看来,戒掉手机的关键有且仅有一个,那就是你需要记住并随时提醒自己:

记住!你永远都有选择!

记住!你永远都有选择!

记住!你永远都有选择!


奥地利神经学家、精神病学家维克多 佛兰克,他在纳粹集中营中受到了残酷的虐待。经历了无数的波折和思考后,他想明白了一件事情: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随时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是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哪怕在最艰苦的岁月,也可以选择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不仅是针对态度,面对戒掉手机这件事情,更重要的是意识到:

针对任何一个行为,我们也都可以选择!

老话讲“万事开头难”,这句话的另外一个理解角度就是:一旦开始,后面的事情就倾向于自然发生甚至逐渐走向失控。

玩手机就是这样,而且非常典型,一旦不经意打开锁屏,开始刷新朋友圈,很多人就进入了无意识玩手机的状态,一发不可收拾。

但同时我们也意识到的:

任何行为永远都有一个开端,如果能在开端就解决问题,后面的无意识失控也就再无发生的可能。

这个时候就有人说了:“你这不废话吗?我要是能控制不开始我还需要来看这个文章?”

非也非也

控制住不开始这件事情听起来有多困难,坐起来就有多简单。

简单到一共只有三步:

1.在每个行为开始前先强行打住,然后主动用大脑提醒自己前面那句已经重复三遍的话:记住!你永远都有选择!

2.紧接着问自己:“你正面对的这件事,做,还是不做?”

3.稍作思考,面对选择的答案,直接做。

完了,就这么简单。

有多好用呢?下面我们就用这个方法来试试戒掉玩手机。

想象你正在图书馆上自习,然后不知怎么的你就放下了笔拿起了手机,你那足够智能的手机激活了抬手亮屏功能,你正面对的是自己熟悉的锁屏。

好在你看过了我的这篇文章,于是你意识到你即将要打开锁屏开始玩手机了,你也意识到一开始玩手机你可能就要失控了。

但你还记得这边文章告诉你在行为开始前先强行打住,好的,指纹解锁的那个手指暂时还没有放上识别器。

接着又想起这篇文章说你要主动提醒自己,“记住!你永远都有选择!”,好的,你接受了,针对玩手机这件事情,你是有选择的!

然后你又想起这篇文章提到下一步是问自己“你在面对的这件事,做,还是不做?”“那这手机到底玩还是不玩呢?”

于是你开始思考,“玩还是不玩呢?我现在在图书馆,我是来学习的,如果玩了,这上午可能又过去了,我都大三了,要是不学习怕是考不上研了,这考不上研究生怕是找不到好工作,这找不到好工作怕是迎娶不了白富美了,这迎娶不了白富美…妈的,太可怕了…这手机不能玩!”

于是你吓得扔掉了手机,重新拿起了笔……

看吧,就这么简单。

【可能你会好奇这么简单的步骤为啥会有用呢?】

其实很简单。

第一步在开始前强行打住,其实是为了克服顺从人性的无意识的开始行为,通过提醒自己“记住!你永远有选择!”给了自己暂停下来思考并做出正确选择的缓冲时间和机会

第二步通过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疑问句,引导自己针对面对面前这件事做出更深入的思考和更理性的选择,进一步克服本能带给我们的影响。

到了第三步,你最初的冲动已经所剩无几,此时按照理性选择行事困难和阻力已经小了很多,那么按照正确的选择行动就好了。

可能有人会质疑的说,做出了选择就能直接行动吗?没那么简单吧?我咋觉得这么难呢?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但答案可能是你想象不到的——对于做出选择后立即行动这件事,你认为他难他就难如登天,你认为他简单他就简单到不可思议。

因为严格来讲,人的每个行动都是被大脑控制的,无非是潜意识控制和有意识控制的区别,前两步我们已经尽可能消除了潜意识对行动的影响,于是就只剩下有意识控制自己的行为这条路可以走。

“只剩下”也就意味着唯一,唯一也就是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人总要行动的,并且我们从来都极少出于完全失控的状态,那么结论就是:

除非在极端的情况下,人的行为总是可以被有意识的掌控的。

所以当你觉得做出选择后马上行动很困难,相当于放弃了主动控制行为的权利,控制权就交还了潜意识,那么结果就是你的行动真的就会很困难;但反过来,如果你觉得做出行动后选择马上行动是非常容易的,打死都要把主动权牢牢握在自己的手上,那结果就是你的行动真的就会很简单。

打个比方,我们说说早起的事。

早上五点钟,闹钟响了,你睁开眼睛,但分明感觉非常困,如果就着人性追求安逸和舒服的趋势你很快想赖床或者睡个回笼觉。但是因为你看到了这票文章,你突然意识到针对起床这个行为本质上你也是可以选择的。

那么“起,还是不起呢?”

