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架构加速向云原生转变 软件企业如何解开“卡脖子”的枷锁?

受地缘政治影响和传统产业升级以及新兴信息技术迭代需求压力,我国云计算产业正在发生裂变。对于软件企业而言,IT架构向云原生转变的同时,一个万亿级别的赛道正在开启。

据Gartner2020年8月发布的预测数据显示,云收入增速2024年将达到96%,是传统软件收入增速的三倍。其中,与PaaS重叠最多的基础设施软件的平台化趋势显著,PaaS占比将于2024年达到48.5%。

但从过去软件赛道的主导者看,多以国际软件巨头为主。IDC的一份 告显示,全球排名前五位的企业应用软件供应商依次为SAP、甲骨文、Salesforce、Intuit和微软,收入份额分别为7.7%、5.1%、5%、3%和2.1%。而在中国市场上,早期企业的软件IT架构也多由国际企业搭建。

不过,对于中国的软件企业而言,想要变革传统IT平台还面临着很多挑战,比如原有的软件迭代慢、开发效率低下,体验差,对于开发者而言门槛也比较高,复用的能力少。与此同时,中国企业想要挣脱束缚的枷锁,必须让企业的软件实现自主可控,不仅仅是去A(America),而是自主权的把握。

徐少春认为,解决“卡脖子”问题是国家共识,重点就是在核心领域掌握核心技术,“要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高出更多独门绝技。”

其次,卡住企业脖子的不仅是技术,更是思维,不仅来自外部力量,更在于内部变革的阻力。面对市场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传统软件开发平台,已不足以支撑企业创新和发展,因此需要平台。“中国企业想要挣脱束缚发展的枷锁, 必须让企业软件实现自主可控。但我们同时洞察到,对于企业而言的自主可控=企业自己可以管控。企业要的并不仅仅是去A(America),而是自主权。”

“未来企业将不再受制于某一套系统、某一个平台或某一款软件的解决方案,拥有真正自主可控的、开放生态的、可高频迭代的开发平台。”徐少春认为,当下已是一个平台致胜的时代,每一个企业都正成为软件公司,因此,高性能的企业级PaaS平台迫在眉睫。

因此,金蝶希望借助苍穹PaaS平台的推出,让其成为软件公司背后的软件公司。当天,金蝶对外正式发布金蝶云·苍穹PaaS平台v4.0,并宣布在未来5年提供20亿生态战投基金,与企业、伙伴、友商们共建PaaS生态。

徐少春表示,苍穹平台是一款自主研发的、不依赖任何一款国外商用软件,国产适配从芯片到操作系统、数据库、主机、存储,全技术栈实现自主可控。

不过也可以看到,除了技术可控外,软件生态平台的打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长期的投入。

“今天的中国,从今天走向2050年的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好的软件创新的土壤。我们的软件在供应链安全有所发展,但还是滞后于战略的要求。这是现实。”原工信部副部长杨学山在上述会议中如是表示。

“真正的创新改变,必须能够适对象系统的变化,随着对象系统的变革而变革。想想Oracle的数据库,微软的操作系统,WPS的办公软件。我们都是在开始的时候,它的架构能够包容未来的发展。”杨学山说。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4月4日
下一篇 2021年4月4日

相关推荐