你开始思考,起床能够尽快开始学习,提升自己,帮助自己尽快迎娶白富美…而不起,一上午的时间就没有了,你啥都没有改变,好像也没啥意思。

于是你决定了:“起!”

接着一拍大腿,怒目圆睁,一瞬间就从床上蹦了起来,早起就这样成功了。

痛苦吗?大概也就痛苦一秒钟吧。

难吗?这都叫难那你的人生经历可真是太匮乏了。

回过头看看“接着一拍大腿,怒目圆睁,一瞬间从床上蹦了起来”这句话,这就是不认为“选择后立马行动”很困难的行为模式,心理活动总是类似“不就是起个床吗?有啥困难的?说做就做!”然后狠心一跺脚,好事立马发生。

所以,请永远高看自己一眼,把行动主权牢牢握在自己的手中,做出了选择,干就完事了,不就是一狠心一跺脚的事吗?有多难呢?

到这里相信你现在已经理解了,为什么戒掉手机的关键在于:“记住!你永远都有选择!”

但是我们还是想问,另一部分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人又是什么情况呢?

还是之前那个场景…

你正在图书馆上自习,然后不知怎么的你就放下了笔拿起了手机,你那足够智能的手机激活了抬手亮屏功能,你正面对的是自己熟悉的锁屏,然后熟练的解开了指纹锁…

毫不犹豫的进入了微信看了看小红点,“唉,没人点赞”,不管了,先习惯性刷刷朋友圈。

然后又进入了QQ看了看小红点,“咦,有人赞了我!害不是我喜欢那姑娘,没意思!”

退出来,在习惯性刷刷QQ动态,然后再进入微博,“嘿,热搜又更新了,我靠,汪峰终于上头条了??NB!!”……..

一套流程下来结束发现又过了15分钟…“我去!手机害人啊!我咋这么菜呢?说好戒掉手机好好学习的…我是不是不适合学习啊??”

似曾相识吧?

但是现在你已经发现了,他们的最大问题在于:

“他们从来没有意识到面对手机的时候,自己竟然可以选择。”

那么结果自然就是顺从人性的特点,无意识的开始,无意识的浪费时间和注意力,被APP安排得明明白白之后,还不忘感叹自己的无能,真是要有多惨有多惨不是吗?


“怎样才能更好地做出关于做还是不做一件事的正确选择呢?有时候挺纠结的。”

非常简单,我们之所以做不出正确的选择,往往都是因为理性的思考被人贪图短期享乐的本性干扰了。既然本性只考虑眼前或者短期,那么要做出正确的选择,我们把思考的问题时限可以拉长就好了,就这么简单。

下面这句话记好了,一瞬间解决90%的选择困难:

我现在做什么才对十年之后的我最有价值?

“早上醒来,起?还是不起呢?”

不起对十年后的我有巨大价值吗?没有,好像只是让我今天爽一点罢了。

起床提升自我对十年之后的我有巨大价值吗?有的,而且进步和成长还可以积累,每一步的价值都几乎无限大。

那就起床吧。

“学习还是玩手机呢?”

玩手机对十年后的我有巨大价值吗?没有,好像只是让接下来的半小时的我爽一点罢了。

学习对十年后的我有巨大价值吗?有的,考个好大学,考个好研究生,找个好工作,拥有更高品质的生活…

那就学习吧。

就这样一个心法足以帮你克服大多数诱惑,做出更好的选择。


这个方法可以在很多地方适用

他不仅可以用来戒掉手机,而且可以用来戒掉任何不好的行为

比如戒烟,戒赖床等等,只要你想,你可以用它来戒掉很多东西。

最后

送上一句话

我们的人生值得我们认真去对待!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1月15日
下一篇 2020年1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